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51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390篇
综合类   1615篇
基础理论   357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源,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一年的涡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Arc GIS)和通量计算工具(Eddypro及ART Footprint Tool)以及碳通量足迹模型分析了上海奉贤大学城碳通量足迹特征,基于此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包括以草本和木本等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自然系统),以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社会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向上,碳通量贡献区范围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扩大。大气处于稳定条件下,非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1 100 m)比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780m)要大;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条件下时主风向和非主风向下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相差不大(最大范围分别为321和351m)。2)不同下垫面其源汇特征不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系统年碳通量均值为–4.1μmol/m~2/s,表现为碳汇;社会系统的年碳通量均值为8.6μmol/m~2/s,表现为碳源。3)自然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社会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M"型。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大气二氧化碳有降低作用,结合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碳通量变化特征可以为以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2.
兰州城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王新  聂燕  陈红  王博  黄韬  夏敦胜 《环境科学》2016,37(5):1619-1628
为探究兰州城区PM_(2.5)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别在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设置PM_(2.5)采样点,于2013年10月(非采暖期)和12月(采暖期)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得到了PM_(2.5)及其16种化学组成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兰州城区PM_(2.5)污染水平较高,平均质量浓度为129μg·m~(-3).样品无机元素平均质量浓度为:SCaFeAlMgPbZnMnTiCu,其中S、Ca、Fe、Al的质量浓度在1μg·m~(-3)以上,是主要元素组分;样品各无机元素质量浓度表现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城关区高于西固区.样品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SO~(2-)_4NO~-_3NH~+_4Cl~-K~+Na~+,其中SO~(2-)_4、NO~-_3、NH~+_4的质量浓度在10μg·m~(-3)以上,是主要离子组分;样品各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表现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西固区高于城关区.富集因子(EF)分析结果表明,元素Al、Ca、Mg、Ti的EF值均小于1以自然来源为主;元素Cu、Pb、S、Zn的EF值显著大于10,表明这4种元素在PM_(2.5)中高度富集,且主要源于人为活动造成的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源、土壤源和二次粒子对兰州城区大气PM_(2.5)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53.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云南楚雄雨露砷矿区采矿、冶炼废弃地生长的16种优势植物的生长状态及其对应根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矿区植物长势良好,未出现受害症状.土壤磷氮含量充足,As含量远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级标准中的旱地As含量标准值,高达133倍.16种植物的地上部重金属含量As最高,并且在总As平均质量比高达5 318 mg/kg的土壤环境条件下,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体内As质量比可达2 327 mg/kg,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等7种植物对Cd,以及牛口刺(Cirsium shansiense Petrak.)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0,其中地石榴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7.99.上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性,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54.
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防火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问发火的主要原因,确定撤架期间防火的关键技术,即控制工作面风流大小和保证工作面风流稳定,减少漏风,从而控制自燃"三带"的分布.同时对上下隅角等重点区域采取注凝胶、注防火剂等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撤架期间工作面的安全,辅以其他安全措施并加强监测监控,保证支架的安全收作.  相似文献   
55.
《江苏劳动保护》2011,(8):29-29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所以有人说:习惯成自然。当安全成为习惯,其程序就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之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举手投足,言语行为,都是安全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相似文献   
56.
朱仙庄煤矿是一个一级自然发火矿井,建矿以来曾多次发生自然发火事故,煤层自然发火由此成为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某剧院休息厅的自然排烟效果的问题,根据建筑特征设计6个火灾场景。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开窗位置、开窗面积以及环境风速对火灾时的热流场和烟气蔓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窗位置达到临界值的时间为顶窗〉东西立面侧窗〉北立面侧窗;有风条件下3.5%的开窗面积的排烟效果和无风时6%的开窗面积的排烟效果相当。结论是考虑当地环境风速,选择顶部5%和东西侧3.5%开窗方式,增强该剧院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58.
杨新立 《绿叶》2011,(6):64-69
生态批评考察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视人类文明。以征服和控制为本质特征的人类文明,把自然视作征服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自身征服欲望而被异化,这就注定了现代文明的宿命。  相似文献   
59.
李晓 《绿色视野》2011,(5):58-59
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了,那应该是植物拔节生长的声音。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这一节一节像火车上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  相似文献   
60.
李全喜 《环境教育》2011,(11):54-55
"到底有没有生态伦理学"、"如果有的话,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基石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规范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关切着生态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