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白洋淀冰封期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白洋淀冰封期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初步探究氮素演变规律,于2019年1月采集白洋淀北部、中部、南部淀区的表层沉积物,采用氮连续分级浸提方法,将沉积物中的氮分为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浸取态氮(WAEF-N)、强碱可浸取态氮(SAEF-N)和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SOEF-N)。结果表明:白洋淀冰封期沉积物总可转化态氮含量为3415. 256~5683. 580 mg/kg,平均值为4439. 975 mg/kg;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呈现中部淀区>南部淀区>北部淀区的趋势,其中位于中部淀区的文化苑采样点总可转化态氮的含量最高,这主要与淀区不同的生态功能有关。3个分区中沉积物各形态氮的含量顺序均为WAEF-N>SOEF-N>SAEF-N>IEF-N,表明白洋淀沉积物受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总之,白洋淀沉积物在冰封期较高的总可转化态氮含量和氮形态组成显示出底泥沉积物接纳了大量的可溶性污染物成为内源污染源,可能会在冰封稳定期、融冰期后的一段时间增加白洋淀氮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62.
川西高原是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引水区,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重要水资源补给区,研究川西高原植被覆盖和陆面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MODIS反演的NDVI和LST资料,分析了川西高原地区植被和陆面温度的变化.高原的NDVI和LST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高原的NDVI表现为南少北多的趋势,夏季高原的NDVI变化不明显.秋季和冬季,高原大部分地区的NDVI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冬季的NDVI减少最明显.春季高原的陆面温度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夏季高原陆面温度为增加趋势.在秋季,高原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陆面温度是增加的,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陆面温度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趋势.在冬季,高原主体陆面温度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增温趋势.在春季和冬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变化相反.夏季和秋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3.
靛蓝是历史上最早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天然染料之一。该实验室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吲哚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具有转化吲哚合成靛蓝能力的菌株IDO,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贪铜杆菌(Cupriavidus)。该研究进一步对该菌株合成靛蓝的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外加金属离子、外加芳香化合物以及焦化废水中常见污染物等不同环境因素对其合成靛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IDO合成靛蓝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转速150 r/min,培养基pH为7。在最优条件下,该菌株能在15 h内完全转化100 mg/L吲哚,并生成30 mg/L左右的靛蓝。实验证明Fe3+对靛蓝合成起促进作用,而萘及喹啉会明显抑制靛蓝的合成。菌株IDO能够转化4-甲基吲哚、5-甲基吲哚、7-甲基吲哚等吲哚同系物并合成相应的靛蓝类色素。该研究在微生物合成靛蓝方面提供了高效新颖的菌株资源,为靛蓝类色素的生物合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围绕白洋淀环境污染现状,对淀中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垃圾及养殖生产造成的水体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入户调查搜集了污染物产生量环境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和测定,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淀内居民对白洋淀水质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居民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提出了政府主导型全民参与相结合的对策与措施,对白洋淀的保护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推动广泛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发挥地域居民在白洋淀保护中的主体性,将成为维持白洋淀湿地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在不同热流强度下,利用智能步进低压实验仓对不透明非碳化聚合物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在不同压力情况下的热解过程中的表面及背面温度进行了实时测量,建立了表面吸收一维热解模型,预测了ABS在不同外界热流密度下,不同压力环境下表面温度及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实验测量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碳化聚合物的表面吸收一维热解模型在高热流密度下对温度的预测情况优于在低热流密度下对温度的预测结果,总体来说,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6.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的发展,天然气产业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升级。在利用高压管道进行输运的过程中,因泄漏而引发的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实验以甲烷为燃料,研究不同开口特征下(长宽比n=1,2.25,4,9,16)矩形火源火焰中心轴线的温度分布。研究表明,火焰温度随热电偶相对位置的变化呈现出三段分布的规律。通过引入虚点源Z_0对经典羽流模型进行修正,发现不同长宽比下无量纲虚点源与火焰佛罗德数Fr_f呈现一定的函数关系,且无量纲温度在高度方向上仍呈现三段式分布。  相似文献   
67.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对雄安新区-白洋淀冬季冰封期不同特征区域间隙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特征以及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冬季冰封期白洋淀不同特征淀区间隙水DOM的相对浓度差异显著,养殖区的最高、旅游区的最低;冰封期白洋淀大部分区域间隙水DOM的E3/E4均大于3.5,说明DOM以低腐殖质成分为主;三维荧光通过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酪氨酸(C1)、类色氨酸(C2)和陆源腐殖质(C3);对3个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与C2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p<0.001);白洋淀各个特征区域间的DOM总荧光强度和各荧光组分相对丰度呈现显著的差异(p<0.05);DOM的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的荧光强度均呈现出唐河入淀口高的特征,C1+C2是DOM的主要成分呈现养殖区多、自然区少的特点,养殖区达到79.30%~92.04%,自然区达到26.60%~38.55%;冰封期白洋淀间隙水水体的DOM荧光指数FI为(2.58±0.23)>1.8,生物源指数(BIX)为1.20±0.25,表明白洋淀DOM来源于生物活动并且以自生源为主,与腐殖程度指标(HIX)的结果相吻合;a254与硝氮、溶解性总磷和A254/A204,a355S350~400;a440S275~295S350~400E2/E4E2/E6E4/E6,C1以及C2与Fn280,C3与硝氮和Fn355相关性很好(p<0.05).综上,通过对冬季冰封期白洋淀各个典型淀区间隙水水体DOM光谱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分析白洋淀水体有机物污染特征和白洋淀的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8.
甲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甲苯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醇类作为清洁燃料,对甲苯燃烧烟尘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围绕常见的甲醇和乙醇,借助模拟燃烧试验,利用烟密度计、TEM、电子称等设备,通过分析不同混合体积比例下甲苯燃烧烟气的消光系数、烟尘的微观组织及混合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发现甲醇和乙醇两种醇类对甲苯燃烧烟尘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醇类比例增加而增强。将甲苯-甲醇、甲苯-乙醇两种混合燃料的烟气消光系数和质量损失速率进行比较,发现甲醇的添加比乙醇的添加对甲苯燃烧烟尘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9.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3浓度除夏季有一个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3个季节和年平均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全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且呈增加趋势。O3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PM2.5与气温、降水及风速呈负相关。基于KNN算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评估表明,减排对O3污染平均贡献率在-4.7%左右,对PM2.5污染平均贡献率为-52%,气象条件对O3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17%左右,对PM2.5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7%左右。该大气污染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空气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70.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近年来,PFASs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与此同时,PFASs的去除技术也被广泛研究.现有的PFASs去除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化学氧化、化学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因为反应机理和适用条件的差异,各种技术对PFASs的去除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对不同PFASs去除技术的常用材料、反应效率、反应机理、能耗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对比,同时总结归纳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以期为开发更高效的PFASs去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