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72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513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随后,党的十九大明确"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绿色发展"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有其故有的生成逻辑:来源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文化逻辑,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体现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与目标逻辑,彰显中国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的责任与担当逻辑。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对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道路,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2.
宁夏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82—2004年宁夏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分析了宁夏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重点研究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滑坡和泥石流是宁夏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们形成的气候条件都与降雨有直接的关系;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其易发区内强降雨和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季节,由降雨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大多发生于降雨时段的中后期或稍后,泥石流一般与暴雨、持续降雨同时发生,雨量越大的地区地质灾害越发育,而连续性降水、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诱因。同时,根据研究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通过2004年汛期业务试运行,表明该预报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3.
哈尔滨市地质灾害气象诱因分析及监测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地质灾害发生历史规律的分析,建立了历史个例库;从地质环境背景着手,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气象诱因,重点研究了降水在地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根据气象地质灾害与前期及当日降水的关系,应用统计预报方法建立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对气象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等级进行了可能性描述。所建立的地质灾害潜势预报系统、临近预报系统和监测报警系统,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红色基因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内核和信仰根脉。近代以来,红色基因也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最纯正的精神血脉和精神纽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红色基因在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中彰显出新时代特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红色基因对青年群体信仰生成的价值功能上,确保青年群体的先进性,促进青年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催生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同和激发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与理想信念。因此,在青年群体中嵌入红色基因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主动坚守网络、积极完善社会信仰教育机制和努力构建信仰实践机制,才能实现信仰重塑、建构和科学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45.
二氧化碳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新能源,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外科学家愈加重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研究,本文主要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强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比了几种方法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综合概述燃煤锅炉结渣的生成机理及内外因素。并计算分析各项判别指标,提出了结渣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7.
鄂尔多斯市夏秋季气溶胶新粒子生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宽范围粒径谱仪于2019年8月16至10月4日在鄂尔多斯市观测了10 nm~10 μm气溶胶粒径分布,结合PM(PM2.5和PM10)、污染气体、气象数据和HYSPLIT模式,分析了新粒子生成(NPF)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一共出现19次NPF过程,占总观测期间的37.5%.NPF过程中对不同模态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的影响不同.NPF使得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气溶胶数浓度急剧增加,但是对积聚模态和粗模态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较小.NPF发生时往往温度较高,风速较大,总辐照度较高,RH较低.NPF天PM2.5、PM10、CO和NO2的浓度较低,O3和SO2浓度较高.40.0%的偏北气团和29.6%的偏南气团可观测到NPF过程.不同气团类型NPF过程中气象要素存在显著差异.南部气团类型NPF过程中风速最小,平均为(2.4±1.5)m·s-1;RH最高,平均为(48.8±10.8)%;北部气团类型NPF过程中风速最大,平均为(4.2±1.9)m·s-1;总辐照度最高,平均为(664.5±255.6)W·m-2;西部气团类型NPF过程中RH最低,平均为(29.8±12.7)%.不同气团类型NPF过程中新粒子的生成速率相差不大,为1.5~1.8cm-3·s-1.南部气团类型NPF过程中增长速率最大,为(12.7±13.6)nm·h-1,是北部气团类型和西部气团类型的1.2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48.
在中国复合型污染的大气环境背景下,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云物理过程、全球辐射平衡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污染地区和高山清洁地区新粒子生成天和非新粒子生成天的特征差异, 研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2016年3月12日—4月6日北京的观测资料和2012年9月23日—10月28日黄山的观测资料,分别代表城市污染地区和高山清洁地区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同期气态前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进行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北京发生新粒子生成事件的频率为42.3%,黄山发生新粒子生成事件的频率为25%,北京的新粒子生成速率J3J10、增长速率GR3~10和GR10~25及凝结汇分别为3.30~51.39 cm-3·s-1和3.37~35.21 cm-3·s-1、0.10~2.89 nm·h-1和1.84~11.16 nm·h-1及0.030~0.054 s-1,黄山的新粒子生成速率J10、增长速率GR10~25及凝结汇分别为0.31~4.32 cm-3·s-1、2.95~10.65 nm·h-1及0.0014~0.040 s-1,主要受到气态前体物浓度、气象要素和背景颗粒物浓度的 影响.气态硫酸H2SO4浓度是北京城市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的限制因素,而非决定因素;黄山新粒子生成天的SO2浓度是非新粒子生成天的2倍,是黄山新粒子生成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降水和大风天气后,北京和黄山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太阳辐射强、相对湿度低的静稳条件下有利于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发生,此外,高山清洁地区的气态前体物浓度在大风天气后由于跨界输送的影响会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49.
于2020年9~10月在深圳北部典型工业区开展在线观测以分析该地VOCs污染状况,并使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研究臭氧生成敏感性.观测期间VOCs的总浓度为48.5×10-9,浓度水平上烷烃>含氧有机物(OVOCs)>卤代烃>芳香烃>烯烃>乙炔>乙腈.臭氧生成潜势(OFP)为320μg/m3,其中芳香烃、OVOCs以及烷烃贡献最大,这3类物种OFP贡献总和超过90%.乙烯与苯呈现“两峰一谷”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受到机动车排放的贡献.相对增量反应性(RIR)分析表明,削减人为源VOCs对控制当地臭氧生成最为有效,当中又应优先控制芳香烃;经典动力学曲线(EKMA)分析表明该片区臭氧生成处于过渡区,在开展VOCs区域联防联控的同时,需要在当地进行有力的NOx控制以强化该地区臭氧污染长期管控.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园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19年夏季对园区12家企业厂界及2处园区边界进行VOCs采样,共获得64组有效样品,分析VOCs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并评价环境影响及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化工园区ρ(TVOC)(TVOC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compound)为(275.07±115.03)μg/m3,范围为46.64~460.40μg/m3,其中烷烃占比最高,浓度为(173.42±79.29)μg/m3,占总浓度的63.05%.主要贡献物种为2, 3-二甲基戊烷和2, 4-二甲基戊烷.(2)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要臭氧贡献组分,关键活性物种为顺-2-丁烯、反-2-戊烯和间/对-二甲苯.异戊二烯的臭氧贡献较高,企业K、企业L为异戊二烯的主要工业来源.(3)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苯和乙苯对人体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均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内,可忽略不计.苯的平均致癌风险为8.42×10-6,会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