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2011年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南京市鼓楼、建邺、栖霞3区8个采样点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进行颗粒物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以及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10为主,不同区域颗粒物污染特点不一;水溶性离子以Ca2+、NO3-及SO2-4居多;无机元素以Ca、Fe、Al为主,Pb与Zn浓度较Ni与V高;市内EC浓度较高,可能与裸露堆煤场有关。有关研究结果提交南京市政府部门,供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22.
烟花燃放对空气中PM2.5及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3年2月9日—2月16日在南京城区连续观测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能见度、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等参数,探讨了因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出现短时峰值,同时能见度急剧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因烟花爆竹的燃放,PM2.5局地短时间浓度可达863μg/m3,能见度仅为1.2km;PM2.5中Cl-、K+与SO2-4浓度短时间上升,这与烟花爆竹中氧化剂、还原剂等组分的燃烧释放有关。由春节期间观测结果统计发现,因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贡献约占50%。  相似文献   
23.
南京2013年12月初持续重污染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及气象观测数据,对2013年12月初南京市持续重污染天气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表现出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及细颗粒物占比大等特征,其中PM2.5日均质量浓度最高达327μg/m3,超标3.36倍;各化学组分中二次无机盐(SNA)占比高达53.8%,且随着污染加重呈增大趋势;有机碳(OC)/无机碳(EC)比值平均为3.7,二次污染特征显著。分析此次污染成因,一方面是冷空气强度弱及大气静稳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扩散;另一方面本地污染排放叠加区域输送影响,造成细颗粒物积聚增多,形成持续重污染天气。  相似文献   
24.
自然湿地的恢复和人工湿地的建造是目前入湖河口污染控制的重要工程措施,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且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方法。目前人工湿地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对于水质不是很差,又有景观建设需求的地区,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在提高水质指标的同时,改善水体景观。本文主要就人工湿地在改善盘龙江水质。提升盘龙江沿江休闲走廊的环境质量,维护春城的良好形象所起的作用做个介绍。希望对类似工程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南京市霾天气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研究2012~2014年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地面天气形势、气象要素以及PM2.5与PM10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2~2014年南京市霾天气以轻度和轻微霾为主,且冬季最多,夏季最少;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有利于霾的发生,尤其是70%≤RH<80%时;有87.6%的霾发生在风速≤4m/s的情况下,并且主要来自东北偏东到东南风向区域.最利于南京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均压场、高压控制和高压后部,而低压槽、副高控制和台风影响时霾发生较少.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与霾强度呈正比.通过对南京市气象条件与霾的关系,及后向轨迹HYSPLIT4模式的聚类分析显示,结合南京市霾天气时的风向统计,影响南京霾发生的污染源主要有本地源、南京市东南地区的近距离污染源和华北地区的远距离污染源.  相似文献   
26.
对2018—2020年春季江苏省臭氧(O 3)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ρ(O 3)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分别超出5.6%,11.3%和8.8%,沿江区域ρ(O 3)略高于苏北区域;ρ(O 3-1 h)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非污染日苏北区域ρ(O 3-1 h)均高于沿江区域,主要时间段体现在夜间至次日早晨,污染日中午至傍晚时段,沿江区域ρ(O 3-1 h)高于苏北区域;日ρ(O 3)高频区间为80~120μg/m 3,频率约为20%,沿江区域高频区间为60~120μg/m 3,苏北区域高频区间为80~140μg/m 3,频率均超过15%。沿江和苏北区域日ρ(O 3)在临界区间的出现频率偏差不大,O 3污染潜在风险相当;江苏省ρ(O 3)超标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超标现象主要集中在4—5月;O 3作为首要污染物且超标的占比逐年升高,而PM 2.5作为首要污染物且超标的占比逐年降低,江苏省春季空气质量影响因子逐渐从PM 2.5转为O 3;平均>90%的O 3污染日为轻度污染,受O 3影响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的占比较小,平均<10%,未出现因O 3导致的重度或严重污染日。  相似文献   
27.
利用2020年3月28日—5月3日南京某典型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监测数据,分析了园区内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春季园区φ(VOCs)范围为22.3×10-9 ~892.6×10-9,82.1%频率的φ(VOCs)<100×10-9;VOCs组分占比表现为:烷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烯烃>卤代烃>芳香烃>炔烃>有机硫。高体积分数VOCs中烷烃和烯烃占比高于低体积分数VOCs,受园区内部储罐存储、运输、转运等过程产生的油气挥发及石油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的生产影响显著。不同时刻φ(VOCs)表现为夜间最高、早晨其次、下午最低的变化特征,这与园区内部VOCs排放累积、大气边界层抬升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OFP值范围为166.2~6 920.9 ,μg/m3,56.0%频率的OFP<500。  相似文献   
28.
基于全省72个国控点位、185个网格化监测点位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夏秋季江苏省大气臭氧与PM2.5污染热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夏秋季臭氧和PM2.5高值热点重合区域主要分布于徐州、宿迁,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交界,以及苏州南部一带.结合该省污染源排放清单,在热点重合区域污染来源中,VOCs单位面积年均排放...  相似文献   
29.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观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8月,为做好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南京大学等36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观测,共获取监测数据5万多个,巡航观测里程超9 000 km,编制预报及分析报告87份,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达80%。结果表明,强力管控措施的实施,对缓解空气污染效果显著;通过联合团队观测方式,集中了产、学、研、用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力量,带动了全省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能力的整体提升,为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0.
以菲律宾PANAY岛上138kV双回路Panit-an-Nabas线路为研究对象,模拟台风海燕过境时线路发生连续性倒塔的过程,并探讨了线路发生大面积倒塔的主要原因。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线路简化为三塔四线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显示积分方法和生死单元方法模拟风致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塔过程和倒塔路径。风荷载选用Kaimal风速谱和谐波叠加法,并应用MATLAB软件模拟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勘测图片对比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清晰有效地模拟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风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塔机理和破坏路径,而且有助于合理准确地发现和阐明线路倒塔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