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61.
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对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4个采用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了4个污水处理厂中13种PFCs(全氟化合物)〔9种PFCAs(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4~C12)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化合物,C4、C6、C8、C10)〕的质量浓度. 研究发现,9种PFCAs(C4~C12)(记为∑PFCAs)和2种PFSAs(C4、C8)(记为∑PFS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水体中各PFCs浓度水平与碳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进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81.5~135.9和3.7~4.6 ng/L,出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47.4~63.3和2.8~3.7 ng/L. 进、出水受PFCAs尤其是短链PFCAs污染较为严重. 4个污水处理厂对PFCs的去除呈现相似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即PFCs的去除主要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与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62.
太湖典型湖区沉积物外源有机质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张远  张彦  于涛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3):251-258
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分析了太湖竺山湾和南部湖区苕溪港区域表层沉积物碳和氮同位素分布特征,并利用“端元混合法”计算确定了陆源输入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 结果表明:① δ13C值在南部湖区要高于竺山湾,竺山湾表现为从河道(-27.72‰)到湾内(-23.00‰)逐渐增大的趋势,南部研究区域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说明外源有机质的贡献不断减少;② δ15N值在陆源有机质中较低,而在内源有机质中较高,没有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③ C/N比表现为从外源到内源不断减小的趋势;④ 利用“端元混合法”计算外源有机质贡献率发现,δ13C和C/N比的结果较为相似:竺山湾入湖口的外源有机质贡献率为46.51%~52.51%,竺山湾外源有机质贡献率为27.61%~30.85%;而δ15N计算得到的外源有机质贡献率差异较大,竺山湾入湖口处为56.91%~97.47%,竺山湾为74.83%. 讨论认为含氮物质的多来源特征及N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复杂性都增加了有机质源解析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3.
ISO14000标准中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别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符合、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实施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而判别重大环境因素则是这一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探讨了判别重大环境因素的原则和标准,总结和介绍了多标准综合评价法、等标污染负荷-排污频率法等重大环境因素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64.
对河南省1995-2010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依靠农业用水量的增长而获得,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难以满足6500万t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3.9亿m3和44.7亿m3,保障程度分别为84.0和79.1%。同时,随外调粮食输出的水量约38.3亿m3,粮食外调加剧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设定农业用水红线、给予农业水资源适当的补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按照本文的初步估算,建议的农业用水红线为125亿m3。  相似文献   
65.
河流健康评价是进行河流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对浑太河进行全面准确的健康评价,基于65个采样点共45个候选指标构建具有生物完整性、物理完整性及化学完整性在内的河流IEI(index of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根据栖息地综合质量评估和水质等级确定参考样点和受损样点,通过筛选候选指标获得构建IEI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层次分析法将三部分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运用比值法及分位数法算出各采样点的得分,最终得出浑太河的健康评价结果.为验证IEI评价体系的优势及结果的可靠性,将IEI、SFA(single factor assessment,单因子评价)、F-IBI(fish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rgrity,鱼类生物完整性)3种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雅罗鱼亚科百分比、鲤亚科百分比、杂食性鱼类百分比、护卵行为鱼类百分比、流速、底质含沙量比例、草地面积、ρ(TN)、ρ(TP)、ρ(CODMn)、电导率及ρ(SS)可作为构建IEI评价体系的12个核心指标.②IEI评价结果显示,"健康"样点占24.62%,"较好"样点占9.20%,"一般"样点占6.15%,"较差"样点占60.03%.浑太河水生态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中上游地区的水生态健康状况优于下游地区,太子河的水生态健康状况优于浑河.③IEI、F-IBI、SFA评价结果在一般以下样点分别占66.18%、67.70%、63.08%,3种评价结果在全河流范围内大体一致,但在点源污染的采样点,IEI评价结果更贴近采样点的实际情况,更为客观.研究显示,构建的IEI评价体系适用于浑太河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66.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依据河流生态学中的格局与尺度理论,对流域水生态分区的内涵进行辨析,从理论上对区划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辽河流域自然要素及水生态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体系.明确了各级分区的主要内容与分区依据,提出了各级分区的特征指标,从而建立了流域水生态分区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包括2级水生态区,一级区可根据流域水资源空间特征差异进行划分,其目的是反映大尺度水文格局对水生态统的影响规律,二级区是根据地貌、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等自然要素进行划分,目的是反映流域尺度的地形、地貌及植被对河流栖息地环境特征的影响.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多指标叠加分析和专家判断方法,将辽河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对不同分区的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水生态分区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水生态区的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7.
