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正2013年,可以说是不少安防企业最难过的一年。从2010年开始,安防行业逐渐向高清化升级,大大小小的安防企业可谓是干劲十足。然而,2013年突如其来的价格战却让占行业80%的中小企业吃足了苦头。据笔者了解,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上网络以及高清摄像机纷纷降价,品牌网络摄像机均价跌幅达12%,高清摄像机降幅更是高达20%-30%。品牌产品降价是行业竞争、市场整合的必然过程。这种"残酷"的手段,意味着中小企业需要更低的成本迎合市场需求,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乃至生存空间。但是,高清化、智能化带来的行业增长,使得安防市场依然呈现出一大批人涌入、一大波人退出的态势,安防行业正面临一次大洗牌,如何找到立足之地恐怕是今年众多企业想的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33.
斑马鱼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且胚胎透明,因此早期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不失为水环境监测的首选生物.因为它们对各类水环境污染十分敏感,可实时检测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文章对斑马鱼在环境激素、水质...  相似文献   
34.
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生态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是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重点.生态环境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将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将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检验PM2.5遥感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使用标准偏差分析、Hurst指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检验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在像元尺度上研究了2000~2016年中国PM2.5浓度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在空间分布上,PM2.5的浓度东部高,多年平均值为30.21μg/m3,西部低,多年平均值为4.37μg/m3,东西两侧差异巨大.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PM2.5的浓度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但西部地区变化较为平缓.PM2.5污染严重的区域分布在人口多且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②在时间序列上,以2007年为界,PM2.5的年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从2000~2007期间我国的PM2.5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0.95μg/m3,2007~2016年PM2.5浓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15 μg/m3;③稳定性:PM2.5浓度的稳定性在空间上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出西部较稳定、东部不稳定的分布状态.东部极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部,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持续性:中国PM2.5持续性特征以弱反持续为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预测未来PM2.5的变化规律与目前相反.其次弱持续性分布的区域较广,主要分布在山地、高原及高寒地区,说明这一区域未来PM2.5变化趋势与过去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又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⑤人口暴露分析:分析不同PM2.5浓度级别上的人口百分比,发现2016年中国有52%的人口生活在PM2.5浓度年平均值为35 μg/m3以上的环境中,还有14.38%的人暴露在PM2.5年均浓度值为60 μg/m3以上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36.
兰州市大气苯系物的化学活性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2017年12月—2018年6月兰州市5个采样点大气环境中14种苯系物的浓度,利用OFP(臭氧生成潜势)、L~(OH)(羟基消耗速率)和SOAF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其化学活性特征,应用特征物种比值法探讨了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来源,并进行其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苯系物的浓度为4.64~32.13μg·m~(-3),平均浓度为14.71μg·m~(-3),且具有冬季夏季春季的特点,5个采样点苯系物总浓度大小顺序为D(18.27μg·m~(-3)) B(17.75μg·m~(-3)) C(14.28μg·m~(-3)) E(12.97μg·m~(-3)) A(10.26μg·m~(-3)).苯系物的L~(OH)为2.64 s~(-1),而苯乙烯和2-甲基萘是关键活性物种;苯系物的OFP为65.05μg·m~(-3),其中甲苯、二甲苯、1,3,5-三甲苯和1,2,4-三甲苯的OFP值较大;苯系物的SOAFP为0.98μg·m~(-3),甲苯和2-甲基萘的贡献较高.B/T(苯/甲苯)值表明,兰州市大气苯系物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料和煤炭燃烧排放;X/E(二甲苯/乙苯)和E/B(乙苯/苯)值表明,污染物气团主要来自本地排放源.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苯系物的非致癌风险(HI=0.05)均小于USEPA建议安全阈值(HI1),致癌风险是安全阈值(1×10~(-6))的3.6倍,显示苯系物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37.
