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采集的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和1989、2004两年8月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分析吉林省通榆县1989-2004年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沙地等11 种地类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989-2004年通榆县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共损失了3.18 TgC(1Tg=106t),年均损失约为0.265 Tgc.其中,湿地、草地有机碳库分别损失5.54 TgC和3.71 TgC,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导致有机碳库损失4.75 TgC.林地面积增加和沙地面积减少分别使有机碳库增加了4.58 TgC和3.75 TgC.研究区总体上为一个碳失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造成了有机碳库的碳损失,而植树造林、草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等活动则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该研究对于评估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大规模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增汇潜力和固碳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有机肥和生物炭在改善中低产田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增施羊粪有机肥NPK+M、增施生物炭NPK+B和增施羊粪有机肥-生物炭NPK+M+B等5个处理,进行5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有机肥和生物炭对改善新疆盐碱沙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生物炭改善了盐碱沙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pH,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和养分含量,其中NPK+M+B处理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提升作用,分别提高了87.80%、125.15%和59.52%。施肥增加了土壤电导率,但NPK+B和NPK+M+B处理可缓解其升高。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发现,施肥增加了盐碱沙化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Chao和Ace丰度指数,以NPK+M+B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6.31%、57.98%和57.25%。施用化肥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增施羊粪有机肥和生物炭则降低。NPK+M+B处理使细菌群落组成朝更有利于增加耐受盐碱、干旱、抗菌和寡营养能力的放线菌门方向发展,显著减少了潜在病原真菌群落丰度,降低了土传真菌性病害风险,改善了...  相似文献   
23.
冯永锋 《环境教育》2011,(12):14-21
柴尔红一心只想让家乡甘肃民勤县多存些水。他的家庭节能节水改造,最想保护的也是水。柴尔红老在说这句话:"水一定不能裸露,只有一裸露,就完蛋了。"过去担任小学老师,后来担任中学老师的柴尔红,无意间养成了讲课的习气。  相似文献   
24.
赵慧慧  肖娴  裴孟  赵远  梁玉婷 《环境科学》2016,37(9):3582-3589
长期石油污染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降低了群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探讨长期石油污染对盐碱化土壤中微生物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采集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利用随机矩阵方法构建分子生态网络.结果发现,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分子生态网络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未污染土壤相比,污染土壤的网络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通度、模块数和模块性都显著降低,说明在石油污染的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的模块枢纽基因、连接器基因均没有重叠,模块枢纽基因和连接器基因的网络拓扑角色发生了变化.通过构建烷烃、多环芳烃降解基因网络,发现负相互作用的比例较大,这可能反映了微生物功能群落间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25.
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及其风险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并分析土壤盐碱化传统概念在风险评价和其造成的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局限性。从深入剖析土壤盐碱化成因出发,以对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造成损失为判别依据,提出了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并论述其概念的内涵与组成。通过与传统土壤盐碱化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阐述新概念所具备的进步性和实际应用意义,最后建立了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石油污染土壤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对污染胁迫的响应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适合石油污染土壤的潜在修复植物。设置了4组不同质量分数的石油污染土壤处理,对玉米(Zea mays L.)、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和翅碱蓬(Suaeda hetroptera Kitag)4种供试植物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试验土属滨海盐渍土,在盐碱化和石油污染的双重胁迫下,不同的植物种子对石油污染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受试植物在10%(质量分数)石油污染处理下的发芽率均达80%以上,且石油的暴露水平越高,高粱、披碱草和翅碱蓬的种子发芽率越大;玉米和高粱的株高和根长均与土壤中石油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披碱草的根长则与之呈显著负相关;玉米的根冠比与土壤中石油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高粱和披碱草则与之相关性不明显;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生长的玉米和高粱,其叶片中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随着污染土壤石油质量分数的升高呈现单峰响应特征;披碱草2个生长期(45、60d)叶片内的MDA含量均随土壤中石油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土壤石油污染会对其造成毒害作用。总的来看,相比其他2种植物,高粱和披碱草具有较大的种子发芽率和石油污染耐受性,表明它们具有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7.
28.
盐碱地农-渔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东北苏打盐碱地进行了稻-鱼-苇-蒲开发试验,并探讨了该模式对盐碱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96.8%(平均值,以下同),盐分含量下降43.6%,全量和速效N、P、K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42.8%和188.2%;阳离子交换量、盐基总量分别增加8.21%及27.71%;土壤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w(HA)/w(FA)比值提高36.15%;养鱼稻田的土壤微生物总量明显高于未养鱼田(P<0.01);优势种为放线菌。土壤酶活性进一步加强。系统废水的盐分质量浓度降至1.0 g/L左右,碱浓度低于水源(7.0~10.0 mmol/L)。该模式不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相似文献   
29.
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盐碱土碱化参数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典型苏打盐碱土壤的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pH值和含盐量等指标,分析了该类型土壤的碱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态势。结果表明,苏打盐碱土壤可溶性离子组成以Na 和HCO3-为主,各土层中Na 占阳离子总量比例多在80%以上,HCO3-占阴离子总量比例多在75%~85%之间,NaHCO3是造成该类型土壤碱化加重的主要因素。20—80 cm土层碱化度在25%~30%以上,pH>10.3,含盐量大于6.0 g.kg-1,是明显的碱化层;其他土层碱化特征呈减弱趋势。土壤ESP随含盐量、总碱度的增大而增大。ESP和SA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1,n=40,P<0.000 1)。最后,结合地下水和降水等资料对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状况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油罐底泥的污染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油田输油罐清罐底泥的污染情况,选取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清罐底泥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现状评价结论是:郝现联合站的油罐底泥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无机盐类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