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1009篇
安全科学   999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479篇
综合类   3000篇
基础理论   392篇
污染及防治   387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270篇
灾害及防治   15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芦苇根际微环境对潜流人工湿地氮与COD去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戴媛媛  杨新萍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08,29(12):3387-3392
构建了3个小型潜流人工湿地,一个不种植物作为对照;另2个栽种芦苇,其中一个湿地在芦苇根部埋设300目尼纶网制成的根袋,以区分根际与非根际环境.采用人工配水,研究了稳定运行期的人工湿地对COD、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3个湿地对COD、N的去除场所主要位于湿地前端,且COD与N的去除具有沿程同步性.在进水C/N=5时,对照湿地、芦苇湿地和根袋湿地对NH+4-N和T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6.2%、94.2%、82.2%和67.2%、90.7%、76.1%,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对COD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6.2%、80.9%、72.7%.试验中,3个湿地沿程水样的C/N值均大于5,表明碳源供应较充足.通过在湿地中预埋铂电极和土壤溶液采样器的方法,测定了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体土壤ORP以及土壤溶液中的有机物含量(以TOC表征).结果表明,湿地前端根际土壤ORP明显高于空白湿地和湿地土体土壤,差值分别为11~311 mV、62~261 mV.根系分泌物显著增加了植物湿地中有机碳的供应,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体土壤中TOC含量分别为21.3~54.6 mg·L-1和6.65~12.0 mg·L-1.正是湿地植物根际环境中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充足的碳源供应,使得植物湿地的脱氮效果好于对照湿地.  相似文献   
102.
活性黑5脱色产物对直接黄11生物脱色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祖  程翔  郑慧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08,29(11):3194-3199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W1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活性黑5(reactive black 5,RB5)脱色产物对直接黄11(direct yellow 11,DY11)生物脱色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能明显加快DY11生物脱色的速率.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DY11加入RB5脱色产物后脱色动力学常数k值可由17 mg/(L·h)增加到42.5 mg/(L·h),优化RB5脱色产物投量,k值可进一步提高到48.8 mg/(L·h).循环伏安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可媒介电子的转移,其可逆氧化峰(E0)位于83 mV,可逆还原峰(Er)位于-220 mV.FT-IR和HPLC-MS的分析结果表明,RB5脱色产物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为TAHNDSDP-1.TAHNDSDP-1具有醌式结构,能通过得失2[H]的方式在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转化,可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加速菌株W1对DY11的还原.  相似文献   
103.
孙红  全燮  张耀斌  赵雅芝 《环境科学》2008,29(6):1743-1748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Pd/CeZr/TiO2Al2O3蜂窝状金属丝网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选择催化还原NOx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钛酸四丁酯的含量以及涂敷次数对TiO2涂层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Pd含量、氧气浓度和空速对蜂窝状金属丝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钛酸四丁酯的含量为20.0%的溶胶,涂敷2次,可以在金属丝网载体上氧化铝涂层表面获得均匀、无皲裂的TiO2涂层;Pd含量在0.23%~1.06%的范围内, NOx的转化率随Pd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Pd含量为0.23%时, NOx表现最高的NOx转化率;反应气体中氧气浓度从1.5%增加到6.0%, NOx的转化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氧气浓度高于6.0%, NOx的转化率则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NOx的转化率随着空速的增加而降低,在高温条件下空速对转化率的影响要大于在低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4.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水库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排放源.探讨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精确估算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水利工程与水电开发过程中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本文阐述r水库中温室气体的产生机制.总结了水库温室气体的3个排放途径:水库自然排放、水轮机和溢洪道、大坝下游河流,从水库特征、气候、水体pH值、水库中植被状况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研究结果不确定性的产生根源,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机制日趋成熟。为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使环保产业合理有序地发展,我国开展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6.
长白山火山的历史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火山跨越中朝两国,在我国境内包括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火山活动从上新世持续到近代,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分布区.长白山火山的母岩浆是钾质粗面玄武岩,将长白山火山岩区称钾质粗面玄武岩省,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混合作用主导了岩浆演化过程.天池火山之下地壳岩浆房和地幔岩浆房具双动式喷发特点,一方面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另一方面钾质粗面玄武岩浆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导致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和触发千年大喷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我院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以及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难度的增大等,我院的平安文明校园建设工程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队伍建设、机制建立、科学预案、科技保障、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平安校园建设的对策,并提出了从校风建设、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团体组织、硬件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8.
从印染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高效广谱偶氮还原菌AzoR-2,并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和偶氮还原特性分析.通过细胞形态和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的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与β-内酰胺酶基因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柠檬酸菌属细菌,定名为Citrobacter sp.AzoR-2.通过对其偶氮还原特性的研究表明,菌株AzoR-2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氢气为电子供体还原多种偶氮化合物,具有广谱偶氮还原特征.对电子供体和偶氮键的定量分析表明,还原过程中偶氮键接受的电子全部来自一级电子供体.氧气对其偶氮还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菌株的偶氮还原系统定位在菌体的细胞膜上,推测该菌株的偶氮还原与菌体膜上的电子传递过程密切相关.菌株AzoR-2的厌氧偶氮还原在碱性pH值范围发生,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7.5.菌株偶氮还原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泛,在20~40℃范围内都显还原活性,最适作用温度为35℃.具有偶氮还原能力的柠檬酸菌在受偶氮染料污染的环境以及在印染废水的脱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2008年伊始的一场冰雪灾害却暴露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灾害预警、灾害信息公布、灾害自救、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和有关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的落实等方面对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0.
云阳某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滑坡位于长江北岸岸坡云阳段,总体积在2000×104m3以上,目前正处于匀速滑动阶段后期.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体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体的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研究;并采用折线型滑面条分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状况作了评价、预测.研究表明,该滑坡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或骤降,以及遭受较以前时间更长、强度更高的暴雨时,滑坡体的稳定性将随之降低,甚至整体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