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正冰冷的大地、凛冽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冬的气息愈来愈浓烈。纵然裹着厚厚的棉服,但逼人的寒气还是让我们紧紧地收缩着身躯艰难行走,大人和小孩儿的脸都冻得泛红,帅气的小伙儿变得重"温度"轻"风度",平日里苗条的姑娘们在冬装的装扮下变得肉乎乎。这一切都是"冷"  相似文献   
22.
入春以来,由于冷空气的频繁活动,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多个省份。检测表明,与平时相比空气中的悬物多出6倍。然而与我国北方邻近的俄罗斯,却难以遇上飞沙走石、尘土滚滚的恶劣天气。沙尘暴为何不敢肆虐这里?原来俄罗斯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达  相似文献   
23.
2007年12月21日美国暴雪后20天,2008年1月10日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同样,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过暴雪。两地相继遭遇暴雪是偶然还是有一定的关联呢?2009年  相似文献   
24.
基于气象条件的太湖湖泛预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太湖水域产生的湖泛主要是由蓝藻水华引发的,但是蓝藻水华单纯地在湖湾或岸边浅水区大量堆积并不一定引发湖泛。研究发现,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的湖泛现象存在相同的触发机制:3d以上时间维持高温(平均气温大于20℃),微风(平均风速小于4m/s),风向基本一致(风向平均绝对偏差小于20°);其后,冷空气过境使得风速短时增大,风向调转180°左右,气温迅速降低,并且这种气象条件持续1d以上。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太湖湖泛预警方案。  相似文献   
25.
在冬季,用透明塑料薄膜遮挡窗户和阳台门可以阻止外来冷空气。  相似文献   
26.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4):18-18
咳嗽了就马上吃药? 据专家介绍,每年冬季时咳嗽患者剧增。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小儿气道较短,容易吸入冷空气引起感染;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患者易感染复发。但并非所有的咳嗽都要吃药,如人体呼吸道气管纤毛运动不强,不能将痰液“扫”出大气管,这时就需要通过咳嗽将痰咳出,像这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并不需要吃药。  相似文献   
27.
虫子 《环境教育》2007,(11):78-79
时间已到初冬季节,除了御寒外,空气质量也变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冬季,尤其是进入采暖季节之后,由于燃煤量增大,再加上每次冷空气过后,大气中出现逆温现象,污染物很难扩散,如果连续几天风力不大,污染物就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城市上空,让人感觉"暗无天日"。  相似文献   
28.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AQI(空气质量指数)、ρ(PM2.5)、ρ(PM10)等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对2016年12月江苏省连续出现的两次大范围大气污染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连续污染天气过程可分为颗粒物积聚-清除-再积聚-彻底清除4个阶段,相应地,地面形势表现为均压场-低压倒槽-西路冷空气-东路冷空气.第1次污染天气形成和维持主要是长时间受均压场控制、近地层逆温和高相对湿度有利于颗粒物积聚;第2次污染天气形成和维持主要是因西路冷空气南下、上游重污染地区颗粒物随冷空气向江苏省输送.持续降水和持续2.0 m/s以上偏东风对大气中颗粒物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淮北西部垂直、水平扩散条件差、降水清除时间短,导致该地区在全省污染等级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西路冷空气影响期间,各站颗粒物质量浓度转为快速上升,东部地区在偏西风持续49~58 h后空气质量改善为良,中西部地区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东路冷空气影响7~22 h后,中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转为良,高压底部持续偏东风使全省颗粒物得到彻底清除,连续污染天气结束.研究显示,西路弱冷空气的输送会加剧江苏省的污染程度,持续较长时间的东路冷空气则可以改善江苏省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9.
冷空气过程对江苏持续性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PM_(2.5)浓度监测资料和数值模式产品对2016年12月14—24日江苏遭遇的一次长时间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期间有两次冷空气南下影响江苏省,两次冷空气均带来大风和降水,有效地清除了前期污染物,但随后全省PM_(2.5)浓度开始升高.第一次冷空气强度强于第二次,造成的污染也较重.WRF-Chem模式对本次过程的气象场和PM_(2.5)浓度模拟均较好,模拟观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2~0.99和0.40.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污染物的输送过程和时空分布.与第二次冷空气过程相比,第一次冷空气过程存在明显的污染物自北向南输送过程,100~500 m高空持续偏北气流(第2次过程为西北-偏西气流),期间全省平均边界层高度(PBLH)只有260 m(低于第2次过程的500 m),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造成地面浓度较高.利用HYSPLIT-4模式追踪了两次过程中淮安、泰州、无锡三站上空100 m处大气48 h后向轨迹,发现第一次过程中污染物来自山东中西部,第二次来自西部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30.
读者信箱     
《民防苑》2011,(2)
(上期答案)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何频繁遭受寒流袭击原因分析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入冬以来,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转换,原先集中在北极地区的极地冷空气,沿两条路径大举扩散南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