北京清河水体及水生生物体内抗生素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清河水体和水生生物体内4类抗生素含量水平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清河水体中QNs(喹诺酮类)和MC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ρ(∑QNs)和ρ(∑MCs)的平均值分别为2 238.9和814.9 ng/L;在检测的5种大型水生植物体内,QNs和TCs(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w(∑QNs)和w(∑TCs)的平均值分别为945.3和389.2μg/kg;在鱼类和软体动物体内,QNs和SAs(磺胺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w(∑QNs)和w(∑SAs)的平均值分别为3 213.9和653.5μg/kg.抗生素对清河水生态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OFL(氧氟沙星)、CIP(环丙沙星)和NOR(诺氟沙星)对藻类和水生植物的HQs(危害系数)均大于1,说明在清河水体中这3种抗生素对藻类和水生植物存在环境风险.研究表明,清河水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污染,其中QNs抗生素的HQs较高,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8.
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不同形态氮含量,探讨了水体中水化学组成特点、各形态氮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型从上游到下游由Ca-HCO3型转变为Ca-SO4型.NO3--N浓度由1.06mg/L增至6.13mg/L,NO2--N和NH4+-N仅在中游和下游地表水中检出,表明地表水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到的人为影响强烈;地下水沿流动方向水型由Ca-HCO3型依次演进为Ca-SO4和Ca-Cl型.NO3--N的含量(0.62~23.47mg/L)明显高于其在地表水中的含量.局地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旱地、城镇用地、水田)对附近地表水体NO3--N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旱地与水田地下水中NO3--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地下水NO3--N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一般,NO3--N超出背景值1.4倍,中游地区NO2--N和NH4+-N污染严重,达到Ⅳ类水标准.地下水中ORP、DO、Cl-浓度和各形态氮组成特征表明由于反硝化作用,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O3--N浓度逐渐降低,而NO2--N浓度上升到0.041mg/L.  相似文献   
69.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生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水体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并对诸多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破坏水系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①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将引起水文、底质、生境改变等物理响应,以及水体营养盐、细菌、有毒有害物含量、溶解氧变化等化学响应,分布式水文模型成为研究物理和化学响应的重要工具;②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表现为水生生物与自然用地类型呈正相关,而与农业用地、城镇用地呈负相关,并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统计学分析是主要的研究方法;③ 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水文过程下造成河段尺度上的外源物质输入、水文条件、底质结构等物理化学因子变化,是影响水生生物生境的直接原因.存在主要问题:①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关系机制尚不明晰;②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物响应是通过物理响应、化学响应来间接作用的,但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十分复杂;③ 水生生物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和适用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未来研究应关注流域水文过程驱动下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由此带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域水文规律总结和参数率定,构建符合流域特征的参数数据库,并着力构建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核心的流域山水林田湖系统综合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70.
辽河流域地表水中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9,自引:15,他引:4  
张晓娇  柏杨巍  张远  马淑芹  郭昌胜  张莉 《环境科学》2017,38(11):4553-4561
利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相串联法检测分析辽河流域地表水中5类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并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地表水中抗生素平均浓度大环内酯类最高201.88 ng·L~(-1);其次是喹诺酮类124.27 ng·L~(-1),甲氧苄氨嘧啶113.40 ng·L~(-1),磺胺类93.93 ng·L~(-1),四环素类最低仅为24.37 ng·L~(-1);大辽河水系抗生素污染水平要高于辽河水系;来源解析结果显示人用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为49.1%.抗生素甲氧苄胺嘧啶和脱水红霉素生态风险较高,新民市、沈阳市和鞍山市为流域内抗生素的高风险区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地表水已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