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发展环保信息产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重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3):107-108,111
在分析环境保护,环保产业及环保信息产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环保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规范,对环保信息产业的主要产品进行了介绍。提出发展环保信息产业,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以赴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a(Ⅱ)在活性污泥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进水Ca2+浓度对活性污泥絮体表而特性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来确定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进水Ca2+浓度的增加,污泥中的Ca含量逐渐增大.进水中Ca2+的加入,增大了污泥絮体的粒径和密度,进南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Ca2+的加入,使可供结合的蛋白质数量最高增至近1倍,污泥表面疏水性也相应增强;污泥絮凝性能的改善,主要和可供Ca2+结合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有关,而非多糖;EDTA通过络合污泥絮体中的Ca2+,破坏了山Ca2+架桥形成的污泥絮体结构,这说明Ca2+可通过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负电官能团架桥来促进污泥絮体的形成并维持絮体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编制了BSM1的仿真程序,并分析了不同进水条件下ASM1模型的16个参数对BSM1出水COD、TN、NH4+-N、NO3--N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参数的灵敏度在规定的划分范围内没有区别,7个参数在不同进水条件下差别较明显;各参数灵敏度的变化规律,与出水的NH4+-N及NO3--N浓度变化有一定相关性;灵敏度变化与ASM1模型速率方程中的开关函数有关.研究不同进水条件下模型参数的灵敏度,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原因在于,污水分流到厌氧池虽然能提高厌氧池内乙酸浓度,但同时会因稀释作用而降低厌氧池及好氧池中聚磷菌的浓度,影响聚磷菌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作用。两点进水对低COD负荷(140~180 mg/L)及高COD负荷(260~34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前者因各反应池(除二沉池外)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低,后者则因各反应池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高,改变进水流量分配比不会改变这2种情况下各反应池内聚磷菌释磷或吸磷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pH对活性污泥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4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不同pH下活性污泥絮体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H=4.0,5.5)污泥产生的胞外聚合物总量较多,其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远大于中性(pH=7.0)和偏碱性条件(pH=9.0).污泥表面Zeta电位随pH的升岛而降低;pH对污泥相对疏水性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EPS组成比例较EPS总量本身更易影响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此外,在酸性条件下,丝状菌大量生长,导致污泥絮体的平均粒径增大,并且呈现双峰粒径分布,絮体分形维数较低,结构松散;在中性条件下,无明显丝状菌牛长,絮体平均粒径减小,分形维数较高,结构致密;偏碱性条件下,虽然没有出现大量丝状菌,但絮体平均粒径较中性条件略有增大,分形维数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低温下倒置AAO流程与正置AAO流程的脱氮性能,工艺参数涉及流程进水的流量、TCOD、氨氮、总磷以及污泥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发现在13℃时,为使氨氮满足国标1级B,宜选用倒置AAO流程;为使总氮达标,宜采用较高混合液回流比,或考虑选用正置AAO流程;在10℃时,为使氨氮达标,宜选用正置AAO流程,但对于污泥回流比及溶解氧浓度须注意调试;为使总氮达标,倒置、正置均可采用,但要对进水总磷、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及好氧池溶解氧浓度进行仔细监控,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活性污泥工艺的多目标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目标优化方法在活性污泥工艺优化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国际水协(IWA)发布的基准仿真模型BSM1的工艺流程为对象,以出水水质、过程能耗和反应池体积的指标为优化目标,以反应池池容(5个)、混合液回流量、污泥回流量、污泥排放量、反应池氧气传质系数(3个)等11个变量为决策变量,构建了基于BSM1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求解,获得了BSM1多目标优化模型的Pareto解.研究结果表明,在Dry进水条件下,通过将体积指标增大4.1%,可以明显改善出水水质指标(降低81.5%),能耗指标也能得到一定改善(降低13.3%);在3种进水条件(Dry,Rain,Storm)下,相对于BSM1工艺参数的缺省值,利用本研究的优化解作为工艺参数,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能耗.研究结果显示,在活性污泥过程不同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可以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聚合氯化铝的27Al NM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水处理混凝剂,七十年代以来已在我国、日本及其它一些画家得到应用。这种混凝剂是铝离子的水解聚合产物,有较高的铝含量及较大的羟铝比。我们用~(27)Al NMR(核磁共振)法对PAC及其水稀释物中铝的形态进行初步研究,以了解稀释对PAC组成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UniTank工艺流程溶解氧浓度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建立了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UniTank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根据该仿真模型,分析了曝气强度和排泥速率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流程各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溶解氧浓度与曝气强度及排泥速率有关.曝气强度越大,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越高;中池曝气强度的变化,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边池的溶解氧浓度.增加排泥速率,会降低反应器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并增大边池的溶解氧浓度.本研究结果对UniTank工艺溶解氧浓度的合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泥龄下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对不同泥龄下污泥絮体的化学性状(胞外聚合物成分及含量)、物理性状(表面电荷)、形态性状(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泥龄对胞外聚合物总量及各组分含量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多糖/蛋白质愈大,污泥絮体表面电负性愈强;污泥絮体的平均粒径随泥龄的延长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粒度分布愈来愈均匀;不同泥龄下,污泥絮体形态结构亦不相同,泥龄短时,絮体表面粗糙,结构开放疏松;泥龄长时,絮体表面平滑,结构紧凑;随着泥龄的增大,絮体分形维数逐渐增加.由于不同泥龄下所表现出的污泥絮体性状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污泥的絮凝和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