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生物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2000年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10个采样点进行了生物监测,结果哈尔滨段着生原生动物由34属、底栖动物64属组成。运用生物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受到污染,污染等级为3级。  相似文献   
122.
123.
2004年3月24日,某厂氧气站的一套型号为KFS-300型的1号制氧机组中配套的1-5/55型空压机(哈尔滨制氧机厂产品,1986年出厂)发生撞缸事故。现将事故情况简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4.
Atmospheric particles(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s); particulate matter(PM) with particle size below 10 μm, PM10;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particle size below 2.5 μm, PM2.5)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during heating and non-heating periods in Harbin. The sources of PM10 and PM2.5were identified by the chemical mass balance(CMB) receptor model.Results indicated that PM2.5/TSP wa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PM2.5w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PM210, while the presence of PM10–100was relatively weak. SO-4and NO-3concentrations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other ions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As compared with the non-heating period, Mn, Ni, Pb, S, Si, Ti, Zn, As, Ba, Cd, Cr, Fe and K were relatively higher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In particular, Mn, Ni, S, Si, Ti, Zn and As in PM2.5were obviously higher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Organic carbon(OC) in the heating period was 2–5 times higher than in the non-heating period. Elemental carbon(EC) did not change much. OC/EC ratios were 8–11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in other Chinese cities(OC/EC: 4–6). Results from the CMB indicated that 11 pollution sources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traffic, coal combustion, secondary sulfate, secondary nitrate, and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made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Before the heating period, dust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made a larger contribution. In the heating period, coal combustion and secondary sulfate were higher. After the heating period, dust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ere higher. Some hazardous components in PM2.5were higher than in PM10, because PM2.5has a higher ability to absorb toxic substances. Thus PM2.5pollu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regarding human health effects in the heating period.  相似文献   
125.
孙夕涵  刘硕  万鲁河  王宏 《环境科学》2016,37(7):2556-2562
融雪径流是我国北方高纬度城市受纳水体在春季主要的面源污染源,为控制融雪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于2015年3月底至4月初对哈尔滨主城区6种下垫面、18个采样点的融雪径流进行污染特性分析.通过SPSS 22.0及其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BOD5、COD、氨氮、总磷(TP)、石油类和总氮(TN)为哈尔滨主城区融雪径流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污染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及其最小显著性差异(LSD)多重比较法对6种下垫面组间及两两下垫间的污染差异性进行了分析.ANOVA分析结果表明,TP在下垫面组间的差异性最大而BOD5最小,其显著性水平(Sig.)分别为0.342和0.631;多重比较的结果则表明不同污染物在两两下垫面之间的均值差异(MeanDiff)均不同,不同下垫面对不同污染指标的贡献率也不同.同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相同污染物在相同下垫面的不同采样点的分布也存在差别,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最为明显.不同下垫面融雪径流污染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主城区融雪径流污染主要受交通流量、人类活动、冬季燃煤采暖及工业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哈尔滨市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哈尔滨市电磁辐射环境发展年限为23a,提出哈尔滨市电磁辐射环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7.
为考察人类活动对哈尔滨市城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选取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带、大学校园和生态公益林等4种类型的林地土壤,分析了其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并对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地类型和城市化梯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很大,但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表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土壤理化性质与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影响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主要理化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28.
哈尔滨菜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是土壤环境的重要污染物,主要随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进入土壤.大量积累后很难从土壤中迁出,对土壤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哈尔滨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结合近几年来各界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哈尔滨菜地重金属污染情况,得出哈尔滨菜地土壤环境Cd超标,生态危害极强.结合哈尔滨菜地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162-170
该文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分析了2015-2019年哈尔滨市不同季节首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近5年四季逐日72 h后向轨迹气流进行聚类分析,结合AQI数据,揭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及潜在源贡献因子和浓度权重轨迹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优良天数占比从2015年的66%上升到2019年的83%,5年中2015年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一年,5年来空气质量呈明显好转趋势。哈尔滨市大气污染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优良天数平均值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94.6%)秋季(84.4%)春季(80%)冬季(53%),O3和PM2.5分别为空气质量最优的夏季与最差的冬季的首要污染物,春季和秋季首要污染物表现为由NO2和PM2.5复合型污染向以O3为主导的气态型污染转变。各季节轨迹分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春季来自山东东部、渤海、辽宁、吉林到达哈尔滨的轨迹污染率最高;夏季污染率较高的气流轨迹均来自南部方向,主要传输方向自渤海越过山东东部到达青岛地区,经辽宁、吉林汇入哈尔滨;秋季污染率较高的轨迹分布最为分散,主要以近距离输送轨迹为主;冬季AQI值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可能与北方冬季进入燃煤采暖期,污染物排放增多有关,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北方向输送进入哈尔滨,呈现出输送轨迹越短,污染率越高的特点,其中来自吉林的最短转向路径挟带的污染物浓度最高,其次为由俄罗斯东南部经内蒙古过吉林到达哈尔滨,说明吉林是影响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物浓度偏高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30.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9-1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