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规模位居亚洲第一的金山化工区日前和上海市金山区政府签订同创共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的协议书,这将破解大型化工集聚区开展“创模”工作的难题,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金山区以及杭州湾北岸地区的化工污染和环境风险问题,为上海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2.
63.
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以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南翼和长三角中心地区的一条快速、便捷的重要通道。从旅游交通对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游客决策行为等方面阐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旅游业的影响:促进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沪、甬、杭地区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优势互补,扩大宁波的客源市场规模和范围,加速宁波市与长三角腹地旅游经济的融合。同时,以这些影响为依据,提出宁波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完善旅游设施、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旅游产业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联合,加快旅游产业带的迁移。  相似文献   
64.
杭州湾与长江口直接相邻,水文特征复杂多变,As和Hg是海洋中具有严重危害的两类重金属,因此,探究杭州湾外海域海水中As和Hg的分布特征,对改善海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杭州湾外海域海水中As和Hg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污染程度和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夏、秋季A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34~1.728)μg/L和(0.318~1.142)μg/L; Hg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21~0.109)μg/L和(0.004~0.040)μg/L。从平面分布来看,近岸海区As和Hg浓度较高,这也说明了陆源输入对近海的影响。As浓度秋季略高于夏季,Hg浓度夏季明显高于秋季,表、底层浓度也表现出一定差异。As和Hg的分布受陆源输入影响,同时还受长江冲淡水、海流、沉积物、悬浮物释放、生物活动、大气沉降以及海水中温度、溶解氧(DO)、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基于FVCOM数值模型,针对杭州湾南岸区域,采用移动固边界的方法,对1984年、2010年以及2020年(规划岸线)3个不同时期杭州湾南岸区域的岸线地形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各个时期水动力场。通过对比发现,在人工及自然因素长期对近岸岸线地形的共同改变作用下,金塘水道区域3个时期水动力场有较显著变化。分析宁波舟山海域间水道的三个过流断面的流量发现,3个年代流量有累积变化的趋势。经过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落潮流挟沙能力足够的条件下,水动力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南岸及金塘水道区域宁波港(镇海区、北仑区)的淤积,从而影响该区域港口航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66.
<正>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上海化工区")地处上海南端、杭州湾北岸,规划面积29.4 km2,是"十五"期间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也是全国最早的以石油化工及其衍生产品为主的大型产业园区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化工企业最多、开放程度最大、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开发区之一。截至2013年底,上海化工区投产运营的企业有52家。其中,危险  相似文献   
67.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建设用地、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田、旱地、滩地、林地和盐田呈减少趋势。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由0.245 km2降至0.173 km2,斑块密度则由4.081个/km2提高到5.781个/km2,斑块数量增加了42%。由于斑块的破碎化,大部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边界密度、形态指数、分维数和斑块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格局指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8.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评价杭州湾潮间带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acrozoobenthos pollution index, MPI)对杭州湾生态监控区2006年和2007年的潮间带底栖动物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潮间带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07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潮间带环境质量总体下降,6个潮间带断面环境质量从好到差依次为镇海港、慈溪十塘、嘉兴乍浦、慈溪庵东、上虞港和海宁尖山,各断面高、中、低3个潮带环境质量相比,中潮带好于高潮带和低潮带.围填海工程对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破坏逐年加剧,是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杭州湾强烈的潮流作用导致的潮间带底质分布不均匀,以及底栖生物在潮间带的自然生态分布,是潮间带环境质量变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69.
对过去28年间(1980~2008)杭州城乡复合系统陆源氮(N)向杭州湾的排量进行了系统的估算,并分析了陆源N增加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及相应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杭州城乡复合系统陆源N排海量从1980年的1.1×104t增加到2008年的3.7×104t,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对于N排海量的贡献在28年间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生活污水的点源N排放量却迅速增加,其2008年的贡献率已达到42%.目前,农田过量施肥、养殖业废水排放及与种植业的N循环脱钩、生活污水处理率低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水N浓度标准过宽等是杭州城乡复合系统陆源N排海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杭州城乡复合系统陆源N排海量与GDP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污染控制技术和政策调控的功能得到了强化.杭州城乡复合系统的排N量仅占杭州湾陆源N总量的38%,杭州与周边的嘉兴、宁波、绍兴和部分上海地区在2008年共有超过10×104t的活性N排入杭州湾.通过技术革新、政策调整以及环保意识建立来对快、慢变量(相对系统动态而言,发生快速、慢速变化的因子,通常相当于直接驱动与间接驱动力)进行协调控制,是推动杭州湾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70.
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杭州湾南岸滩涂湿地5个断面(S1~S3为排水区,S4~S5为非排水区。)10个采样站进行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桡足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种类丰富度等时空变化特征。共发现桡足类19种,剑水蚤和猛水蚤各7种、哲水蚤5种,其中,8种为淡水种,11种为咸淡水种。根据种群的年平均密度和出现频度,淡水种类的优势种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三角大吉猛水蚤(Tachidius triangularis),半咸淡水种类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群落年平均密度变幅2.64~39.16/L,平均13.54/L;生物量0~2.078 mg/L,平均0.164 mg/L。哲水蚤的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总桡足类的29.32%和79.88%。密度季节变化以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水平变化以S3>S2>S1>S5>S4,S2断面中潮位比高潮位多67.00%。Margalef种类丰富度在1.20~6.20,平均3.35。污对中潮位桡足类群落的影响大于高潮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