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48篇
综合类   1079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9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在我国各个城市,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地挑战,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雾霾天气环境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分析原因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环境措施.从而以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2.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景区.随着井冈山市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自驾游的飞速发展,带动着周边的餐饮行业和酒店住宿行业及其他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同时,建筑扬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等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污染也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63.
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环境监测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  滕曼 《世界环境》2013,(6):33-35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捆响了向PM2.5污染宣战的“发令枪”,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大气十条》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PM2.5污染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64.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公众对“空气”这一公共资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在当前及未来必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的强烈意愿。尽管我国区域性的灰霾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但这并不能掩盖“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其带来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乌鲁木齐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已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新方案,并给出构建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0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2009年遵义县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年不间断跟踪监测数据,包括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分析当年的县城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和污染治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实施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对于提升空气质量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9.
典型沙尘回流天气过程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方位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和激光雷达观测结果,对2011年3月18—2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形势、沙尘输送路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于沙尘在上游沙源地起沙后先直接输送穿过北京,然后停留在渤海湾和朝鲜半岛区域,在渤海弱高压系统作用下,沙尘又回流至北京所致,其中,沙尘回流直接造成北京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天气.在沙尘回流影响过程中,PM10浓度呈现青龙山-北京市区-八达岭逐步升高的变化特征,国控站点PM10小时浓度持续16 h超过350μg·m-3,最大值达到571μg·m-3.SO2、NO2与PM10的小时浓度表现为同步变化规律,沙尘回流影响时,除了沙尘粒子外,周边地区的人为排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东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不同季节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65~0.85.2010年东亚PM10的地面浓度高值区(100μg·m-3)出现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对我国东部PM10的贡献最大(10~70μg·m-3,20%~50%);一次PM10次之(5~50μg·m-3,10%~30%),有机物(5~30μg·m-3,10%~20%)和黑炭(3~20μg·m-3,3%~5%)紧随其后.PM10可以引起我国东部人群急性总死亡率增加2%~5%,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构成了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