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31.
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总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Ⅵ)在邻二氮菲-亚硝酸钠体系中(pH=9.3),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检测下限为0.05ppb,线性范围为0.05-2.5ppb,铬(Ⅲ)氧化为铬(Ⅵ)后,可测得总铬量.  相似文献   
32.
黄碧捷  朱琳  李燕  王秋丽 《环境化学》2007,26(4):549-550
生物可利用性一般是指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积累程度或毒性程度,即生物受体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限度.常用的预测、评估重金属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是相关性分析.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中其生物可利用性必然发生改变,只有了解重金属在各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行为,才能综合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及筛选合适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33.
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武水河流域7个监测断面的11个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主要污染因子,解析污染成因.2013—2015年,流域水质整体较好,尚存在不达标断面.长河水库和黄岑水库出现NH_3-N超标现象,岑水桥和芙安河老桥断面出现重金属As超标现象,但NH_3-N和As浓度趋于降低.武水河流域监测断面水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断面支流断面干流断面.2013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NH_3-N、TN和As,主要源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2014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COD_(Mn)、NH_3-N、TP,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2015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BOD_5、粪大肠杆菌、pH,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因此,流域内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逐年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对水质的影响逐年增大.流域内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重金属综合治理等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4.
采用批次培养,设置5个PO4-P浓度(0 μmol/L,0.566 μmol/L,2.26 μmol/L,9.05 μmol/L,36.2 μmol/L)进行实验,并从第9 d开始进行2 d恢复实验,研究三角褐指藻在不同磷胁迫压力及恢复下的响应。测定参数包括PS 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 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及藻密度。结果发现:磷胁迫对藻密度、Fv/Fm、Y(Ⅱ)和ETR有显著影响。恢复实验中,Fv/Fm、Y(Ⅱ)、ETR等恢复速率与起始所受磷胁迫程度以及再添加的磷浓度呈正相关。与藻密度相比,Fv/Fm、Y(Ⅱ)、ETR等荧光参数可以在12 h内产生更显著的变化。本实验表明,在严重的磷胁迫条件下,磷的输入可以造成藻类的补偿生长;在小时尺度上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磷胁迫程度可以迅速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35.
振动试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试验是装备环境试验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分析了试验条件的制定、试验夹具的设计和试验样品安装等振动试验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提出了振动试验实施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6.
基于GAM的渤海中部水体叶绿素a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遥感获得渤海中部2003~2009年叶绿素a的浓度数据以及温度、光照和风速的月平均数据,采用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广义加性模型)模型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叶绿素a呈现季节性的波动,叶绿素a浓度范围在(0.21~11.54)mg/m3。夏季(6月~8月)叶绿素a整体较高。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的浓度波动较大,整体偏低。GAM模型的环境因子影响分析表明,光照对渤海中部叶绿素a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p0.001),5、6月份渤海中部光照强度的升高(大于250 W/m2)可能是引起同期叶绿素a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其它环境因子(温度和风速)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虚拟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导致了苏锡常地区的地面沉降,引发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的生活安全,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查明含水层结构及各地层的分布规律,研究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机理甚为重要。作者利用Visual C 作为开发工具,采用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三维图形生成技术虚拟表现出苏锡常地区第四系含水层结构以及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为研究地面沉降的机理提供了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8.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探讨了人工纳米材料富勒烯(C60)的1 种水溶性衍生物[C60(OH)16-18]和3 种水悬浮液(nC60)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这3 种nC60 分别是nC60/TTA,nC60/甲苯和nC60/aq.结果表明,38mg/L nC60/甲苯、5.0mg/L nC60/aq 和50 mg/L C60(OH)16-18均未对斑马鱼胚胎发育产生毒性,而1.5mg/L nC60/TTA 不仅能导致胚胎或幼鱼发育的延迟,存活率和孵化率的下降,甚至能造成部分斑马鱼心包囊水肿和畸形.C60, nC60 的制备过程以及nC60 本身的结构均能影响其潜在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39.
三种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碳纳米材料的水生态安全性,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gnus)和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富勒烯(C60)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SWCNTs、MWCNTs 和C60对斜生栅藻生长的 96 h EC50 值分别为22.6, 15.5, 13.1 mg/L;对大型蚤活动抑制的 48 h EC50 值分别为1.3, 8.7, 9.3 mg/L.3 种碳纳米材料水悬浮液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 >0.05); SWCNTs 对大型蚤的毒性大于MWCNTs 和C60(P <0.05);2 种生物对碳纳米纳米材料的敏感性也不同.3 种碳纳米材料对2 种水生物的毒性大小与氯苯相似.  相似文献   
40.
在CSTR反应器中接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低氨氮浓度废水,研究其亚硝化的实现过程,并基于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质、功能菌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影响亚硝化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协同调控进水氨氮负荷(NLR)和溶解氧(DO)水平等参数,亚硝化成功实现并可维持稳定,亚硝积累率达80%以上.所得亚硝化颗粒污泥为棕黄色,呈现出光滑、饱满的椭球形或球形,颗粒表面微生物以球菌为主;颗粒平均粒径1.3 mm,平均沉降速率为71.3 m·h-1.批次试验显示,颗粒污泥(粒径>0.8 mm)中存在明显的成层分布结构,氨氧化细菌(AOB)主要占据颗粒表层空间,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要分布在颗粒内部;絮体或小粒径污泥(粒径<0.8 mm)与颗粒污泥(粒径>0.8 mm)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在颗粒污泥反应器中,良好的硝化菌群分层结构、较高的出水氨氮浓度(15~33 mg·L-1)或较低的DO/NH4+-N (0.08~0.15)是亚硝化实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