干旱污染型工业城市的绿化树种选择应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美化要求和环境污染特征,树种的优化配置应充分考虑绿化效益和经济可行性.本文以兰州市为例,提出了兰州市绿化树种选择与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和合理建议,同时有助于西北地区类似城市绿化措施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挥发性环甲基硅氧烷(cVMS)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导致其环境和人体暴露风险日益增加,由于其具有持久性、潜在的生物积累性和毒性而被受关注。目前,人们对cVMS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中的赋存、行为及效应有一定的了解。排入环境中的cVMS大部分进入大气,在水体、沉积物、土壤和生物体中也有一定的含量。研究表明,希腊室内空气降尘中总的环硅氧烷含量中位数最高(1 380 ng?g-1),其次为中国(362 ng?g-1);中国污水处理厂总的硅氧烷年人均通量(10 g?y-1)低于英国(D4~D6 48.3 g?y-1)和美国(D4~D6 93.5 g?y-1),其中大连市一家采用CW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cVMS的总浓度(1.05 μg?L-1)普遍低于希腊(5.14 μg?L-1)、西班牙(9.2 μg?L-1)、加拿大(44 μg?L-1)和一些北欧国家(17 μg?L-1);我国大部分废水处理厂污泥中甲基硅氧烷的含量(0.1~l μg?g-1 dw)比一些北欧国家(26 μg?g-1 dw)、希腊(20 μg?g-1 dw)和加拿大(64 μg?g-1 dw)等要低得多。中国普通居民吸入+摄食D4~D6的PELs中位数(173 ng?d-1)远低于中国普通人群的皮肤暴露(中位数18.5 μg?d-1),更低于英国成人日暴露量(1.875 mg?d-1)和美国妇女对总硅氧烷的日暴露量(307 mg?d-1)。环境中cVMS的行为和效应取决于其理化性质和具体的环境条件。进入大气的cVMS会与?NO3、O3和?OH反应,而与?OH反应脱去甲基生成硅醇是其主要的消除机制。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部分cVMS被污泥吸附固定,D6吸附污泥的能力最强,其次为D5和D4。挥发、吸附和非生物降解是cVMS在土壤中主要的环境行为。D4和D5可能存在生物放大作用。评估cVMS的TMF(trophic magnification factor)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且与BCF、BMF和BSAF的评估结果相反。总之,国内外对污水处理过程中cVMS的赋存状态和迁移、转化行为的研究比较多,且以进、出水和剩余污泥为主,而对整个工艺流程中具体变化的细化研究很少,对其生物积累特征、降解机制和降解产物更缺乏深入研究。因此,今后需要补充对其他环境介质、尤其是和人们居住、工作密切相关环境中cVMS分布规律的研究,深入探索其在实际环境中的降解过程,包括其降解产物或中间产物的环境行为,进一步评估其生态环境效应和人类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9.
<正> 国内,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大多是将样品溶液引入等离子体。直接粉末进样,则为少见。我们采用云南省地质局实验室试制的粉末雾化器,分别采用Re、Sb和Sc作内标,比较成功地分析了矿石中铌、钽、锡、铍、钨、镧、铈、镱等元素。 实验部分 (一) 仪器装置 上海纸品二厂高频等离子体发生器GP 3.5-D1型等离子管,由三根同轴石英管组成:外管内壁18毫米,壁厚1.5毫米;中间管扩口处外径16毫米;中心管内径1.5毫米。工作线圈:直径为6毫米长度约为700—800  相似文献   
40.
氯苯和邻二氯苯的蚯蚓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滤纸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氯苯和邻二氯苯对蚯蚓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单一毒性实验发现,蚯蚓死亡率和氯苯与邻二氯苯的曝露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其48 h LC50分别为5.680 mL/L和2.750 mL/L,表明氯苯的毒性小于邻二氯苯;同时通过观察可知,氯苯以皮肤渗入赤子爱胜蚓体内的毒性效应高于邻二氯苯;另外,实验期间,蚯蚓的体重明显下降,且与污染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氯苯R2=0.780和P<0.05)。联合毒性实验发现,氯苯和邻二氯苯共存时蚯蚓的死亡率增加,表明氯苯和邻二氯苯复合污染时两者的毒性呈协同作用。可见,氯苯和邻二氯苯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安全和土壤健康质量存在较大的威胁,同时这两种污染物的共存进一步加大了潜在危害性,且复合毒性效应与各组浓度组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