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崂山风景区酸雨频率虽然呈降低趋势,但酸沉降对景区生态环境仍存在潜在的威胁。本文基于不同标准,应用简单质量平衡(SMB)法,确定了崂山土壤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结果表明:崂山的酸度临界负荷、潜在酸度临界负荷、氮临界负荷、硫临界负荷和地表水酸度临界负荷分别为1.53 keq/(hm2.a),0.32 keq/(hm2.a),0.47 keq/(hm2.a),2.84 keq/(hm2.a),0.44 keq/(hm2.a),确定了风景区生态环境对酸沉降的最大允许负荷,从而为控制酸性物质的排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一个良好的矿井通风系统应该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笔者把上述8个字作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基本内容并给出定义:矿井通风系统为通风方式、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等总称;以矿井通风系统的定义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并结合对矿井通风系统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为依据,从矿井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通风质量、通风监测、防灾抗灾能力、通风电耗、通风能力等8个方面共确定了16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状况,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利用60Co-γ为辐射源,在氮气保护下对黄原胶(XG)和丙烯酰胺(AM)进行共辐射,制备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XG-g-AM)。研究了XG-g-AM对Cd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对接枝共聚物及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XG-g-AM对Cd2+离子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 lich等温方程,吸附Cd2+使XG-g-A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25℃下,Cd2+浓度20 mmol/L时,吸附时间100 m in,平衡吸附量为0.835mmol/g。  相似文献   
34.
使用化学荧光连续监测仪,监测了使用天然气炉具和电炉、电加热器的四户住家室内NO2浓度的24小时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燃气炉具的使用可以使厨房中NO2浓度升高,小时均值甚至可达到270ug/m^3,超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24mg/m^3的限值,而电加热器的使用则未发现对室内空气中NO2的浓度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35.
详细介绍了一种适合分析非线性非平稳数据的新方法——Hilbert-Huang变换,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结构损伤检测。仿真实验是某三层剪切型建筑结构受两种不同地震烈度的地震动激励,结构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损伤由层间刚度衰减的方法近似模拟,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得到的每层加速度数据进行滤波,然后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Hilbert-Huang变换分析,得到其Hilbert谱,并对Hilbert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提取结构的损伤特征,从而对结构的健康状况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6.
程磊  王刚 《环境技术》2023,(9):167-170
基于CAN通讯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检测技术,已成为当下工业研究的关键方向。本文探讨了CAN通讯在驱动电机中的特点,如高实时性、可靠性和扩展性等,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效率、扭矩和响应时间等。通过现行的驱动电机国家标准,本文详细研究了基于CAN通讯驱动电机典型项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介绍了CAN通讯的物理连接和通讯配置。最后,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行业应用前景及其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本文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检测技术提供了一些见解和方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7.
针对目前吸油材料吸油倍率低、吸油速度慢的问题,提出核壳结构的高分子吸油微球,以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十二脂为聚合单体、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吸油微球,然后以二乙烯基苯和苯乙烯为单体在高分子吸油微球表面制备了表层结构,制备了核壳状高分子吸油微球,并考察里、表层单体及比例、交联剂种类和用量、引发温度等因素对吸油性能的影响,核壳微球的吸油倍率可达29倍,饱和吸油时间为3min,吸油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