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县(市)统计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8,他引:1  
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考虑洪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短期影响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以"基于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FIRFR)"和"洪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PFIOS)"两种概念指数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及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的县(市)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等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RFR和PFIOS县(市)频数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前者基本呈"尖峰"、"右尾"状分布,而后者基本呈对称分布,洪灾短期影响与洪灾潜在影响的重点区域不同。根据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统计特征和相对等级差异,提出不同分区综合防洪减灾对策与建议,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洪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为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综合防洪减灾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长江是中国经济的主动脉,长江流域融汇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汇集了多种经济成分,是中国经济腾飞和向中西部扩展的基地,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局.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为了达到减轻长江洪灾损失的目的,需要对影响长江防洪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认真反思,诸如长江防洪规划及治水方针是否需要修正?水土流失对长江防洪究竟有多大影响?何时才能做到人与洪水各得其所?蓄滞洪区如何才能发挥其作用?以及为使长江安澜是否需要制订"长江防洪减灾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通过多方研究论证制定出科学的长江防洪规划和治水方针,并以国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长期实施,不得随意更改,长江才能得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4.
对现代城市防洪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随之日益增长的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对现代城市防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城市防洪的重要性。探讨了现代城市防洪工作的内涵,和应采用的先进防洪技术。  相似文献   
85.
金秋时节,地处鄂西北地区的汉江明珠丹江口水利枢纽传来喜讯,2002年1至10月份,丹江口枢纽已拦蓄汉江水量185亿立方米。至此,丹江口枢纽初期工程自1973年9月建成以来,至今已累计拦蓄、削峰流量大于1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2次,削峰率50%以上41次,保障了汉江中下游23个县市128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仅防洪效益一项,按1999年价格水  相似文献   
86.
防洪的成本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次夜间防洪值班,机关里所有的男人全部出动上河堤,女人则留守办公室.  相似文献   
87.
三峡水库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在三峡水库汛末洪水特性分析基础上,对水库9月份各旬设计洪水进行频率和调洪计算,并给出了9月份不同时间蓄水下水库各旬洪灾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据此分析了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水库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份各旬的设计洪水均小于汛期设计洪水,且呈逐句递减的趋势,只要水库汛末提前蓄水的时间恰当,不会给水库防洪带来风险。例如,对于9月份1%设计洪水,水库9月16日以后蓄水的洪灾风险率和风险损失均为0。  相似文献   
88.
提出灾害的双重属性概念,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的重要理论进展之一,已被国家防洪减灾主管部门所采纳,被认为是防洪减灾方针转变的理论基础.作者总结了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论述了灾害双重属性概念的实质,以及它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减灾措施之异同.论述了这个科学概念系来源于我国传统治水理念和西方现代防洪减灾思想,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科学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9.
防洪救灾遥感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洪救灾及科研领域的应用,由中科院、水利部等共同研制了防洪救灾遥感信息系统,由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三部分组成,具有全天候工作、图象实时传输、灵活机动、覆盖面积大、快速评估等功能,在1994年、1995年、1996年的防洪振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