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在"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现实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碳排放行业的环境公共支出力度。本文根据1998-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虑政府支出和碳排放的双向作用机制,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联立方程模型中引入政府公共支出变量,研究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既具有负向的直接作用,能够发挥减排效应,又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发挥间接作用,间接效应的强弱和方向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在均值收入水平下,政府公共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中正向的间接效应占主导地位,从而使得总效应为正,不具有减排效应。此外,我们计算得出CO2倒N型曲线的转折点为720元和271 445元,到2011年我国所有省份都处于CO2倒N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人均收入提高会直接增加碳排放,并且离跨越转折高点还有较远距离。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均物质资本、经济开放度和产业结构都对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会加剧地区的碳排放污染;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下会增加人们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从而减缓碳排放进程。因此,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亟待实施差异化的公共支出政策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2.
重金属形态与其生物有效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试验,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等的形态与其生物有效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直接可给态对大型蚤的毒性最大,缓冲态次之,惰性态没有表现出毒性作用,反而降低了其它有害形态对大型蚤的毒性.  相似文献   
63.
连云港市首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及二次开发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连云港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各类污染源情况,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采集到大量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处理后利用G IS技术中具有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及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的功能开发连云港市污染源电子地图。这些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二次开发应用,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编制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结构、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监管、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等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通常在计算面源排放的落地浓度时,预测浓度值往往偏大,尤其在近距离会得到不合理的高浓度值。在“兰州连海铝业有限公司6万t电解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面源扩散模式中的有关参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调参),并与产测值进行了了比较,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利用羟胺(HA)强化Fe~(2+)/过一硫酸盐(PMS)体系降解模拟废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研究了HA的强化机制,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HA强化Fe~(2+)/PMS体系降解DMP的影响,最后根据中间产物推断DMP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添加HA使Fe~(2+)/PMS体系中DMP的降解率从7.5%提升至71.9%,酸性环境下DMP的降解率高于碱性环境,Cl-、PO_4~(3-)和腐殖酸对DMP的降解有抑制作用,SO_4~(2-)对DMP降解几乎无影响。在HA摩尔浓度为0~0.500mmol/L时,DMP降解效率与HA摩尔浓度成正比,但HA摩尔浓度高于0.500mmol/L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DMP降解。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DMP降解的主导自由基为·OH和SO_4~-·。DMP依次降解为邻苯二甲酸单甲酯、邻苯二甲酸、苯甲酸,最后矿化生成CO_2和H_2O,最终矿化率为31.6%。  相似文献   
66.
随着防灾研究的进展,提出了防灾信息发布的迫切要求。通过分析WebGIS技术功能,提出了用ASP结合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防灾信息网络发布的方案。结合唐山市灾害特点,探讨了唐山市防灾信息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分析了网络HTTP协议与Session对象的使用,及系统ASP应用程序开发等。开发了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了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与客户端的实时浏览。最后根据应用情况得出了几点结论,分析了系统在应用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防灾信息的数据共享和网络发布系统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7.
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与界定,阐明了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的表现特征,围绕其表现特征,设置了包含经济运行效率、资源转化效率、污染减排效率、生态工业特征指标和园区管理效率5个准则层在内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选取、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最终建立了包含27个具体指标的生态工业园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模型等数学方法对园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从园区管理、生态工业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也为其他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行效率评价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洪涝灾害指标类型多样且大多基于文献调研与经验得到。为了定量化筛选指标且考虑指标间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利用岭回归、Lasso回归、弹性网络回归对响应灾害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发现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是响应雨洪灾害损失的最强指标。其次,构建树状高斯过程模型分析特征变量的相互作用情况及各自变化趋势,发现在交互作用下日生活用水量指标响应灾害效应提高了近4倍。随着日生活用水量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增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敏感性验证结果。敏感性要素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灾害经济损失的较大变化,故可用作海滨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考量的抓手,同时敏感性要素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城市空间分异情况。  相似文献   
69.
为准确评估济南市夏季环境空气中PBDEs(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情况,利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方法,对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滤膜和气相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粒径颗粒相和气相PBDEs在济南市夏季环境空气中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ρ(PBDEs)分别为(224.1±14.0)(156.5±43.7)(110.2±27.4)pg/m3,质量浓度较高的3种PBDEs单体分别为BDE209、BDE99、BDE183;气相中ρ(PBDEs)为(54.8±13.2)pg/m3,其中,质量浓度较高的单体分别为BDE209、BDE47、BDE99.通过主因子分析发现,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吸附的PBDEs特征单体不同,TSP中以五溴联苯醚为主,PM10中以八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为主,PM2.5中则以五溴联苯醚、八溴联苯醚、十溴联苯醚为主.通过将2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稳衡态模型比KOA(辛醇-空气分配系数)模型更好地模拟了PBDEs的气-粒分配情况.在稳衡态模型下,PBDEs在气-粒分配中接近于平衡状态.高溴代PBDEs主要分布于颗粒相中,而低溴代PBDEs的真实情况不同于理论预测结果,BDE99及BDE47在颗粒相的分配比高于50%,说明济南市低溴代PBDEs也容易吸附在颗粒相中.根据计算的PBDEs呼吸暴露水平可知,PM2.5上PBDEs呼吸暴露量占TSP呼吸暴露量的49.1%,儿童约是成人的1.5倍.济南市普通儿童和成人对BDE99最高总摄入量分别为234.78和169.57 pg/(kg·d),均低于BDE99最大允许摄入量260 pg/(kg·d).根据US EPA(美国环境保护局)发布的PBDEs健康风险评价方法(EPA/540/R/070/002),利用国内外相关参数分别计算空气吸入致癌风险指数发现,济南市夏季环境空气中PBDEs的致癌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研究显示,济南市夏季环境空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PBDEs的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其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也较低.   相似文献   
70.
创新效率是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6~2016年城市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并借助GMM估计方法揭示其驱动因子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结果发现:(1)创新综合技术效率上,创新效率由2006年的0.731增长至2016年的0.807,以2011年为拐点,呈现平稳发展期和波动变化期两段式特征。"东弱西强"梯度分异格局显著,二元格局差异逐渐弱化;(2)城市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上,Malmquist指数由2006年的6.2%提高至2016年的18.4%,增长态势相对稳健。空间分异总体上不明显,具有"发散-收敛-发散"的三段式演化特征;(3)GMM回归结果显示,驱动因子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和三大次级城市群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信息化进程、经济基础、外商活跃度有助于激励城市创新效率提升,金融规模阻滞作用显著,而第三产业规模、创新平台、政府支持力度则异质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