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231.
化学需氧量(COD)是我国评估有机耗氧污染的关键指标,为探究白洋淀湖心区和沼泽区天然水体COD构成组分,通过物理连续分级和三维荧光等方法揭示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质主要组成、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洋淀COD主要由类蛋白质和类腐殖质溶解性有机物质贡献(59%~93%),无机物(如Cl-和NO3-等)对COD产生的贡献甚微,可忽略不计;上覆水有机物主要受内生植被降解、沉积物释放[TOC释放通量1.55~2.28 mg ·(m2 ·d)-1]等内源[生物源指数(BIX)>0.8]和人为污染、芦苇台田等陆源的共同影响(1.4<荧光指数(FI)<1.9),沉积物有机质以陆源(芦苇台田)为主.研究水域COD的组分主要受难生化降解有机物质(RDOC)控制,RDOC在天然环境中降解周期较长,重铬酸钾法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氧化大部分RDOC,因此高估了水体的有机耗氧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32.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事故应急体制并不完善,在石油石化行业至今尚未见到应急物资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管理者难以制定有效的决策来防止事故危害的蔓延.针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应急资源调度特点,分析了应急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进而对系统的框架结构、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体设计.旨在研究和探索石油石化企业应急资源调度决策支持技术,依托企业应急平台系统进一步丰富应急决策支持手段,提高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和临机决策水平,从而全面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33.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必然的趋势,粉煤灰合成沸石是其高值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阐述了粉煤灰碱性水热法合成沸石的机理,体系中硅铝酸盐凝胶的形成是决定因素,且硅铝酸盐晶体形成经历了诱导期、成核期、晶体生长期3个时期。综述了传统一步水热法、二步水热法、微波辅助加热法、碱熔融-水热法、晶种诱导合成法、逐步升温法和渗析-水热法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原料组成、外加碱激发剂、反应时间和温度、液固比、特殊添加剂、反应器种类等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总结,并对粉煤灰水热合成沸石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4.
为提高危化品爆炸事故电力应急预警的准确性,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危化品爆炸事故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危化品爆炸事故电力应急典型情景分析,建立综合考虑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等风险因素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应用概率刻画风险因素信息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事件后果。结合一般条件和典型情景等的应用实例,分析评价方法和风险因素对风险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危化品爆炸事故发生后,评价电力应急预警等级;能够在危化品爆炸事故发生前,分析典型情景的风险和风险因素的影响,为应急准备提供支持;“最大概率法”较“概率加权求和法”得出的事件等级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235.
基于熵权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论和信息熵理论,对黄河流域1980~2019年重要生态环境指标数据进行熵权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的熵权存在随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单一年度的指标权重结构随时间变化不断调整,各项指标在系统中的重要性非恒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近40a黄河流域的环境发展指数(EDI),EDI范围为56.64~76.60.1980~2019年黄河流域EDI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变化趋势,2003年显著增长,之后EDI持续上升.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负反馈效应正在显现,系统逐步由混乱无序向稳定有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向好.  相似文献   
236.
吸附-催化氧化法深度去除采油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春英  袁存光  张超 《化工环保》2001,21(4):200-204
采用载铜活性炭和废水中溶解氧体系,用催化氧化法深度去除采油废水中的COD.活性炭用质量分数为7.5%的Cu(NO3)2溶液浸渍,在260℃下还原固化,制得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式水处理柱,对混凝沉降处理后COD难以达标的采油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pH为7.5±0.5、经曝气处理后的采油废水,在25~35℃条件下与催化体系接触2h,可将45倍于催化剂体积的采油废水中的COD由400mg/L以上降至100mg/L以下.催化剂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237.
用HAZOP分析方法对武钢焦化三回收作业区系统中的17个节点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共有9个高度风险控制点.重点以管式炉节点为例进行了分析,其存在7个中度风险、2个高度风险,同时针对性提出相应建议措施.所有节点涉及到的9个Ⅲ级风险控制点在5个月内有6个降低到Ⅱ级,3个降低到Ⅰ级,作业区风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38.
SDS脱硫除尘技术在140℃以上低硫烟气工况下具有较好的脱硫效率,可实现SO2的超低排放;中低温SCR催化剂具备在160℃—400℃的低硫工况下实现NOx超低排放的条件。以上两种技术的组合实现了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本文对“SDS脱硫除尘+中低温SCR脱硝”工艺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9.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40.
针对既有的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的加固目标,从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抗震验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加固难点,指出了应用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探讨了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结构提高一度抗震设防加固的可行性;并以某C类框架学校建筑加固工程为实例,从减震控制效果分析、弹塑性变形验算、消能部件影响评价、抗震构造措施核查4个方面论证了消能减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结果表明,消能减震技术在C类框架学校建筑抗震加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不但能有效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而且依据减震效果可以适当降低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因此,只要通过合理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再辅以额外的局部加强处理,完全可以实现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的加固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