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786篇
基础理论   777篇
污染及防治   382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4-二氯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污水处理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够以1,4-二氯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DEB-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降解温度为32℃、最适降解pH为7.8,24 h对100 mg/L的1,4-二氯苯的降解率达94.5%。菌株DEB-1的降解谱较广,对5种氯苯类物质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并进一步研究了DEB-1的1,4-二氯苯降解酶粗酶液的性质,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8.5。对处理含氯代芳香化合物的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一株高效脱硫脱氨氮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运行稳定的能同步脱臭的曝气生物滤池中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脱硫脱氨氮的菌株TS-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TS-1为革兰氏阳性菌,杆状;菌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表面光滑,乳白色半透明;V-P试验阴性,能水解淀粉和明胶,利用柠檬酸盐生长;对菌株进行16S rRNA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分离菌株TS-1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源性达到99%;以16S rRNA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包括24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株TS1与Bacillus megaterium在同一分支。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常温(30±2)℃、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处理pH 7、S2-和NH+4-N分别为80 mg/L和88 mg/L的水样40 h,硫化物和氨氮的脱除率分别为91.8%和96.6%。  相似文献   
103.
钟明洁  陈勇  胡春 《环境工程学报》2009,3(6):1049-1053
以波长为254 nm的紫外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消炎镇痛药物安替比林(PZ)的光降解行为;考察了初始pH值及水中其他物质对PZ光降解的影响,探讨了PZ光解机制,并分析其降解产物及光解途径。结果表明,安替比林的光降解遵循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pH值变化对光解速率基本没有影响。安替比林直接光降解占主导作用,活性氧类物种(ROS)对安替比林间接光解基本没有贡献。腐殖酸对安替比林光降解有抑制作用,而NO-3,HCO-3,Cl-对安替比林光降解没有明显作用。GC-MS分析表明安替比林在紫外辐射下生成甲酰胺,乙酰胺,2-羟基吲哚-3-酮,2,4(1氢,3甲基)-喹唑啉二酮,1-甲基-2-羟基苯并咪唑,2-羟基苯并恶唑等一系列具有安替比林母体苯环结构的化合物,表明安替比林侧链上N—N键断裂导致其最终降解。  相似文献   
104.
对净化废气中SO2的生物膜填料塔内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做鉴定,得到一株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IEL001)和一株分类地位非常接近链二孢属(Bispora sp.)的极端嗜酸真菌IEL002,生物膜填料塔内的极端酸性环境和有机营养的缺乏导致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较为单一,多样性程度不高。本研究还发现IEL002自身并不能氧化单质硫,但它能促进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IEL001对单质硫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5.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4株芽胞杆菌种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楠  石妍云  郑力燕  王喆  蔡章  刘杰 《环境科学》2015,36(6):2245-2251
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法,从天津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洗油污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芽胞杆菌属(S1、S2、S3、S4)、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W1)和Ochrobactrum苍白杆菌属(W2),其中,S3具有最高的烷烃(41.3%)和芳烃(30.9%)降解率,从石油污染场地中筛选出的内源微生物对本油田石油的降解效果优于外源物种.对4株芽胞杆菌属菌株构建微生物组进行石油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S1和S4构成的微生物组F3具有最高的烷烃(50.5%)和芳烃(54.0%)降解率,比单菌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9.9%和156.1%,同时比最优降解单菌S3的降解率分别高出22.1%和74.6%,而由S2和S3构成的微生物组F4对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最低,分别为18.5%和18.9%,比单菌降解率降低了55.3%和39.0%,实验表明同菌属微生物种间对石油的降解同时存在协同促进和拮抗抑制作用,芽胞杆菌属内亲缘性近的菌株之间对石油降解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矿区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李君剑  刘峰  周小梅 《环境科学》2015,36(5):1836-1841
