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A new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rocess, which is named herein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CFBBR)”,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This process was composed of an anaerobic bed (Riser), aerobic bed (Downer) and connecting device. Influent and nitrified liquid from the aerobic bed enters the anaerobic b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anaerobic bed, completing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The system performa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inflow loadings and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s ranging from 200% to 600% was examined. From a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optimum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was 400%. With a shortest total retention time of 2.5 h (0.8 h in the anaerobic bed and 1.5 h in the aerobic bed) and a nitrified liquid recirculation rate of 400% based on the influent flow rate,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were found to be 88%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SCOD were 3.5 mg/L and 16 mg/L, respectively. The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 (VSS) concentration, nitrification rate and denitrification rate in the system were less than 1.0 g/L, 0.026-0.1 g NH4 +-N/g VSS·d, and 0.016–0.074 g NOx -N/g VSS·d, respectivel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7, 25(6): 2, 7–10 [译自: 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62.
SDS与取代芳烃多元混合体系联合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种取代芳烃苯酚、硝基苯、甲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下SDS与3种取代芳烃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并基于常见的4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与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以SDS为底物的混合体系中,除SDS与硝基苯联合毒性表现为弱拮抗作用外,其它的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毒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且甲苯的协同程度最强.在选择的联合研究体系中,以毒性单位法获得参数的数值较大,判定灵敏度较高.根据发光菌发光原理、SDS的分子结构特征和芳烃类化合物取代基的不同,可对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突发性海洋溢油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海洋污染事件包括海上运输漏油、钻井溢油以及事故性漏油等,不仅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带来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近几年发生在中国渤海海域的几次溢油事件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突发性海洋污染事件的特点、目前中国应对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存在的问题,如应急协调的机制比较单一、应急处理的技术水平较差立法存在缺陷、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待提高等,也对中国应对海洋溢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提出了完善应急预警、监测水质控制油污以及形成防控体系、研发处理装备、普及救援知识的建议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详细介绍了沈阳中远颐和小区中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针对工程实例,讨论了中水处理的规模、水质标准、处理工艺及回用等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推荐采用接触氧化工艺进行中水处理,并选择了实施容易、运行费用少、占地小的成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经实践证明采用的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并取得了节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5.
黄河下游断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黄河下游断流的发生特点、断流成因及断流对三角洲人民生产生活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这些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而气候变化、源区生态环境恶化也是导致黄河径流减少的重要因子,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黄河径流量改变的百分比还未确定;黄河下游断流对河口海域生态系统、三角洲演变、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严重断流时会导致三角洲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并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今后一段时间,要研究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用水量,合理利用黄河水量的丰枯周期,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的断流问题。  相似文献   
66.
SPE-HPLC检测谷类中多种残留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同时检测谷类作物中氯嘧磺隆、快杀稗、灭蝇胺、苯噻酰草胺、甲氰菊酯五种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5种农药在0.02-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4-0.9997,该方法存0.02-0....  相似文献   
67.
低温下ABR酸化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及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低温对四格室ABR酸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在水力停留时间3 h,进水COD浓度230~300 mg/L,TP浓度1.59~1.93 mg/L,NH4-N浓度23~28 mg/L,进水温度8~15 ℃,酸化出水温度3~9 ℃条件下,溶解性COD最高去除率达56%.沿流程方向反应器前面2个格室的COD净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64%,明显高于后面2个格室,去除率也有相似特征.反应器不同格室的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浓度也明显不同,前面格室的VSS高于后面格室.造成不同格室COD降解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生物量不同所致,高生物量对应着高COD去除量和去除率.沿水流方向不同格室中微生物INT脱氢酶活性(DHA)呈递减趋势,前面2个格室的微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后2个格室.营养物水平不同,微生物活性不同,高营养对应着高活性,高活性对应着高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68.
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处理技术,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特征,进行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设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传统干化床),未种植植物;Ⅱ和Ⅲ单元种植芦苇(污泥干化芦苇床).Ⅰ和Ⅱ单元底部设通气装置.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第3年为污泥自然稳定期.试验结果表明,Ⅱ和Ⅲ单元对污泥中TN和TP的去除效果优于Ⅰ单元,其TN去除率分别为56.3%、53.2%和47.9%,TP去除率分别为18.8%、19.2%和10.3%.填料层设置通气结构有利于污泥中氮素的转化和去除,但对除磷无明显影响.至第3年末(11月),Ⅰ、Ⅱ和Ⅲ单元积存污泥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7.0、31.0、33.2和7.00、6.33、6.30g·kg-1.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3.5Ni低温钢板以不同热成形加热温度和冷却条件成形后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对经历热成形同样加热和冷却条件的母材试板重新进行不同规范的正火和回火,对材料被损坏的性能进行了恢复和提高,为低温钢设备的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70.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配有钢管的SRC柱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火灾作用下各个时刻构件的三维温度场分布,并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截面周长、型钢含钢率和截面核心面积比对构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配有钢管的SRC柱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