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6年11月—2017年2月在西安市城郊连续观测了NO_2、SO_2、O_3和PM_(2.5)的浓度,利用观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和周末效应特征,结合不同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O_2、SO_2、O_3和PM_(2.5)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9.9±21.0),(77.2±22.8),(37.7±23.5),(192±141)μg/m3。PM2.5污染最为严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2.56倍。NO_2、SO_2和O_3浓度日变化特征显著,其中NO_2和O_3日变化为单峰型,SO_2日变化为单峰单谷型,PM_(2.5)日变化幅度较小。NO_2和SO_2周末效应较为明显,O_3和PM_(2.5)周末与工作日相差较小。PM_(2.5)浓度与NO_2、SO_2和OX浓度均为显著正相关,表明前体物和大气氧化性对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钢铁有色工业是规模庞大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高耗水行业。多年来,为适应我国严重缺水的国情,通过干法除尘、多级串级供水等诸多节水技术及策略,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但是,作为高耗水和长产业链的行业,在诸多工序仍存在着耗水多、回用不足的突出问题,在工艺节水、水替代、废水处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关键技术难题,阻碍着行业耗水的进一步降低,与我国严重缺水的国情用水要求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  相似文献   
13.
对低温(30~60℃)加碱(pH为10~12)和超声波碱耦合条件下污泥的溶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pH为10条件下,污泥低温加碱溶胞中单位加碱溶出的SCODCr最高。超声波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低温加碱的溶胞效果,而且对溶胞过程温度的要求有所降低。对于超声波碱耦合溶胞过程,温度为22℃,pH为10条件下单位碱量溶出的SCODCr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木薯渣制沼气过程中面临预处理成本高,且预处理的催化剂大都会影响后续的厌氧发酵等难题。采用高温水热、稀HNO3高温催化2种处理方法分别对木薯渣进行水解,将木薯渣固相中的有机质转移到液相中,实现生物质的可溶化。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木薯渣的水解,但同时造成水解液可生化性降低;稀HNO3的加入不仅对木薯渣水解起到催化促进作用,而且提高了水解液的可生化性,与水热水解相比,其BOD5/CODCr在150℃水解5min时从0.48升高到0.64。  相似文献   
15.
木薯渣富含纤维素,是理想的沼气生产原料。由于木薯渣含水量大,颗粒分散,不易固态发酵,作为沼气生产原料需对其进行水解处理。不同的水解方式得到的水解液对后续酸化过程的产酸速率和酸分布都有很大影响。对经过酶处理和水热处理得到的木薯渣水解液进行了生物酸化处理。结果显示,与直接投加木薯渣相比,投加酶水解液、投加150℃水解液水解20min和150℃水解液水解45min后,反应器达到最大产酸量所需的时间由96h分别缩短至30,48和24h,最大产酸量由4558mg/L分别增加至5277,6209和4734mg/L,且3种水解液在酸化24h后挥发性脂肪酸(VFAs)均达到最优分布,其中乙酸和正丁酸之和占总VFAs的90%左右。根据产酸速度及酸分布情况得出,木薯渣最佳可溶化方法为150℃高温水解20min,后续生物水解酸化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玉米秸秆在贮存过程中微生物对其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及其木质纤维化程度,研究了玉米秸秆在冷藏及添加甲酸或乙二醇的贮存条件下,其p H值、可溶性糖(WSC)质量比、纤维素质量比、半纤维素质量比、木质素质量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保质效果,并确定最佳保质贮存方法。结果表明,冷藏处理、添加甲酸或乙二醇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玉米秸秆的营养物质消耗量,抑制其木质纤维化。乙二醇处理后的玉米秸秆,p H值迅速降低,其WSC质量比、半纤维素质量比、纤维素质量比和木质素质量比分别为9.56 g/100 g DM、14.12 g/100 g DM、34.60g/100 g DM和10.13 g/100 g DM,与不做任何物理或化学处理的保质方法(对照组)相比,WSC质量比、半纤维质量比分别提高了524.84%、35.77%,纤维素质量比、木质素质量比分别降低了9.03%、37.74%,保存了更多的营养物质,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秸秆的木质纤维化程度,有利于后续水解处理和厌氧发酵。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NO3)3催化乙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水解反应的效率,考察了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和预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NO3)3可有效提高乙酸预处理秸秆的水解率。当使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预处理秸秆15min时,与单独乙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10%、250%和10%,同时秸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分别提高了49%和14%;与单独0.05 mol/L Fe(NO3)3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相应的各单糖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31%、68%和61%。随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增加,水解反应中各产物的质量浓度均逐渐增加。乙酸初始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5%,水解玉米秸秆15 min时,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从8.67 g/L、11.68 g/L和3.19 g/L升高到11.86 g/L、13.78 g/L和3.23 g/L。延长预处理时间有利于秸秆的水解反应,但太长会导致玉米秸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增加变缓。当采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时,预处理时间从15 min延长到60 min,半纤维素的水解率从74.7%逐渐升高到92.9%,而纤维素的水解率没有变化,稳定在26%。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可以直观表现清单编制地区的污染源状况,为政府制定污染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清单方法学、区域和城市排放、清单不确定性3个方面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进行了汇总整理。提出了未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库、排放清单分辨率和不确定性研究水平不高、缺少对不发达地区的清单编制等问题。建议统筹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逐步建立主要污染物的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加强学科间和国际间合作,开拓排放清单新的研究方向。最后,对未来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在拉鲁湿地布设7个采样点,采集湿地植物芦苇,检测分析K、Na、Ca、Mg、Cu等23种元素在其根、茎、叶、花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元素在芦苇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不同元素的含量、转移能力、富集能力等均差异较大。元素平均质量比范围为0.055 mg/kg(Tl)~2.20×10~4 mg/kg(Na),大部分元素在芦苇不同部位的分布符合根花叶茎这一规律;芦苇对Ca转移能力最强,对Fe的转移能力最弱;芦苇对Fe富集能力最强,特别是根部对Fe的富集系数高达506万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