矿区废弃地生态退化形势严峻,生态修复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恢复质量的敏感因子.本研究将以山西省安太堡煤矿复垦区作为对象,分析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方式对土壤理化特征、参与氮代谢的3类菌群(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和4种酶活性(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均有显著影响.土壤总氮含量与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均显著相关,而与反硝化细菌不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之间为负相关,而其它3种酶与有机碳和总氮之间呈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肥力指标,刺槐-油松混交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标最高,而未复垦综合肥力指标最低.可见,刺槐-油松混交林是晋西北干旱区矿区复垦较为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芽孢杆菌B1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特性和藻毒素物质脂肪酸的影响,比较了模拟自然水体中叶绿素a、p 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和营养元素N、P浓度在溶藻前后的变化,并利用GC-MS检测了球形棕囊藻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用体积比1∶100的芽孢杆菌B1胞外活性物质处理模拟水体14 d,发现水体中叶绿素a、p 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DO和N、P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第14 d时,处理组水体中p H值由8.50降低到7.51,叶绿素a降低82.3%(P0.05),DO增加29.5%(P0.05),高锰酸盐指数降低55.2%(P0.01).NH+4-N、NO-2-N、NO-3-N和PO3-4-P浓度分别增加了0.46、1.50、6.24和1.30倍.投加活性物质处理14 d后,球形棕囊藻藻毒素中的主要3种脂肪酸C18:2、C16:0和C18:1分别降低了100%、97.7%和85.4%(P0.01),总脂肪酸含量降低83.4%(P0.01).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1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在模拟自然水体中能有效抑制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并降低藻毒素脂肪酸的含量.研究结果为芽孢杆菌B1胞外活性物质的生态安全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为揭示不同金属氧化物对湖泊沉积物DOM(溶解性有机质)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沉积物表层分别覆盖Fe、Al、Mn氧化物及湖沙后培养1 a,并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光谱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 覆盖Al、Fe、Mn氧化物和湖沙主要降低了0~3 cm沉积物的w(DOC),降幅分别为8.61%、6.27%、22.38%和0.44%. ② 沉积物中DOM的类络氨酸峰(peak B1)和类色氨酸峰(peak T2)均产生较大变化.其中三种氧化物均显著降低了上层沉积物中DOM的peak T2,使底层DOM的peakT2显著增加. Mn氧化物使DOM的peak B1降低,Fe和Al氧化物使DOM的peak B1增加,湖沙则使两类峰均降低. ③ 覆盖金属氧化物改变了沉积物DOM结构特征,其中覆盖Fe氧化物增强了其芳香性,而覆盖Mn氧化物和Al氧化却降低其芳香性,但三者均使DOM腐质化程度及官能团数量增加,并使FI(Fluorescence Index,荧光指数)增大,表明DOM向生物源转化.研究显示,沉积物表层覆盖金属氧化物影响了沉积物中DOM迁移和转化,并促进了其降解,导致其分子量和腐殖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改性介孔碳对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利用氯化铁和氧化锰分别对介孔碳进行改性,对硫化物、二氯乙酸和大肠杆菌这3种指标的去除效能和时间、吸附剂投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C-Mn O复合材料对单一硫化物的吸附量低于介孔碳外,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改性材料均比介孔碳的吸附能力有一定提高。此外,对于硫化物、二氯乙酸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污染物,C-Fe复合材料和C-Mn O复合材料对硫化物的去除率在介孔碳98.6%基础上增加至99.98%和99.73%;C-Fe复合材料和C-Mn O复合材料对二氯乙酸去除率在介孔碳43.62%基础上分别提升到45.37%和44.92%;介孔碳能吸附90%的大肠杆菌,改性材料对大肠杆菌的吸附能力略有提升,均从90%升至95%,改性介孔碳去除污染物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絮凝剂对污泥活性的影响,考察了SBR反应器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 mg/L的PAC对污泥中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投加10 mg/L的PFS和0.1 mg/L的CPAM对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体内的毒性累积作用,在接触后期活性呈现缓慢降低趋势。PAC系统抑制了COD的去除,而CPAM和PFS促进了系统中COD的去除,且PFS对系统中COD的去除率略大于C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