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riton Xs(TXs) surfactants/cosurfactant/water/oil(toluene) microemulsion systems for enhancing toluene solubilization were proposed and its potential was investigated for toluene removal from gas stream.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X-100 was superior to other TXs surfactants in removing toluene without cosurfactant.The efficiency of cosurfactants for improving toluene solubilization capacity follows the order:amine>alcohol>acid.According to the factor analysis,the linear cosurfactants are better than the bra...  相似文献   
62.
吴应琴  陈慧  夏燕青  王永莉 《环境科学》2009,30(12):3658-3662
采用批平衡试验法, 研究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溶解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 腐殖酸对蒽有一定的增溶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 增溶程度增强. 在25℃下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增溶行为为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ΔG~θ=-1.682 kJ/mol, ΔH~θ=11.96 kJ/mol, ΔS~θ=45.78 J/(K·mol); 在35℃、45℃下ΔG~θ分别为-2.140 kJ/mol和 -2.598 kJ/mol. 用几种溶解动力学曲线方程对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进行了拟合, 结果表明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更符合 Elovich 方程.  相似文献   
63.
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LNAPLs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建  陈家军  卢毅 《环境科学》2009,30(7):2153-2159
去除多孔介质中滞留的LNAPLs,表面活性剂对LNAPLs的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是关键.在实验测得不同浓度Triton X-100溶液对正十六烷的增溶以及它们之间界面张力的基础上,通过平衡清洗实验和砂柱冲洗实验分析了不同形态正十六烷的产生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正十六烷溶解能力与Triton X-100浓度成正比,当Triton X-100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计算得摩尔增溶比MSR=1.680 4,胶束相/水相分配系数对数值lgKmc=1.715 8;正十六烷-Triton X-100溶液之间界面张力与Triton X-100浓度成反比,其变化规律符合高斯模型(R2=0.996 4);溶解态正十六烷和自由态正十六烷与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分别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增溶和降低界面张力都对多孔介质中正十六烷去除有影响,其中降低界面张力可以有效增加多孔介质中正十六烷的流动性,在正十六烷去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用批平衡法研究了Cu2+在不同pH下对商用腐殖酸(HA)增溶4,4′-二溴联苯醚(BDE-15)的影响,并通过表征HA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特征,探讨了Cu2+的浓度效应以及pH对增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HA对BDE-15增溶等温曲线在低浓度HA下呈线性,随着HA浓度增大逐渐表现为非线性,其主要机制应为疏水作用与其他形式作用力的联合作用,HA分子对BDE-15的增溶作用受溶液中Cu/C以及pH的影响.在pH为4.0时,Cu2+对HA增溶BDE-15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关系(低促进高抑制);在pH为6.0时,在实验的Cu2+浓度范围内均对增溶起促进作用,并且Cu2+在pH6.0时要比在pH4.0下更能促进HA对BDE-15的增溶作用,同时使增溶非线性现象更显著,这主要是由于pH影响HA官能团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HA与Cu(Ⅱ)复合物的结构以及大小.  相似文献   
65.
66.
憎水性污染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增溶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董亮  戴树桂 《环境科学》2000,21(1):27-31
为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憎水性污染物增溶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六氯乙烷在Tween20溶液中的增溶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增溶的传质模型.模型表明当六氯乙烷总表面积固定时,其溶解速率同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观溶解度和表观传质系数呈正相关.发现六氯乙烷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观传质系数和纯水中的相比降低了,但由于表面活性剂对六氯乙烷的增溶作用导致其溶解速率总体上是提高的  相似文献   
67.
吴威  姜林  陈家军  彭胜 《环境科学》2012,33(3):965-970
液固比是影响土壤洗涤污染物去除率的重要因素.以Triton X-100和Tween-80为洗涤剂,采用洗涤去除率(R)、吸附损失率(Vs)和新定义的指标增溶百分比(SP)分析液固比对土壤洗涤去除目标多环芳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对土壤洗涤去除多环芳烃效果影响显著.R随液固比增加呈非线性形式增大,液固比10∶1后R增长变缓.同一液固比时,洗涤去除率Triton X-100>Tween-80.Vs随液固比增加显著减少,液固比10∶1后逐渐变缓.同一液固比时,吸附损失率Triton X-100相似文献   
68.
对新季铵盐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G12-3-12、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普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以及它们的混合体系对多环芳烃菲和芘的增溶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与比较临界胶束浓度(CMC)、摩尔增溶率(MSR)和增溶的标准自由能ΔG0s,评价了3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及它们的混合体系对菲和芘的增溶能力.3种表面活性剂对菲和芘的增溶性大小顺序为:CG12-3-12RhamnolipidTX-100.TX-100/CG12-3-12与TX-100/Rhamnolipid混合表面活性剂都较相对应的单一表面活性剂有更好的增溶能力,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都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但是两种混合溶液都不符合理想溶液的性质.TX-100/CG12-3-12系统的CMCexp相对于CMCmi有更大的负偏差.由两混合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ΔG0m可以看出,TX-100与鼠李糖脂比与CG12-3-12更容易形成混合胶束.TX-100/CG12-3-12与TX-100/Rhamnolipid表现出协同作用.TX-100/Rhamnolipid混合体系对菲和芘的增溶能力的提高大于TX-100/CG12-3-12混合体系.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疏水性有机物污染环境修复效果的强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与助溶剂正丁醇的二元溶液,与四氯乙烯(PCE)在含水层原位构筑微乳液.重点考察对PCE增溶性能和脱附能力以及在模拟含水层中的形成过程和对模拟含水层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微乳液对PCE的最大溶解度达到61.1g/L,增溶能力是单一Brij35溶液和其常规复配组合的9.7和2.3倍,并且PCE的溶解度与正丁醇体积分数呈线性正相关;脱附实验的结果表明:原位微乳液对不同类型介质中的污染物都能起到良好的脱附作用,脱附率是单一表面活性剂脱附率的3倍.同时发现正丁醇体积分数越高、介质粒径越大、微乳液黏度越低,污染脱附效率相对越高,其中250g/L Brij35-30%正丁醇的药剂组合对介质污染有着最佳的脱附效果.冲洗模拟含水层的实验结果证明,在冲洗过程中有原位微乳液的形成,前期以微乳液增溶为主,后期以表面活性剂增溶为主.冲洗结束后,共有94%的PCE被去除,并且还有效减轻了冲洗后期的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多环芳烃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膜的影响,选取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DPPC)和1-棕榈酰-2-油酰-sn-甘油-3-磷酸胆碱(POPC)混合磷脂为PS模型,研究了苯并[a]蒽与DPPC/POPC混合磷脂的界面化学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苯并[a]蒽对DPPC/POPC混合膜的相变影响显著,会削弱膜的抗形变能力、干扰膜分子的致密有序排列,这一不利影响随POPC占比增多更加明显.DPPC/POPC混合磷脂胶束会包裹苯并[a]蒽对其产生增溶作用,当DPPC浓度为200mg/L时,苯并[a]蒽的表观溶解度接近水溶液的3倍且POPC含量增加会促进胶束的分散使增溶更显著.苯并[a]蒽与DPPC/POPC混合磷脂的相互作用既抑制PS的生理功能,又会影响苯并[a]蒽的溶解迁移,进一步增加苯并[a]蒽的暴露风险.同时生理条件变化引起PS组分的改变可能导致苯并[a]蒽潜在毒性的差异,对患有相关肺部疾病的人群造成的肺损伤可能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