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2019年5-6月,用"活体观察法"研究西藏农牧学院内水体肉鞭虫的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出肉鞭虫有122种(包括4个未定名种),隶属于5纲、16目、33科、65属。眼虫目(Euglenida)和团虫目(Volvcales)为优势类群,各有27个和21个物种,优势度分别为22.13%和17.21%;次优势类群为变形目(Amoebida)和表壳目(Arcellinida),都各有20个物种,优势都为16.39%;其中绿滴目(Chloromonadida)、溪滴目(Prasinomonadida)、定鞭目(Prymnesiida)、腰鞭目(Dinoflagellida)为罕见类群,每个类群都只有一个物种,优势度为0.82%。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显示3#样点的物种丰富度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得出3#和5#样点物种均匀性强,表明其群落稳定性高。计算Simpson优势度指数,得出3#样点物种间差异性最小,群落最稳定。计算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得出5个样点间物种极不相似(0.02~0.15)。综合各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3#和5#为轻度污染,其他各点为中度污染。5个水样的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1~#>2~#>4~#>5~#>3~#。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西藏林芝巴结巨柏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后巨柏的生长状况及游客行为,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首先对保护区内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旅游活动相对集中于较短的时间范围和景区入口处,旅游活动单一.其次,由于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已有较长的时间,结合游客的行为特征,对区内旅游干扰进行了调查.进行保护区土壤调查时将保护区划分为四个样区,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对照采样点,对保护区内不同样区的游道两侧不同距离的土壤硬度、含水率、容重及pH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将保护区沿主要游道划分为三个样区,调查巨柏受伤害状况,发现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巨柏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且受刻画等级越高.最后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巨柏受伤害程度的变化趋势与旅游干扰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44.
高原生活污水中碳氮比(C/N)较低,为了更加充分利用碳源,本试验采用并联式AA-MBBR作为处理工艺,探究温度变化对并联式AAMBBR工艺中污染物去除效率、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途径及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N、TP的去除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不同温度工况下污染物去除效果优劣不同.相关功能微生物丰度在各温度工况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反硝化菌在高于13℃的环境中,随温度的上升而受到抑制作用,反硝化基因变化趋势相同,PAOs的相对丰度在9℃时最高;PHV通过Ethylmalonyl pathway途径和甲基丙二酰辅酶A诱导产生,参与碳代谢的TCA循环和EMP途径的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5.
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格局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高山栎是青藏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树种,在藏东南林区大面积连续分布,对高山峡谷地带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和较大的生态效益.采用聚集度指标、以空间推时间法的Logistic方程和种群调节的乘幂函数拟合分别对西藏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增长与调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幼苗多呈聚集分布,随着演替的进展,川滇高山栎种群的聚集强度减小;川滇高山栎种群增长的环境容纳量为15.2085m2hm-2,内禀增长率为0.614;种群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在胸断面积9.66m2hm-2处,种群在平均胸断面积46.23cm2(均胸径7cm)~198.723cm2(均胸径15.91cm)阶段自疏强度最大.川滇高山栎种群聚集强度随演替过程逐渐减弱,是种群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中自疏和自我调节特征的明显表现.Logistic方程即反映了生物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和环境容量限制的时滞效应这一重要特征,种群调节的幂函数拟合则有效刻画了生物种群在大量繁殖之后,随着个体增大,个体间资源竞争增强,种群内部出现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过程.图4表2参32  相似文献   
46.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培养分析,研究了西藏当雄拉屋矿区污染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主要生理类群及其活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受重金属Cu、Zn、Pb、Cd不同程度污染,矿区污染土壤几种重金属质量分数比非矿区土壤有明显的增加。矿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各生理类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各生理类群数量均显著降低,且3大微生物以及各生理类群对矿区污染的敏感性大小分别表现为放线菌〉细菌〉真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菌。矿区土壤酶活性较低,对照土壤的各种酶活性最高,而矿区土壤基础呼吸和代谢商则受到刺激明显提高,其中土壤脱氢酶的活性变化最大,作为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指标更灵敏。可见,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参与物质转化的生理类群种类、数量及土壤酶活和微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矿区污染生境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功能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7.
西藏东南部森林可燃物特点及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的DEM数据和植被分布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可燃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并根据火发生纪录分别计算了火发生周期和发生概率,根据火灾高发期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本地区易发生火灾的可燃物主要有高山松云南松林,草甸灌丛,云冷杉林等.该地区的火灾轮回期为17178 a,火发生概率为0.00006,远远低于东北林区,但由于该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林木蓄积量大,积累能量高,潜在的火强度高.林芝地区夏季降水减少,火灾高发期(2~5月)降水有所增加,但增温明显,气温升高对高海拔地区的影响比低海拔地区更大,对于森林可燃物而言,气温增高使高海拔地区的森林火险增大,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