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旨在对天气时大气边界层湍流运动进行深入分析,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16~2017年廊坊市天气时风脉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轻微、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级别及静稳、混合、风不同类型时大气湍流物理量特征值,根据各物理量建立起的分类与分级方法,从湍流运动角度为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实施结束后川南城市群大气PM2.5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11月7~19日在内江、自贡、宜宾和泸州这4个城市同步采集PM2.5样品,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秋季PM2.5及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探讨了区域输送对该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川南城市群秋季大气平均ρ(PM2.5)为(67.2±38.3)μg·m-3,泸州最高而内江最低;SNA(SO2-4、 NO-3和NH+4)在PM2.5中占比为33.3%,其中NO-3为首要离子组分;由“大气十条”实施中期(2015年)至实施结束(2018年),内江、宜宾和泸州秋季ρ(PM2.5)分别增加了13.8%、 47.2%和69.1%,自贡持平;由于大气...  相似文献   
123.
长江三角洲地区霾判别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对比判别方法的差异,探讨观测标准的再完善性,文中从空间分布与单点时间序列两方面分别分析研究了4种判别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38个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根据使用日均值的方法 1、2和使用14:00观测值的方法 3分别统计各站点的日,分析3种方法的异同.发现这些方法都能够反映出的长期变化趋势,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代际变化逐渐减小.由方法 1得到的日数最多,方法 3考虑了天气现象,比方法 1和2更合理.依据南京北郊2012年5月~2013年4月的逐时PM2.5浓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等资料,分析比较了方法 4(的观测和等级预报,QX/T 113-2010)与方法 1、2、3的不同.结果表明,由方法 3统计出的日少于其他方法,由方法 4统计出的日数介于方法 1与方法 3的结果;方法 3不能分辨出的严重程度,而其他方法能较好地分辨出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07-I0007
<正>本刊讯:目前,我国多地区雾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受到影响。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消除产生雾的根源,节能需求迫在眉睫。在建筑节能领域,建造"冬免供暖,夏免空调"的超低能耗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为减少雾寻求新的突破口。现在,我国已经自主研发成功并获得德国专利的太阳能地暖地板一体化技术、航材三玻高保温节能窗技术以及被动式节能建筑模块房的一系列节能技术,已应用于被动式生态建造上,使长期零能  相似文献   
125.
雾霾假     
《环境》2013,(10):45-45
每到雾天,有关部门就会提醒“减少出行和户外停留时间”,但是大家都要上班怎么办?今年冬天,一旦出现严重污染的天气,沈阳市有可能建议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员工休假或弹性工作制!这么好的事,是否能真正实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呢?  相似文献   
126.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1960—2012年西安区域7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安区域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天气现象的长期气候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日发生数存在准7~9年周期震荡,每7~9年形成一个峰型.同时还分析了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天气时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表明,53年来西安区域雾现象日数的波动性增加趋势非常明显;雾现象各月日数年内基本呈单谷型分布,雾现象最多出现于冬季,夏季出现概率较小;随着雾持续日数的递增,雾天气过程出现次数呈幂函数形式迅速递减;西安区域雾现象日数分布呈城区多发,近郊次之,远郊最少的特征;随着日均相对湿度的逐渐增大,西安市雾天气的出现几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西安市出现的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现象中,仅有10.7%属于轻雾,其余的均为;气温越低,日平均风速越小(静风或风速≤2.0 m·s-1),14时出现负变压或正变温,连续不降水日数越长时,越有利于雾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7.
