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6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两种不同镉富集能力油菜品种耐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admium,Cd)胁迫条件下(0、2和5 mg·L~(-1))两种Cd富集能力油菜品种[秦油1号(QY-1)和三月黄(SYH)]生长状况与Cd富集特征的差异,并从Cd亚细胞区隔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角度探索了两种油菜Cd富集能力的差异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这两种油菜在Cd胁迫下生长均未受到明显的抑制.在低浓度Cd(2 mg·L~(-1))处理下,两种油菜地上部Cd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高浓度Cd(5 mg·L~(-1))胁迫下SYH的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均显著高于QY-1,分别提高32. 05%和99. 57%,同时其根部生物富集系数(BCF)也较QY-1显著提高.对两种油菜叶片中Cd亚细胞区隔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QY-1和SYH叶片中Cd在热稳定蛋白和镉富集颗粒组分的分布分别提高了143. 69%、118. 91%和63. 34%、118. 91%,由此可见将Cd区隔在热稳定蛋白和镉富集颗粒体等重金属解毒组分是油菜在亚细胞水平上的重要解毒机制.同时,高浓度Cd胁迫下SYH叶中Cd在细胞碎屑组分的含量达QY-1的4. 41倍,可知Cd在细胞碎屑组分中的分布是导致两种油菜Cd富集能力差异的重要机制.结合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发现抗氧化酶系统可能是QY-1应对高浓度Cd胁迫的重要解毒机制,而SYH则更多地通过将Cd区隔在金属低活性的亚细胞组分来减轻其毒性.田间试验结果验证表明,SYH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均显著高于QY-1,分别是QY-1的2. 34和1. 43倍.综上所述,SYH具有更高的Cd提取量和富集能力,具有应用于中轻度Cd污染农田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特征及其与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热解气氛和升温速率的比较研究表明,在空气气氛条件和25℃·min-1的升温速率下,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曲线特征明显且实验速度适中,因此,是适用于砷超富集植物的热解实验条件.在该实验条件下,不同含砷浓度的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和大叶井口边草(P.cretica L.)的热解温度主要集中在200~500℃之间.与低砷蜈蚣草相比,高砷蜈蚣草在300℃附近热解减弱,而在450℃附近热解加剧,蜈蚣草体内的砷有促使其热解过程向高温方向偏移的趋势;而大叶井口边草体内的砷则促使其在300℃附近热分解程度加剧,而对450℃附近的热解程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中国不同纬度地带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质(DOM)对Cd的等温吸附行为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酸性土壤中,DOM对Cd吸附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而在北方的中性和碱性土壤中,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同一土壤中,DOM对A层土壤中Cd吸附的抑制作用大于B层,这与A层土壤TOC含量较高有关。DOM的酸碱缓冲作用和土壤对DOM的吸附作用是影响DOM对Cd吸附抑制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北京市97种蔬菜的345个蔬菜样品和54个菜地土壤中的铬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菜地土壤中铬含量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中值、几何均值分别为25.4~86.3、44.5、42.2、43.4 mg·kg-1,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蔬菜地土壤质量标准,但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铬背景值.蔬菜铬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4~1034、64.6、22.7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铬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特菜类,其它类型的蔬菜铬含量差异不显著.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裸露地蔬菜的铬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市售外地产蔬菜和设施栽培蔬菜.甘蓝的铬富集系数较高,小白菜、云架豆和冬瓜次之,而西红柿、黄瓜、大葱、叶甜菜、萝卜、大白菜、茄子和辣椒和部分特菜等铬富集系数最低.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铬的量为每人50.5μg·d-1,目前已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5.
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强化措施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从土壤、植物及其生境3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植物去除土壤重金属能力是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对国内外植物修复过程中所应用的强化手段与辅助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别阐述了施肥、水分管理、耕作栽培、修复剂、生物技术等方法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今后,植物修复技术需针对有应用前景的超富集植物进行生境特征的系统研究,并着重开发高效、低风险的土壤修复剂,注重植物修复成套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6.
以北京市为例,估算不同电价及运输距离下填埋、焚烧及堆肥等方式的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种处理处置方案的前景,展望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出路。污泥填埋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是主要处理处置方式,但所占比例将逐渐下降;堆肥是经济上较为可行的处理处置方式,适合大力推广;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提高,焚烧法可以适用于个别特殊地点。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污泥处理处置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超富集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对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潜力,通过野外调查,原土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藿香蓟及其根系土壤Cd含量,计算藿香蓟的富集系数和去除率.结果表明,野外调查中不同铅锌矿区生长的藿香蓟叶片中Cd含量最大值为77. 01 mg·kg~(-1),盆栽试验中,高含量Cd土壤处理(T2)中,地上部Cd积累量达到69. 71mg·kg~(-1),其地上部Cd富集系数为6. 09,在低含量Cd土壤处理(T1)中,藿香蓟对Cd的富集特性与其在高含量条件下对Cd的富集特性一致.藿香蓟对Cd表现出稳定的积累特性.田间试验中,污染区藿香蓟中地上部Cd含量均值为21. 13 mg·kg~(-1),富集系数为6. 93,使用藿香蓟修复Cd污染土壤每亩地种植三茬藿香蓟的去除率为13. 2%~15. 6%.使用超富集植物藿香蓟修复农田Cd污染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湿度空间变异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城市污泥与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湿度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克里格法对湿度进行最优插值 .结果发现 :不同堆肥期湿度半变异函数在堆体水平方向上用对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在垂直方向上用线性函数拟合效果较好 .升温期、降温期和腐熟期各剖面的等湿线呈不同的分布特征 ,高温期呈较规则的“拱形”分布 .升温期、高温期及腐熟期 ,仓门附近的湿度变化较大 ,降温期堆体中轴线附近的湿度变化较大 .升温期堆体湿度最佳 ,从高温期开始 ,堆体中下部出现高湿区 ,且不断缩小 ;同时 ,堆体的顶部和两侧壁出现低湿区 ,且向堆体的中下部扩大 .由升温期到降温期 ,湿度空间变异不断增大 ,但腐熟期开始减小 .最后讨论了形成湿度空间变异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的措施 .  相似文献   
49.
用一种丹麦农业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探讨了施用4种常见农业废弃物(猪粪泥浆、牛粪泥浆、黑麦秸秆、小麦秸秆)对土壤中N_2O、CO_2释放和土壤氮素转化及pH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农业废物均会明显增加N_2O、CO_2释放量。培养2周后,土壤中N_2O的释放量分别为:猪粪>牛粪>黑麦秸秆>小麦秸秆;CO_2的释放量为:黑麦秸秆>小麦秸秆>牛粪>猪粪。施用4种农业废物均会显著促进NO_3-N的转化和NH_4-N、NO_2-N的累积。施用4种废物均会改变土壤pH,其中施用秸秆的2个处理中pH显著降低,但施用牲畜粪便的2个处理中pH则稍微升高。  相似文献   
50.
用额定电压为220 V、振荡频率为2 450 MHz、输出功率为800 W的微波炉对5~30 g城市污泥辐照2~30 min。由不同时间对城市污泥进行微波辐照后的质量损失率、残余湿度以及挥发性固体(VS)含量的变化表明:用微波炉可简便、快速地测定城市污泥的湿度。为提高微波炉测定湿度的准确性,应减少取样量,进行重复辐照,并根据相邻2次辐照导致的质量变化幅度逐次缩短辐照时间;在辐照过程中应避免引起样品突然释放大量VS,辐照至恒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