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8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1052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164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钙、镁离子在水流作用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在"引江济太"过程中大量钙、镁离子的引入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在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室内模拟不同钙、镁离子浓度在两个特征流速5 cm/s和15 cm/s下微囊藻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微囊藻藻密度随钙、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流速在15cm/s下微囊藻最大藻密度(9 236.4×104cell/mL)是流速为5 cm/s下最大藻密度(2 873.72×104cell/mL)的3倍,流速为15 cm/s下微囊藻最大比增长速率均较5 cm/s下的高。这可能是在水流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下藻细胞胞外多糖增加,粘附更多的钙、镁离子更利于钙、镁离子迁移到胞内,同时胞外附着的钙、镁离子尤其钙离子形成桥联,使微囊藻细胞形成群体产生微环境利于微囊藻的生长。水流对微囊藻利用钙、镁离子有重要的影响,这为有效调水抑制蓝藻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特征与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和乡镇的快速发展以及污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往往导致相关水系的严重污染和水生态修复所面临巨大的压力。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重污染河流,对其污染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河流自净功能改善与受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十一五"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成果,总结了城市重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太湖2010年4月29日~5月2日28个采样点上行辐亮度数据和水质参数数据,分析了春季太湖水体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太湖水体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随波长的增加基本呈指数衰减趋势;受水体成分等因素影响,上行辐亮度平均漫衰减系数的空间分布不均,衰减高值区在西南部湖区;吸收、散射作用是造成上行辐亮度衰减的主要因素,总悬浮物浓度对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BDPs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受污染的流入滇池的河流河水,采用具有曝气段和缺氧段的两段式多级土壤渗滤(multi-soil-layering,MSL)系统,开展了在缺氧段添加非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多聚物(BDPs)材料PBS颗粒的强化脱氮除磷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BS碳源可有效解决传统MSL系统因碳源不足而导致的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河水污染较轻及较重两种情况下,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8%、85%,平均单位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9.09g·m-·2d-1、24.55g·m-·2d-1;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8%,平均单位表面去除负荷分别为0.76g·m-·2d-1、2.02g·m-·2d-1.此外,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漫衰减系数是水体重要的光学参数,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2009年4月和2010年5月太湖实测数据,基于光学闭合原理,首先求解出490 nm处水体总的吸收系数[a(490)]和后向散射系数[bb(490)],进而研究了其与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不同波段遥感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太湖春季水体Kd(490)反演的半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环境一号卫星影像上进行了太湖春季水体Kd(490)的遥感反演.结果表明,①基于光学闭合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求解出a(490)和bb(490),a(490)实测值与求解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1%,bb(490)与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第四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具有很好的指数关系;②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与卫星影像准同步的地面采样点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模型反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6%,均方根误差为1.68 m-1;③太湖春季水体Kd(490)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太湖北部和东太湖大部分区域为Kd(490)的低值区,太湖西部和南部为Kd(490)的高值区,而太湖中部大部分区域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榕江河道采砂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属于平原河网区,水系相互连通.单一河流的整治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整个区域的协同控制.区域成员在统一规划的运作下,建立协同机制,加强区域间协作,实现所有区域的信息共享,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从而构成公平、共赢的局面,进而保持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部位,是我国的工业经济中心,但同时也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采集得到太湖流域污染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结构解析模型(ISM)建模,通过研究太湖蓝藻各诱发因子的主次关系,对太湖蓝藻危机爆发的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以GIS为平台核算其耕地面积,结合当地土壤数据及作物特征,计算出了太湖流域农业每年磷的排放量,占总磷排放量的70.7%,得出农业面源产生的的氮、磷流失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863计划滇池入湖河道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效果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2008年9月~2009年8月南太湖入湖口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太湖入湖口6个点位浮游植物共有8门93种,其中中营养化和富营养化藻种占45%左右。典型的富营养化水体指示藻类微囊藻和隐藻在1#~6#点位均为优势种。基于Shannon-Vea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并结合同期水质类别结果判定:1#~6#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