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6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包括发酵工业的菌丝体废渣或海洋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来治理重金属造成的污染,其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本文从生物吸附的概念、机理、吸附剂的性能,以及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等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生物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淡水绿藻的光合碳酸氢盐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藻类对碳酸氢盐的利用,采用pH漂移实验技术,辅以氧测定技术和抑制剂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光合无机碳摄取速率(PCU)和净光合速率(NPS).结果表明,PCU对pH的曲线上存在明显的转折点(简写为pHTP),在pH超过PHTP后存在第2个PCU峰,求此峰的平均值并以PCUsc表示,可以作为表征藻类碳酸氢盐利用的参数.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PCUBC值分别为269.41和175.98μmol·g-1·h-1它们的平均NPS(pH为4.8~11.0)分别为477.5和495.9ttmol·g-1·h-1.随着碳酸酐酶抑制剂AZ(acetazolamide)浓度的增加,PCUBC减小;当AZ达到1.2mmol·L-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PCUBC减小到0.随AZ浓度增加,蛋白核小球藻PCUBC减小的速度比斜生栅藻的快.AZ和阴离子交换抑制剂DIDS(4,4'-diisothiocyanatoetilbene-2,2'-disuffonic acid)对蛋白核小球藻的PCU和NPS的抑制作用大于斜生删藻.AZ和DIDS对2株藻的PCU的抑制均大于对它们NPS的抑制.2株藻具有高的PCUBC值,都是强碳酸氢盐利用者.  相似文献   
43.
水中直接染料的多相催化脱色的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与活性炭和过氧化氢配合使用,对直接染料有很高的催化脱色率。反应进行迅速,以直接耐酸大红4BS和直接红棕RN为代表的正交实验表明影响催化脱色作用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其次是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直接深蓝L-3RB,直接铜蓝2R,直接黑L-3BQ,直接耐晒黄RS,直接青莲RB等的最大脱色率为92.9%-99.5%。  相似文献   
44.
苯胺的超监界水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胺的超临界水氧化表明,氧化剂H2O2、试验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以及水样的起始TOC值对TOC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中,选取了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锰等金属盐进行苯胺的均相催化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金属盐对苯胺的氧化有不同的催化活性,筛选出硫酸锰和硫酸亚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以硫酸猛作催化剂为例,在450℃,28MPa,K=1.1,pH=4.0的条件下,当停留时间为46s时,TOC去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5.
有机絮凝剂对水中染料的絮凝作用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PAN-DCD对水中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研究基础上,用IR分析以及平衡渗析实验探讨了PAN-DCD与多种染料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6.
水环境中苯并(a)芘光致转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蒸馏水、湖水、海水中BaP在阳光照射下的光化学降解速度及水质、煤渣、粘土矿物和TiO_2等颗粒物的存在和照度、氧浓度对降解速度的影响。并给出了降解前后BaP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和荧光光谱图。  相似文献   
47.
磷及环境因子对太湖梅梁湾藻类生长及其群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的围隔试验表明,藻类生长与水华形成受气候(如水温、风浪)与营养因子(如N,P)影响。统计分析发现各点硝态氮均与叶绿素a显著负相关,在不同围隔中水温、总磷、总氮等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各围隔中优势种主要为蓝藻,尤其是微囊藻类。加磷对藻类生长与群落结构均有影响,但磷营养不是目前太湖水华爆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8.
底质耗氧行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源益  戴树桂 《环境化学》1995,14(6):537-540
本文介绍了底质耗氧速率方程,速率常数k值比较及温度对k值的影响等,对南排污河等底质的研究表明:k值大,污染严重,故可用k值估计底质污染的轻重。另外,温度升高,底质耗氧速率常数增大。  相似文献   
49.
染料在干污泥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染料活性嫩黄 KD- 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在干活性污泥上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 :所试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数据都可用 Freundlich方程描述 ;对于 Langmuir方程 ,只有酸性媒介深棕 RH的等温线数据能与之拟合。染料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也能用 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描述。在吸附温度为 1 5℃、2 0℃、2 5℃、35℃和 45℃时 ,活性嫩黄 KD-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的一级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0 2 8~ 0 .0 0 3 2 min- 1、0 .0 1 5~ 0 .0 4 0 min- 1、0 .0 0 7~ 0 .0 1 2 min- 1 ,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0 0 2 7~ 0 .0 0 0 4 7g/ (mg· min)、0 .0 0 6 5~ 0 .0 2 90 g/ (mg· min)、0 .0 0 3 0~ 0 .0 1 3 2 g/ (mg· min)。由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 1 0 %以内 ,这表明两者的符合程度较高。上述温度范围内 ,当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 L时 ,活性嫩黄 KD- 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 6.5~ 1 9.2 mg/ g、1 4 .3~ 1 6.0 mg/ g、7.2~ 9.6 mg/g。试验溶液的温度对吸附速率常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硅酸盐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围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凌  金相灿  杨威  徐敏  钟远  朱琳  庄源益 《环境科学》2007,28(10):2174-2179
在新开湖设置浮式围隔,通过调控围隔水体硅酸盐含量,研究了硅对富营养化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生长及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酸盐浓度的增加,硅藻的生物量提高,其种类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由10.2%上升到22.1%;蓝藻和绿藻的种类比例则下降,由76.8%下降到61.5%.加硅处理中,硅藻虽然没有完全取代蓝、绿藻的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出现了尺骨针杆藻(Synedra ulna)、细齿菱形藻(Nitzschia denticula)、针状拟菱形藻(Nitzschia acicularis)、缢缩异极藻头状变种(Gomphonema constrictum var. capitata)、橄榄形异极藻 (Gomphonema olivaceum)等在对照处理中并未检出的藻种.中硅(原子比N∶Si∶P=16∶8∶1)和高硅(N∶Si∶P=16∶16∶1)处理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7±0.40和2.12±0.21,而对照组为1.89±0.55.试验末期,对照围隔的水体表面出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而硅酸盐含量高的围隔中,同期没有水华出现.硅酸盐的增加能够促进硅藻及其它藻类生长,改变少数几种蓝、绿藻占据优势的状态,提升水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水平,并对淡水蓝藻水华的产生起到一定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