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911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156篇
综合类   1435篇
基础理论   19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527篇
灾害及防治   25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9  
海滨浴场、海滨风光和历史遗迹是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文章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主要旅游景区 (点 )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其旅游资源开发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舟山港潜在的溢油风险,建立了舟山港港口油污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反应程序及应急设备配置。提供了溢油处置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93.
广西桂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桂林正在由国际性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向观光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桂林应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建构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区、联动区与辐射影响区,促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与结构调整,提高桂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4.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95.
对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维、多学科的视角,就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包括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宗教根源、伦理根源、技术根源和经济根源。从表面上看,环境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环境问题则也是哲学问题、宗教问题和伦理问题。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不仅有赖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更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型和伦理观念的觉悟。  相似文献   
96.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西北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有5个优势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区位偏僻、社会资源贫瘠四大制约因素。在资源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3个主导方向是强化农牧结合,大力发展食草性畜牧业;发展高附加值、创汇型园艺植物;扩大农业空间,稳步发展沙漠农业。同时强调农业产业化,一要扩大产业化门路,二要延长产业链,三要提高档次。并提出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型农业等5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Bird use of conservation tillage-established (CT—seedbed preparation without soil inversion) crops was assessed at two adjacent sites in western Hungary,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ly established (mouldboard ploughed—P) fields. Bird abundance was assessed in a typical rotation of spring-sown maize and winter wheat in three consecutive winters. In the first winter, several species and the guild of seed-eating passerin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on CT established plots, in both crop types. In the second winter, only starlings were more abundant on CT plots. In the third winter, only skylarks favoured CT over P plots. In combination with agri-environment scheme meas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resource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illage could play a role in softening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e on farmland birds in Hungary and elsewhere in Eastern Europe, in addition to its potential for reducing soil erosion and diffuse pollution.  相似文献   
98.
陡坡地灌桑垄槽栽培研究结果,免除土壤侵蚀的危害,其50cm、100cm土壤中,比对照区持水量高10.20%~33.67%、8.27%~65.37%,含全氮率为对照的90%,含全磷率高2.9%、26.2%,含全钾率高3.18%、8.01%,而水解氮均为对照的61.5%,速效磷高较对照39.02%、97.72%,速效钾为对照的91.48%、92.54%。公顷产桑叶量和蚕茧量均较对照高5~10倍,经济效益较对照高11.88倍。  相似文献   
99.
应用新的资源价值观念与环境经济学中MOC框架及其它理论,给出了建材资源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定义与确定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现状等实现情况,用认可系数对计算的补偿费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0.
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上游广大山丘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9年开展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6年来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说明:水土保持不仅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维护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支持长江上游山丘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