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28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623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合成了钙钛矿型SrFeO3光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的加入对纯相SrFeO3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当体系中不加入聚乙二醇时,无论怎样改变反应条件,最终产物中仍含有SrCO3杂质;当体系中加入聚乙二醇时,能够得到纯相SrFeO3。甲基橙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与纯相的SrFeO3相比,杂相的SrFeO3在可见光下具有较高的活性。光催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含有杂相的SrFeO3光催化实验后其自身结构发生晶格坍塌,而纯相SrFeO3光催化测试后样品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以推出SrFeO3所显示的光催化活性有可能来自于其晶格内的Fe4+离子和表面氧空位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2.
生物质铬渣共热解工艺是新型的铬渣处理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而由于共热解产物总铬含量较高,因此考察了铬渣与秸秆共热解过程中铬稳定性.通过考察共热解产物成分及形态分析、pH影响实验、淋洗实验及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共热解铬渣的铬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热解温度对铬渣形态有较大影响,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800℃时候可交换态铬降至<0.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盐结合态铬为1.2%;共热解后最稳定的残渣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2)当pH>7时,两种共热解产物总铬溶出量极低,基本都小于6mg/kg;当pH≤7时,总铬的溶出量显著增加,最高超过500 mg/kg.但由于解毒铬渣的酸中和能力极强,因此铬释放风险较低.(3)共热解产物的总铬累积溶出量极低,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其100年填埋时间的总铬溶出量不超过1.3 mg/kg.长期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堆置过程中共热解产物的Cr(Ⅵ)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3.
根据GB/T 15000.3—2008设计了苯系物标准气体的时间稳定性研究方案,制备了4瓶苯系物标准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测定并将结果制图,结果显示量值随时间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以线性关系为模型,计算线性直线的斜率和斜率的标准偏差,用t检验判断斜率是否显著来评价标准气体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斜率均不显著,因此该研究制备的苯系物标准气体能够稳定保存22个月。根据时间稳定性数据计算由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并讨论了这种计算不稳定性引起不确定度的方法对结果有放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4.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和抽样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水平、实际运行负荷、水质稳定性以及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城镇污水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其主要表现为:(1)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和运行费用不足等问题,导致实际污水处理量未能与污水处理能力保持同步增长.近1/3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低于70%,造成1/4以上的污水处理能力被闲置.(2)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稳定性普遍不高,一些传统的处理工艺则更差.(3)污泥不经脱水即随意外运、乱弃的现象已有很大改观,但绝大部分污泥都未经稳定化处理,更为严重的是仍有少部分污泥无任何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85.
滑坡动态变形过程的综合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影响滑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要合理评价和预测滑坡的动态发展过程,深入的地质原型调查是基础,地质分析不仅能为其它分析方法的正确使用提供资料,而且能直接对滑坡的变形破坏发展过程作出定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建立力学模型,采用数学力学理论进行定量计算和反演分析,可进一步从本质上去把握滑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规律。本文通过介绍李家峡水电站Ⅱ号滑坡的研究实践,说明了采用定性地质分析与定量力学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滑坡变形破坏动态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这些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的稳定性影响到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地震滑坡的不同稳定性状态孕育了滑坡地形剖面线的演化特征,并且地震滑坡地形剖面线直接地反映了在地震力作用下坡体的演变过程和演化机制。根据实测的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地形剖面线特征,研究了相对稳定滑坡、蠕滑阶段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地形剖面线的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滑坡不同稳定状态下的地形剖面线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稳定滑坡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的具有明显的有序性,处于蠕滑状态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拐点。  相似文献   
87.
利用极限平衡法的思想,结合某水电站库岸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初始参数,根据滑坡体的稳定现状,对滑带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从而确定滑带的c、Ф值,然后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滑坡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从而为该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乐山大佛景区景云亭危岩灾害分析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思明  张晓刚  沈均  罗渝 《灾害学》2009,24(3):39-45
乐山大佛景区离堆山景云亭危岩地处大佛景区乌尤寺附近陡崖地带.危岩严重威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离堆"、乐山巨型睡佛的"睫毛"-景云亭及"中流砥柱"浮雕等重要景点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坑探等手段,结合赤平投影、楔形体稳定性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离堆山景云亭危岩体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危岩基本特征及类型、演化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锚固为主体工程,辅以排水、嵌补工程,对危岩体进行综合工程整治.  相似文献   
89.
有机改性膨润土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不同振荡时间、振荡强度、温度、pH以及盐溶液浓度下改性后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6CEC时,改性的膨润土比较稳定。在同一环境因素下,当表面活性剂用量大于0.6CEC时,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均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振荡时间、振荡强度以及反应温度对有机膨润土稳定性影响不明显;酸性条件下会降低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而中性、碱性条件下,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会提高;对于0.6CEC改性的有机膨润土,当NaC l、CaC l2的浓度由0.2 mol/L增加到0.6 mol/L时有机膨润土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浓度继续增大,稳定性下降。所以当外界NaC l或CaC l2浓度为0.6 mol/L时,0.6CEC改性的有机膨润土相对0.8CEC以及1.0CEC改性的膨润土稳定,可用做废水处理的吸附剂,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0.
黄土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中兴 《灾害学》1994,9(4):19-22
本文根据黄土滑坡的变形监测结果,同时考虑了边坡的初期应变分布状况,通过有限元反分析法,反推出边坡地基的力学参数,为黄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