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沟渠是农田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的通道. 对嘉兴大田、集约化菜地、集约化果园、集约化养殖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村沟渠0~5 cm表层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67个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氮)为1 560~7 480 mg/kg,其中w(交换态氮)为31.15~704.38 mg/kg,占w(全氮)的1.29%~10.01%;交换态氮中以铵态氮为主,占w(交换态氮)的62.15%~100%. 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磷)为580~6 420 mg/kg,w(碳酸氢钠溶解磷)为19.53~359.72 mg/kg,占w(全磷)的2.05%~18.96%;w(水溶性磷)为0.29~18.88 mg/kg,占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1.11%~14.63%. 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P<0.01),集约化养殖场沟渠底泥中的w(全氮), w(交换态氮),w(铵态氮), w(硝态氮), w(交换态氮)/w(全氮), 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底泥w(全氮), w(交换态氮), w(铵态氮)和w(硝态氮)两两间以及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两两间均在α0.01时显著相关,w(全磷)与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相关性(r0.81,P<0.01)好于与w(水溶性磷)的相关性(r0.51,P<0.01).   相似文献   
22.
黄华伟  吴敏  黄茁 《化工环保》2019,39(6):702-706
从浸提、干扰去除和显色3个方面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优化改进,建立了一种用于粉煤灰中氨氮测定的适宜方法,并利用浸提完全度和精密度实验对该方法了进行了评价。优化后的方法为:按固液比1∶10加入0.05 mol/L H_2SO_4振荡浸提30 min,再加入1.5 mL酒石酸钾钠溶液(500 g/L)和1.5 mL NaOH溶液(5 mol/L)去除金属离子干扰,最后加入1.5 mL纳氏试剂进行显色。粉煤灰浸提后残渣的蒸馏液中未检测出氨氮,说明浸提效果较为完全。同一样品的8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10%,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3.
为了寻找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高效的重金属Cd和Zn淋洗剂,选取雅安市汉源县矿区污染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采用浓度0.3%KCl盐溶液提取金针菇菌渣(FVr)、茶树菇菌渣(AAr)、花生壳(AHL)和甘蔗皮(SOr)4种农业废弃生物质材料所得浸提液作为淋洗剂,通过恒温振荡淋洗实验探讨上述淋洗剂不同浓度、pH和时间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中镉(Cd)和锌(Zn)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材料盐浸提液对Cd的淋洗率依次为FVr SOr AHL AAr;对Zn的淋洗率则依次为SOr FVr AHL AAr。随浓度上升,除FVr盐浸提液对土壤Cd和Zn的淋洗率呈线性增加外,其余盐浸提液对其淋洗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随pH增加,FVr和AAr、AHL和SOr盐浸提液对Cd和Zn的淋洗率分别呈对数、幂函数下降趋势(P0.01)。随淋洗时间延长,4种生物质盐浸提液对土壤Cd和Zn的淋洗率变化均呈对数增加趋势(P0.01)。综合淋洗率和土壤性质的变化,FVr与SOr盐浸提液在浓度为7%,pH为3的条件下持续振荡淋洗1 h可达到最佳淋洗效果,其对Cd的淋洗率分别为76.38%和49.54%;对Zn的淋洗率分别为29.24%和30.75%。FVr和SOr是具有一定潜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生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24.
黄淮海地区鸡粪有机肥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环境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黄淮海地区5省2市120种商品鸡粪有机肥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肥中Cu、Cd、Pb、Zn和As含量、形态分布以及浸提毒性.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表现为ZnCuPbAsCd,与有机肥行业标准相比,Cd、As、Pb存在超标现象,分别为6.7%、47.05%和14.28%,不同省市间重金属含量差异明显.有机肥中Cd、Zn主要以铁锰结合态存在,分别占37.3%和43.79%(质量分数),而残渣态Pb、有机结合态Cu,交换态As比例较高.有机肥中TCLP-Zn、-Cu、-Cd、-Pb和-As含量分别为41.11、3.33、0.07、1.25和0.21 mg·kg~(-1),有机肥中Zn和Pb含量超标数为6和5个,分布在河北省和江苏省.有机肥中Zn、Cu、Cd和As总量与TCLP提取态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按鸡粪有机肥年施肥量15t·hm-2推算鸡粪有机肥安全使用年限:河南天津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混合酸浸提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并运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分析土壤中铜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混合酸HNO 3+HCl(1+1),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20 min。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同时经多次进行加标试验验证,其结果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其回收率为95%~101%,方法可行,应用于土壤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26.
