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1.
于2007年7月下旬在辽东湾进行了2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9种;其中包括多毛类18科24种,甲壳动物15科19种,软体动物13科24种,棘皮动物4科6种,其他类群5种.整个调查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现象不明显,优势度指数大于1%的物种仅有5种,分别为光滑河篮蛤、日本倍棘蛇尾、日本浪漂水虱、纽虫和西格织纹螺.调查区内底栖动物种类数、栖息密度以及生物量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呈斑块状互相嵌套.大型底柄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68.28 m-2,平均生物量为22.75 g/m2;其中软体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30.52 m-2,生物量为6.92 g/m2;多毛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4.48m-2,生物量为4.15g/m2;甲壳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2.76 m-2,生物量为1.86g/m2;棘皮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6.38 m-2,生物量为8.64 g/m2.1959年渤海各分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牛物量为10.29~12.83 g/m2.与其相比,除莱州湾外,目前各分区的平均生物量(16.45~22.75 g/m2)均显著升高,变化幅度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312.
循环流化床二段燃烧燃煤过程中NO和N2O生成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型石英循环流化床燃煤装置上,进行NO和N2O生成与控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次空气率的提高,NO明显下降,二次风口的位置高,NO的下降速率明显一些;随着二次空气率的提高,N2O开始升高,但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二次空气率的提高,反而开始下降?此外,二次风口的位置高,N2O随二次风变化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的斜率都略大?   相似文献   
313.
春季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2009年5月渤海湾近岸海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和环境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AMBI)和多元AZTI生物指数(Multivariate-AMBI,M-AMBI)对渤海湾底栖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渤海湾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低值区皆集中在河口区、排污口区以及港口附近海域,群落结构比较脆弱,物种明显小型化、低质化.渤海湾受到干扰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黄骅港、蓟运河口、北塘排污口以及南、北排水河口区附近海域.盐度、水深等环境因子及围海造陆、污染物排放等人为干扰因素联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历史资料相比,渤海湾底栖生物群落发生了较大变化,物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急剧下降,河口、排污口区以及港口附近尤为明显;渤海湾环境质量状况可能较优于莱州湾、辽东湾.  相似文献   
314.
南京河西地区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河西地区是南京市重点开发的新市区,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相似,主要为长江高河漫滩地质地貌单元。本文选取该地区47个典型钻孔的岩土体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三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运用相关系数R(或测定系数R2)检验Vs—H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并根据计算的SD值选择较优的数学模型。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的Vs—H线性相关关系显著,说明采用上述数学模型进行Vs—H回归是可行的。对两个工程场地进行剪切波速预测,并对场地类别作出划分,检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的Vs—H经验关系是可靠的,符合当地岩土特征,在样本深度范围内有足够的工程应用精度,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315.
针对装置平台抗震能力的现状 ,研究了江苏油田真武液化气装置平台的抗震加固。即在原设备不拆除的情况下 ,提出了对框架梁、柱采用钢构套进行加固 ,并对框架柱采用钢构斜支撑加翼补强的加固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加固措施。经加固后的装置平台 ,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从而消除了隐患 ,增强了日常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16.
北川县城汶川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极震区北川县城现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后北川县城的震害特征,论述了北川县城地震后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并对造成各类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在总结震害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应加强研究的相关课题,旨在为今后的工程抗震设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7.
松花江下游底栖动物组成及其环境指示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2010年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3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3种,环节动物6种。3个断面均以水生昆虫的种类数为最多,其次为软体动物,两者在各断面的年度监测中均能被观测到,且出现频率较高;环节动物与甲壳动物的种类数较少,且出现频率较低。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生物学评价显示,佳木斯江段水质虽呈波动状态,但整体呈不断改善趋势,主要与溶解氧、氨氮以及总磷等指标的不断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318.
铝盐污泥回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铝盐回收的主要方法,分别为酸溶法、碱溶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对每一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铝盐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19.
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流经国家间的协调管理、生物类群的选择以及监测技术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欧洲多瑙河、亚洲湄公河以及非洲尼日尔河等跨界河流作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使用不同生物类群(例如底栖动物、浮游藻类以及鱼类)进行跨界河流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阐述了跨界生物监测项目中的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等;并对未来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20.
汶川地震远场地震动特征及其对长周期结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8.0级大地震中,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获得了大量的数字强震动记录,这些记录特别是远场记录具有丰富的长周期地震动分量。本文根据东南强震动中心获取的区域数字强震动记录,分析汶川8.0级地震的远场地震动特征,研究了基岩场地及深厚软弱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及其差异;根据长周期结构的特点,选取建于深厚软弱场地上的江苏A050强震台的超长地震记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汶川8.0级地震对远场长周期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实际震害特点,提出了长周期结构抗震及地震安全对策中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