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9 毫秒
3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降水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 1 000 以下;四川盆地西部降水一般在 1 000 以上,个别站点多年平均降水近 2 000 ;云贵高原西北部降水多在 1 000 附近.降水年际变化总体不显著.降水年内分配一致性较好,大部分站点以夏秋季为主要降水时间,夏秋两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6%~91%.78个站点中,年降水量增加的有55个,减少的有23个,通过帷糤TBZ =0.01显著水平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27%,总体上,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大范围看,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但从局地地形变化剧烈的山区看,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2.
吉林省典型湖库中无机氮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吉林省典型湖库1992-1997年的连续水质水文监测,探讨了吉林省主要湖库中无机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吉林省大多数湖库中的总氮处于中等富营养化程度,城市湖库(南湖)已超过富营养水平下降,受到外源性补给、温度和湖库使用功能的影响,湖库中各类型无机氮含量季节变化不一,总氮在全年出现波状起伏变化,大多数湖库中的无机氮和总氮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湖库中无机氮含量受到水体中各种水质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其它单个水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不同布水方式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4种布水方式(一般水平流式、波流式、对角流式、多点进水式)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脉冲示踪剂试验,获得了不同布水方式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计算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表观停留时间、平均停留时间、峰值停留时间.同时,根据不同停留时间的对比关系计算不同布水方式的相对水力效率.最后,由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模型和连续混合反应器模型分别估算上述停留时间和相对水力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布水方式和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水力效率为波流式一般水平流式对角流式多点进水式.  相似文献   
34.
基于网格GIS的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安徽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安徽省旱灾风险指数和涝灾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格网GIS技术绘制出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图。研究发现,安徽省西北部、中部旱涝组合风险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旱涝组合灾害风险较低,这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历史资料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安徽省旱涝综合灾害管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严登华  王刚  金鑫  张诚  郝彩莲  秦天玲 《生态环境》2010,19(8):1844-1849
根据2009年4月份在滦河流域采集的25个土壤样点的数据资料,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量C、TN、TP质量分数特征、垂直分异规律、表聚性及与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TN、TP在土壤表层(0~10cm)的平均表聚系数分别为0.22、0.19和0.14,并且河滩地、林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C、TN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水稻田和旱田土壤,而农田系统土壤中TP质量分数相对占优。土壤微生物C、TN、TP的剖面分布均表现出从表层向下减少的总趋势,并以40cm为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同层观测值的显著性差异有所不同。土壤微生物量C、TN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气温、降水量呈负相关。TP与气温、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负相关,与其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6.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水资源演变的"自然—人工"二元驱动特性凸现,传统的水资源监测难以满足现代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需求,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观测站网存在的地基站点稀疏、布局不尽合理、监测手段落后和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客观性、整体性、共享性、信息化、经济性五大监测站网优化原则。以气象与水文监测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与标准,水文、气象及生态监测研究新成果为优化依据,以GPS水汽观测、AWS自动气象站观测网、风廓线仪、边界层铁塔、探空观测以及多普勒雷达系统等现代化观测手段对区域空中水资源进行监测,同时,新增地表水水质站31处、降水站54处、生态水文监测站14处、水位站7处、水文站25处和土壤墒情站14处,对四川省境内的陆面水资源进行监测,新增自动气象站观测站点18处、水文站7处和土壤墒情观测站7处,对坝址以上集水区的陆面水资源进行立体监测,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工程建设与运行调度、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7.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值,利用这些指标和权重值,分别建立生态环境综合函数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函数,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以满里市为例,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
满洲里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已家关水质标准,在分析氟化物环境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氟化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指出地表水体中氟化物污染主要是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地下水中氟化物主要是由于降水淋溶和岩石中含氟岩石的溶解引起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9.
满洲里市水体中氟化物的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满洲里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已超过有关水质标准,在分析氟化物环境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氟化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指出地表水体中氟化物污染主要是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地下水中氟化物主要是由于降水淋溶和岩石中含氟岩石的溶解引起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0.
东辽河流域地表水体中Atrazine的环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严登华  何岩  王浩 《环境科学》2005,26(3):203-208
在野外踏勘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关键数据处理平台,系统剖析了东辽河流域地表水体中莠去津(Atrazine)的含量和富集特征的时空分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辽河流域旱田分布区和非旱田分布区内地表水中Atrazin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71μg·L-1和8.854 μg·L-1 ,在干流下游形成了分布的高值区;7月份是流域地表水中Atrazine含量最高的时期,最大值可达18.93μg·L-1.水体中Atrazine的空间分布进一步表明,在东辽河流域旱田施放的Atrazine已经危及到整个流域的地表水水质,将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相对于植物来说,东辽河流域Atrazine在地表水中富集的归一化指数为0.605~1.750 ;从空间分异上看,干流右侧流域形成了连片的高值区,而左侧形成了连片分布的低值区,且在下游形成富集程度的集中高值区.地表水中Atrazine相对于土壤的富集特征的空间分异与相对与植物的富集特征相类似,但其高值区和低值区都是散斑状分布.从土壤类型对水体中Atrazine含量的影响看,低位泥炭土的综合表征指数较高,泥炭沼泽土和水稻土的综合表征指数较小;从景观格局对地表水中Atrazine含量的影响看,随着斑块间相互作用能力的增强,水中Atrazine的综合表征指数逐渐升高.在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