《化工环保》2007,27(1):7-7
该发明涉及草甘膦合成中间体双甘膦制备过程中废水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双甘膦制备过程中,过滤去除双甘膦晶体后,往剩下滤液或浓缩后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酸氢铵,充分反应,过滤,得碳酸氢钠和含有氯化铵的滤液。碳酸氢钠能回收利用于双甘膦的制备,滤液经浓缩可得到氯化铵副产。  相似文献   
27.
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黑麦幼苗的试验表明,黑麦幼苗中的总硒(Se)浓度与总干重的乘积与0.1mol/L KH2PO4浸提态Se呈显著相关.对黑油菜的试验表明,在酸性土壤上,当Se(Ⅵ)的量≥0.5mg/kg时,可显著减少黑油菜的产量;而当Se(Ⅳ)的量达到2.0mg/kg时对产量影响不大;黑油菜吸收Se(Ⅵ)的量要大于吸收Se(Ⅳ)的量.通过田间采样分析表明,KH2PO4浸提态Se能反映土壤对植物的供Se状况,推荐用0.1mol/L KH2PO4溶液作为酸性土壤生物有效性Se的浸提溶液.影响土壤Se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子是CaCO3,其次是粉粒、有机质、黏粒含量.pH值可通过CaCO3对KH2PO4浸提态Se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8.
南通龙王桥河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南通通甲河支流龙王桥河的表层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VS与同步浸提重金属(SEM)的关系,以及AVS与有机质(OM)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①龙王桥河表层沉积物中AVS的平均含量为1700mg/kg,远高于其他河段,上覆水中AVS的含量达到1.0mg/L,污染严重;②归一法算得SEM/AVS1,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③沉积物中OM含量与AVS有相关性,OM较高时AVS的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29.
采用氮载气冷法酸溶硫化物分析技术对淮河淮南段底泥中酸性挥发硫(AVS)以及同步浸提金属(SEM)的含量在河流沿程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5个站点表层底泥中AVS的含量为0.14~0.87 μmol·g-1SEM(Zn、Cu、Ni、Cd、Pb)含量为0.5~1.1 μmol·g-1;其中,峡山口站点AVS最低,姚家湾站点AVS及SEM均为最高;从入境到出境断面,[SEM]/[AVS]摩尔比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都在1.0以上.不同站点AVS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较为复杂,峡山口25 cm以上段随深度增加AVS逐渐增大.之后又逐渐降低,30 cm以下段变化很小;姚家湾表层AVS含量较高,20 cm以上段随深度增加AVS逐渐减小,之后又逐渐增大,30~35 cm层含量最高;石头埠和胡大涧站点AVS随深度变化不大.胡大涧以上4个站点柱状底泥中SEM的含量在0.25~0.9 μmol·g-1之间.对[SEM]/[AVS]摩尔比的研究显示,淮河淮南段表层底泥存在轻微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0.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fossil based ener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essively stri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standards, treatment of a large amount of co-produced waters (CPWs) from fossil based energy produ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emoval of bicarbonate with H2SO4 has been recently studied as a simple and cost-e ective method to decrease the alkalinity of CPWs.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s the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H2SO4 and NaHCO3,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base for scaling-up the CPW treat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measured quantity change of the CO2 gas generated from the reaction between H2SO4 and NaHCO3 with time under specified initial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reaction orders with respect to H2SO4 and NaHCO3 were determined.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within the temperature of 15–30°C to find various global rate coe cients of the reaction to calculate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the empirical Arrhenius form of the bicarbonate removal reaction, which are 197.7 kJ/mol and 3.13 1034 (mol??3:7 L3:7 sec??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