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融合菌-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吸附处理重金属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处理含铬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对铬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投加10g/L菌体、6g/L污泥,处理50mg/L的铬液,还原率可达83.26%,去除率达72.04%。该吸附剂对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具有很大的潜力,在pH=1 ̄5时,还原率均>80%,去除率均>70%;溶解氧是影响该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当DO=2 ̄4mg/L时,生物吸附效果较好,还原率达到75%以上,去除率也超过65%;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对六价铬的联合吸附可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但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2.
从含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到1株原油降解菌XD-1,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omonas sp.).初步实验表明菌XD-1具有较强的产表面活性剂乳化原油的作用,对该菌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菌XD-1所产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物质,菌在生长对数期产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为生长相关型;充足的碳源是产表面活性剂的必需条件,菌利用原油为碳源时能持续大量地产表面活性剂;原油和尿素为产表面活性剂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菌XD-1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营养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尿素4 g,磷酸二氢钾1 g,微量元素液4 mL,水1 L,pH 8.0.  相似文献   
23.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丹平  尹华  彭辉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51-954
从广州石化厂污水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石油的细菌,并对该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原油培养基中培养3d能降解61.17%的原油,培养13d原油的降解率达88.71%;在pH7.0左右生长最好,除油率达到88.66%;接种量、菌龄对菌的除油率有较大影响;氮磷营养盐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水体盐度对除油率影响不大,在加入补充氮磷盐的淡水和海水中除油率均在70%以上。该菌能以石蜡为碳源生长,而不能利用芳烃。  相似文献   
24.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天然产物,由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与许多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似,并且对土壤、淡水、海洋等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特别是在重金属和石油等有机溶剂污染的原位和异位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主要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廉价制备、作用机理、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溶液含铬浓度与菌丝球投加量的效应值与极值进行正交分析 ,确定出影响生物吸附效果的各因素依次是 :吸附时间→吸附液pH值→菌丝球投加量→铬浓度 .实验筛选出了两个对铬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菌种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曲霉属 (Aspergillussp .) .在吸附 8h的条件下 ,它们对含铬 1 5mg·l- 1的吸附液除铬率分别达 6 7 1 %和 71 2 % ,两者的最佳吸附条件是 :pH =5 ,铬菌投加比为 5mg·g- 1.以这两种霉菌为主 ,通过吸附性能实验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生物吸附剂除铬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6.
原生质体电诱导融合构建去除重金属的高效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构建高效的重金属去除菌;对影响电融合效率的几个参数,以及融合子的生长条件、除铬性能和遗传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进行电融合的最佳条件,并选出 1株最好的融合株R32. 实验结果表明:R32不论是在处理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铬液时,其去除率和还原率都明显高于 2株亲本菌,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时,去除率和还原率可达到 100%;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200mgL-1 )时,还原率仍可达 50%以上. 经过多次传代后,R32的除铬能力保持稳定. 当投菌量>10gL-1 (湿重)时,其去除率和还原率都在 80%以上. 正交实验结果显示,pH和Cu2 浓度对R32的生长影响都不大,这些特点都有利于R32在实际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图 4表 3参 14  相似文献   
27.
针对重金属及多溴联苯醚(PBDEs)复合污染问题,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复合菌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十溴联苯醚(BDE209)对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吸附及释放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复合菌对低浓度的Pb(II)(0.712mg·L-1)、Zn(II)(4.844mg·L-1)具有快速、高效、稳定的吸附能力,最高吸附率分别达到98.31%和97.83%;对低浓度的Cu(II)(1.915mg·L-1)也能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吸附率最高可达59.90%.复合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同时,释放了其他金属离子:Ca(II)、K(I)、Na(I),且释放总量大于吸附总量.不同浓度的BDE209对复合菌吸附重金属产生不同的影响.1mg·L-1的BDE209基本表现为促进复合菌对重金属的吸附;而10mg·L-1的BDE209在0~4h之间促进复合菌对Pb(II)、Zn(II)的吸附,在反应4h后明显抑制吸附作用,而对Cu(II)则始终表现为促进作用.BDE209对金属离子释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应的初始阶段(0~4h),表现为高浓度的BDE209减缓K(I)、Na(I)的释放.  相似文献   
28.
基于模糊综合与可变模糊集耦合的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可变模糊集方法是常用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但可变模糊集评价法的隶属度计算复杂、可变参数多,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容易造成隶属度信息丢失.本文在充分吸取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耦合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优化了评价因子选择、权重确定、模糊算子选择等关键环节,并对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水源地中北部(W7~W11)地区,硝酸盐氮含量严重超标,耦合模型得到的水质等级均为4或5类水,评价结果符合该区域实际水质状况,说明新建的耦合模型是可靠的.另外,从监测井W2、W3、W4、W7、W10、W11、W12获得的最大隶属度小于0.5,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不适用于这些点的水质评价,而耦合模型综合考虑了其它隶属度值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9.
为了查明石油类污染物在黏性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本文选择某机械加工厂中机床下润滑油长期滴漏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润滑油穿越地面混凝土层后在黏性土层中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性质研究了该场地特征污染点在土壤0.2~3.0m深度范围内总石油烃(TPH)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土壤性质与土壤中TPH、VOCs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工业企业石油类污染场地,污染物会透过素填土迁移进入较深层土壤;若地表污染源没有消除或刚停止持续污染,则TPH在表层素填土(0~0.5m)中含量较高,在浅层素填土(0.6~1.0m)中含量较低,而素填土中VOCs含量较低;在黏性土层中,大量TPH和VOCs会被吸附于在土层上方,且污染物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0.
豆腐废水廉价培养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有高效絮凝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 sp).以豆腐废水为廉价培养基培养高效菌产生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絮凝活性物质的发酵液的上清液对4g/L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5.6%.正交实验表明,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豆腐废水体积分数25%,初始pH值5.0,摇床速度160r/min,温度30℃.培养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最佳收获时间为48 h.微生物絮凝剂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