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9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73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577篇
污染及防治   14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166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地貌对矿区环境,灾害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达志  盛业华 《灾害学》1996,11(3):22-26
论述了地貌对矿区环境、灾害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并以中国几个矿区的实例论述这一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减缓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自然灾害不同灾情的比较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仕升 《灾害学》1996,11(4):35-38
用计算自然灾害不同灾情的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来对不同灾情进行比较分析。该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同一灾级中不同的灾情,也能够对不同灾级的灾情差异程度作比较分析,因而它与现有的不同灾情的比较方法相比,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3.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目前要确切地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的影响还很困难。本文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千年尺度上,长江流域的大旱和气候变冷成正相关,而长江流域的大涝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旱和大涝与气候冷暖过渡期成正相关;2.在百年尽度上,近1042年来,共出现281次全国性大旱和大涝,平均每百年出现27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涝北旱为主;3.就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气候冷冷组合期(1301~1900)易发生全国性大涝,而冷暖组合期(950~1300年,1901~1991年)易发生全国性大旱。总的来说,冷冷组合期的大旱大涝发生频率明显大于暖期,但不同地区有差异;4.在其它影响方面,台风、地震与海啸灾害在冷暖组合期(20世纪)均有比冷冷组合期(14和19世纪)多的趋势。因此,气候变暖将使防灾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64.
全球增暖对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全球科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是一个有11亿人口的大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初步研究了全球变暖对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含量加倍的情况下,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暴雨频度和洪涝风险增加,西北干旱趋势仍将延续;森林火灾、台风、滑坡与泥石泫灾害可能加剧;农林病虫害危害增加,范围扩大。同时,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  相似文献   
65.
黑龙江省旱涝灾害农业气候指标及地理分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水分平衡原理,在考虑水分供应和植物蒸散的基础上,研究了符合黑龙江省实际的农作物旱涝灾动态指标,提出用月气象资料计算旱涝起止日期的模型和计算公式,并制作了黑龙江省春旱区划、春涝区划、夏涝区划和综合旱涝区划。  相似文献   
66.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文化战略的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发展模式。值得注意,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跨世纪重大转变的策略,尚未引起安全与减灾科技界的普遍关注,不仅在安全减灾战略研究中很少涉及,严重的是它阻碍了安全减灾诸领域跨世纪及决策课题研究的深度,造成与国际接轨进程缓慢。为此,立足可持续发展思路,并以全新视角、系统地讨论适宜安全减灾文化战略的总体对策,可望能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安全保障及科技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67.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8.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是洪水风险管理的基本依据.长期以来,受数据收集以及分辨率的影响,中国一直缺乏可以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洪水风险控制及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区划.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基于高分辨率(90m)的全国降雨、地形坡度、河流湖泊缓冲区、人均GDP、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等影响水灾发生的风险因子图,采用水灾成因分析法和经验系数法,得到洪水的潜在危险区和经济易损区,进而得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逐步剔除各影响因子后,对引发洪灾的主要外在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9.
冯凯  徐志胜  桂小玲  王丽 《灾害学》2006,21(2):7-12
可视化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灾害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和时空分析,而且为灾害的防治、应急管理和工程论证等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解决灾害实验的危险性和不可重复性的最佳途径.本文提出可视化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综述该理论所需要涉及多种跨学科的技术支持,提出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的实施流程,按照致灾因子孕育、发生以及作用于承灾体形成灾害的过程为线索,建立灾害数字仿真模型的概念化范式.上述工作共同构成灾害数字仿真重构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0.
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梁芳  聂高众  高建国 《灾害学》2006,21(2):110-113
在查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造成社会灾害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认为地震灾害对一个地区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与该地区的承灾力有关,并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