应用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实时迭代模式(real-time iterative model,RTIM)对WRF模式预报结果进行后处理,建立了上海地区天气的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MOS)方法.首先,根据WRF模式的气象输出资料,结合大气污染观测数据,筛选出事件的预报因子;其次,运用系统辨识实时迭代模型,建立依据MOS预报方法的PM2.5、PM10和能见度预报模式;最后根据事件的判别标准,对上海2012年11月—2013年1月的日进行24 h和48 h预报.结果表明,PM2.5模式预报成功率为75.0%~63.9%,PM10模式预报成功率为87.5%~81.8%,能见度模式预报成功率为71.0%~74.2%,日预报成功率为73.7%~72.7%.分析表明,研究期间上海的气溶胶以细颗粒物为主,低能见度主要由导致现象的PM2.5引起.该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报日的发生,可为我国城市大气环境业务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为了研究环首都圈京津冀晋4省市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使用京津冀晋长期气象资料和高分辨率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环首都圈和雾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与使用矢量和算法分析典型个例气流停滞区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1950—1960年代,环首都圈京津冀晋4省市日非常少,1970年代开始增多,1980年代以后明显增多,并形成几个日集中区,比较明显的是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的带状分布,还有太原及以南的带状分布,最为严重的情况出现在1996—2000年,2000年以后有一定减少.北京1950年代日比较多,最多达到1年有160 d以上日,与同期沙尘天气偏多相关联,随着在首都周边地区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到1967年,日已经减少到1年不足10 d,1970年代以后北京的能见度急剧恶化导致日迅速增加,到1980年代初增加到220 d以上,一直到1999年前后北京的日维持在每年160~200 d左右;2000年以后到北京奥运会前后,日持续下降,到2010年日仅有56 d,2012年有所反弹,增加到91 d.北京及华北地区日季节分布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日外,在盛夏季节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盛夏季节的7—8月,与所谓的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过程的发生和矢量和的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过程中,在华北平原均出现明显的气流停滞区,区域矢量和很小,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水平扩散;清洁过程时华北4省市尤其是北京地区受明显的西北气流影响,风矢量和为较一致的偏北方向,水平扩散条件较好,较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对应同期能见度较高.京津冀西侧、北侧靠山、东邻渤海,尤其是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太行山、燕山和军都山形成的"弓状山脉"对冷空气活动起到了阻挡和削弱作用,导致山前暖区空气流动性较小形成气流停滞区、污染物和水汽容易聚集从而有利于和雾的形成.由于受太行山的阻挡和背风坡气流下沉作用的影响,使得沿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一线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形成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高污染带,华北平原偏南气流的弱辐合作用和也加重了北京的污染.山西省的高浓度污染物亦在低空偏南气流输送下沿桑干河河谷和洋河河谷以及滹沱河-拒马河河谷向北京输送.河北中南部与山西诸河谷的累积污染带叠加近地层输送流场是造成北京严重天气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最近披露,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污染清单,社会关注的"雾元凶"数据有望陆续公布。吴晓青说,北上广等发达区域在PM2.5(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吴晓青:比如说VOC(挥发性污染物)的排放清单我们已经有了。比如说在上海,北京一些发达地方,他们已经通过源解析掌握了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初步结果已经都有了。最新监测研究显示,上海市PM2.5来源,本地污  相似文献   
130.
2013年1月8~14日,北京出现了严重的污染.污染时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增加了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而大气中的微生物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但目前对污染时大气中微生物组成了解较少.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8~14日北京7d的PM2.5和PM10采样样本,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扩增和Mi Seq测序,得到PM2.5和PM10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将结果与相同采样样本的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及三项国外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的大气中细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7 d连续采样条件下,PM2.5中细菌群落结构在门和属的水平上均差别不大.在属级别上,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是北京冬季大气中细菌群落的主要类群.16S rRNA基因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属级别上,两种分析方法中有39个相同的属类群(两种分析方法丰度前50的细菌类群合并所得),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中相对含量较多,而考克氏菌属(Kocuria)和地嗜皮菌属(Geodermatophilus)在宏基因组测序结果中相对含量较高.在门和属的水平上,PM2.5和PM10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PM2.5中的相对百分比较大,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PM10中的相对百分比较大.在属水平上,梭菌属(Clostridium)在PM10中的相对百分比较大.与三项国外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尽管在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上有较大差异,大气中普遍存在一些相同的细菌类群,且近地面大气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相似度较高,区别于高空对流层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