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支持向量机用于芳烃类化合物对芳烃受体亲和性QSAR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尝试将支持向量机(SVM)应用于3种典型芳烃类环境毒物(PCDD,PCDF和PCB)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通过对芳烃受体亲和性考察,结果发现该组样本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具有非线性联系.SVM对内部和外部样本都具良好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所得模型拟合、交叉检验、外部预测复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2cum=0.922、Q2cum=0.825、Q2ext=0.834和RMSext=0.531将其与文献报道及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小样本、非线性问题SVM具较强拓展性及泛化能力,故在环境毒物评价和控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及定量构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9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在pH=7时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15min-EC50)。应用两种理化参数TSA和ELUMO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结果表明,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随取代基团的种类及取代位置不同而不同;苯甲酸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致毒机制中可能有亲电作用发生,毒性可用TSA和ELUMO来联合描述。  相似文献   
53.
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法求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苯甲酸类化合物在水体中不同时间的生化需氧量,用线性和非线性合法对化合物生物降解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化合物2个数值不同的安全生化需氧量、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和生物降解滞后期。根据各化合物2种不同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生化需氧量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相比较,发现用非线性法拟合得到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化合物真实生物降解规律,因此用非线性法拟合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动态变化,比用线性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54.
本介绍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塑料工业废气中酞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废气中酞酸酯用异丙醇或正丁醇溶剂采集.然后由气相色谱测定。  相似文献   
55.
针对PVC包装材料中酞酸酯(PAEs)增塑剂残留,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和GC/MS联用技术分析5种PAEs(DMP,DEP,DBP,BBP,DEHP),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用于PVC包装材料中PAEs的提取,最佳温度条件为120℃,最佳循环次数为3次。方法检出限达到0.1mg/kg,回收率达到95.5%-99.8%;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56.
酞酸酯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酞酸酯是一种增塑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由塑料中转移到外环境,现已成为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酞酸酯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致癌作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行为,动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等,最后还对酞酸酯的有关毒性评价作了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57.
基团贡献法对取代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4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水中的 5日生化需氧量 (BOD5) .分别采用线性基团贡献法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人工神经网络法 )对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BOD5 ThOD(ThOD :理论需氧量 )进行QSBR研究 .得到不同基团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为 :C6H5>COOH >OH >CH3 O CH3 >NH2 >Cl >NO2 .线性基团贡献法对于训练组和测试组的定性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2 %和 86 % ;而人工神经网络法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 92 %和 86 % .预测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基团贡献法的预测效果都很好 ,相比而言 ,非线性方法对生物降解性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36个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的急性毒性,应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线性溶解能关系参数和分子连接性指数得出了该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这些方程可以用来进行该类化合物危害性初评.LSER法得到的QSAR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增大分子体积及偶极性极化性,均可增大毒性.化合物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氢键键合作用是导致该类化合物毒性高于其基本毒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pH值下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3种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6.0,7.8,9.0)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24h半数活动抑制浓度24h-1C50,应用三种理化参数logP,TSA和pKa,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60.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监测了北京主要树种油松排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α和β蒎烯、蒈烯、松油烯、柠檬烯和罗勒烯,以及少量异戊二烯。松油烯、B蒎烯、柠檬烯和蒈烯的排放量之和占油松排放碳氢总量的94%以上。萜烯和异戌二烯排放速率随日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萜烯等浓度的日变化表明在正午和午夜油松有两个排放高峰。在日均气温为18℃时油松的碳氢化合物平均总排放速率约为8.7μh/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