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纳米材料与环境污染物的复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2.
文章综述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粘土矿物(高岭土、蒙脱土和海泡石)、硫化物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从水中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比较了多种可应用于重金属源头阻控的技术方案,讨论了适用于农业灌溉重金属阻控的装置组成和净化材料类型等。最后对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阻控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3.
以印染污泥为原料,在650℃无氧条件下热解制备了印染污泥基炭材料(DSC),并采用SEM、XPS、FT-IR和BET等手段表征了DSC的理化性质;将DSC应用于疏浚余水的深度处理,研究了DSC对疏浚余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DOM)的吸附特性,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解析其吸附过程;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4.
不同质地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低浓度抗生素环境暴露诱导产生抗生素耐药基因,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土壤是抗生素类污染物的主要容纳库,也是其迁移进入水环境的必经路径。采用批平衡吸附试验法,研究了四环素和土霉素在不同质地土壤(黏土、壤土和砂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黏土、壤土和砂土对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阶段和慢速平衡阶段。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平均拟合决定系数为0.996,其中壤土对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吸附能力最强,砂土的吸附能力最弱。四环素和土霉索在黏土和砂土中属于"S型"等温吸附,在壤土中的吸附属于"L型"等温吸附。研究表明,四环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且在黏土、壤土和砂土中解吸过程的滞后系数明显高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14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成熟颗粒污泥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ABR反应器启动成功后成熟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和不同拓扑空间下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各格室中形成了平均粒径为1.70~2.70 mm、边界较为清晰的黑色颗粒污泥.它们的SVI值为25~35 mL·g-1,有效密度主要集中在1.02g·mL-1以下,自由沉降速率主要集中在14.40~86.40m·h-1之间.在它们的等速自由沉降的过程中,第2格室到第5格室中颗粒污泥水平方向的投影平均直径与垂直投影方向上平均直径的比值接近0.73,而第1格室的这一比值却为0.83.依据沉降速率-当量圆直径的双对数图计算出的各格室中颗粒污泥的质量分形维数Df处于2.097~2.801之间,大小顺序为第5格>第3格>第2格≥第1格>第4格,表明第5格室中形成的颗粒污泥较为密实,而第4格室的密实程度最小,但密实的颗粒污泥并不一定意味着较高的平均沉降速率.此外,依据投影法计算出的ABR各格室中颗粒污泥在低维拓扑空间下的几种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与其理论公式之间的关系相符,其中二维拓扑空间的分形维数为1.69~1.84(投影面积-长轴),大小顺序为第3格室>第1格室>第5格室>第4格室>第2格室,这些D2不等于2,即不符合Meakin的结论.一维拓扑空间下的分形维数在0.99~1.03之间,各格室之间差异不大,表明颗粒污泥的边界不规则程度小.  相似文献   
146.
不同聚合铝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强化混凝是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最佳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强化混凝技术,从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聚合铝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加大投药量有利于水中TOC及UV254的去除,且酸性条件更为有利。在pH=6.3,工业PAC投药量为1.5×10-4mo(l有效铝)时去除效果最佳,水中总有机碳(TOC)及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6%及57%,实验室制备的聚合铝碱化度越高越有利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7.
主要探讨了工业聚合铝(PACl)的形态分析方法,即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重点研究了2类Ferron比色液的稳定性及其对工业PACl形态分析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48.
絮体分形结构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统计力学和无标度网络框架分析了絮凝过程,并从物理角度导出了絮体的分形结构,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外界控制条件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能量守恒对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在湍流条件或外界能量交换强烈的情况下,分形维数较高;反之,若在层流条件或能量交换较弱的条件下,则分形维数较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9.
可控光和生物双降解地膜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在我国试骏应用推广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已超过8000万亩,人们称它是继化肥、种子之后农业上的第三次革命,也称“白色革命”。但是,随着塑料地膜的大量应用,使用之后的残弃地膜越来越多地积累在土壤之中,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对景观环境也造成污染,同时还威胁着牲畜的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膜覆盖栽培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试验和探索工作,已进行过农田试验的降解地膜大致有以下几种:a、植物纤维(又称草纤维)…  相似文献   
150.
Fenton反应中水解Fe(Ⅲ)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nton反应中Fe(Ⅲ)的水解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结果表明,H2O2和小于0.2mg/L的Fe^2 的存在对Ferron试剂及后续的络合反应没有影响。当水解度相同的,Fenton反应生成的Fe(Ⅲ)比一般铁盐具有更强的水解趋势。Fenton反应生成的Fe(Ⅲ)的水解形态受到H2O2浓度和水解度的影响较大。水解速率随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高聚合态所占的比例却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