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95篇 |
免费 | 1347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91篇 |
废物处理 | 261篇 |
环保管理 | 1735篇 |
综合类 | 7048篇 |
基础理论 | 900篇 |
污染及防治 | 724篇 |
评价与监测 | 323篇 |
社会与环境 | 732篇 |
灾害及防治 | 6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6篇 |
2024年 | 208篇 |
2023年 | 369篇 |
2022年 | 395篇 |
2021年 | 423篇 |
2020年 | 465篇 |
2019年 | 363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85篇 |
2015年 | 435篇 |
2014年 | 1013篇 |
2013年 | 586篇 |
2012年 | 726篇 |
2011年 | 791篇 |
2010年 | 677篇 |
2009年 | 670篇 |
2008年 | 810篇 |
2007年 | 687篇 |
2006年 | 687篇 |
2005年 | 625篇 |
2004年 | 419篇 |
2003年 | 516篇 |
2002年 | 434篇 |
2001年 | 374篇 |
2000年 | 325篇 |
1999年 | 252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76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确定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铺装对路面径流的水文控制效果,在上海市区建造了4个实验性透水铺装单元与1个不透水铺装对照,其中3个为设有防水衬底的不透型设施分别为透水混凝土铺装(设施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Ⅱ)、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Ⅲ),1个普通缝隙透水砖铺装(设施Ⅳ),以及1个不透水混凝土对照(设施0).历时1年监测了实际降雨条件下4种实验设施的表面径流、排水管出流流量及表面渗透速率,考察不同设施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峰值削减及峰现延迟能力.结果表明,缝隙透水砖面层的表面稳定渗透速率明显小于透水混凝土面层,使用1年后,2种面层表面稳定渗透速率均明显下降;4种设施的表面产流均无显著差异;3种不透型设施的就地消纳水量能力均较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24.2%、28.5%、28.4%,排水管不发生出流的控制降雨量分别为5.2 mm、7.8 mm、7.8 mm;设施Ⅰ的峰值削减与峰现延迟效果弱于设施Ⅱ及设施Ⅲ,且3种设施的峰值削减率和峰现延迟时间与降雨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精细化模拟对城市大气污染预报、朔源和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Chem和三维高斯型模式ADMS,针对典型污染个例,开展城区尺度大气污染高分辨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此外,探讨了WRF-Chem中不同城市冠层方案的模拟效果以及ADMS中不同街道峡谷特征对街道内污染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 WRF-Chem和ADMS都可以合理模拟内外源对关心区域的影响,实现对城区尺度大气污染的高分辨和高效率模拟;相对SLAB、BEP城市冠层方案,WRF-Chem中的UCM方案表现更好,且其模拟性能较ADMS略优;ADMS模拟街道峡谷效应时,街道和建筑尺度参数对模拟结果有较大影响,街道越窄、建筑越高,越不利于街道内污染物的扩散.综合而言,对于城区尺度的大气污染精细化模拟,使用UCM方案的WRF-Chem和ADMS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以根据计算效率和分辨率的要求选用不同模型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4.
通过福建厦门市内陆河流西溪中下游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碳氮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碳 (13C) 、氮 (15N) 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 (ANAMMOX) 、反硝化 (denitrification) 及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 (DAMO) 的反应速率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溪中下游上覆水水质总氮为3.02~5.68mg·L−1;利用15N同位素技术测得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的平均速率为18.953 μmol·m−2·h−1,平均脱氮贡献率为40.13%,反硝化平均速率为27.386 μmol·m−2·h−1,平均贡献率为59.87%;起主要脱氮贡献的为反硝化反应,但厌氧氨氧化的脱氮作用仍不可忽视。利用13C同位素技术测得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DAMO反应速率为0~6.122 µmol·m−2·h−1,平均速率为1.139 µmol·m−2·h−1。这表明西溪中下游沉积物中存在DAMO反应,可在厌氧条件下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CH4转化为CO2。在空间上,西溪中下游DAMO速率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在时间上,DAMO速率秋季高于冬春季。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作用对西溪生态系统中脱氮具有重要意义,DAMO在西溪中下游沉积物虽然反应速率较低,但仍然证明了西溪沉积物生态系统存在连接碳氮循环的微生物反应。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DAMO的相互协同,在西溪中下游沉积物脱氮治理及相应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污水回用—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污水回用的重要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污水处理事业却未能同步发展,使许多河流、湖泊遭到严重污染。据统计我国80%的水域和45%的地下水已被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而我国的淡水资源本身就非常短缺,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居第110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但严重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缺水城市而言,城市污水再生… 相似文献
76.
东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北三省区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相对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地下水环境受破坏和污染、尚未形成节水型的社会生产生活与管理体系等。针对区域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7.
2006─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利用2006─2010年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分析了大气ρ(SO2)、ρ(NO2)和ρ(PM10)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ρ(SO2)和ρ(PM10)呈下降趋势,ρ(NO2)变化不显著.从季节变化看,ρ(SO2)、ρ(NO2)和ρ(PM10)均呈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从浓度谱分布看,全国大气中ρ(SO2)、ρ(NO2)和ρ(PM10)分别集中在0~0.150、0~0.100和0~0.250 mg/m3范围内,ρ(SO2)和ρ(PM10)谱峰区间逐渐向低浓度范围偏移,高浓度事件逐渐减少,表明SO2和PM10污染得到较明显的控制,而ρ(NO2)谱峰变化不大.从浓度变化看,山西ρ(SO2)、ρ(NO2)和ρ(PM10)下降最明显,年变化率分别为-11.2、-3.6和-14.2 μg/m3;青海ρ(SO2)、山东ρ(NO2)和ρ(PM10)的上升趋势最明显,年变化率分别为4.4、2.7和4.5 μg/m3. 相似文献
7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生态产品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各种政策工具相继出现,致力于将自然给予的生态产品资本化,并赋能经济发展。其中,衢州市柯城区的“一村万树”项目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本文对衢州市柯城区“一村万树”项目及其绿色期权模式进行研究,结合部门统计数据和空间信息数据,对“一村万树”项目实施区2018年的生态效益进行核算,并选取柯城区2010—2018年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析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后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八条设计原则,定性分析了“一村万树”绿色期权的合理性。结果显示:“一村万树”实施区2018年的生态效益为124.63亿元,约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估算值的1.68倍,说明该项目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实施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柯城区“一村万树”项目以及绿色期权模式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的乡村绿化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79.
贵阳市城区路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研究了贵阳市城区各交通干线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基线作为参比值,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交通干道两侧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除Pb和Cr外,其余重金属质量分数均高于中国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和贵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基线值. 整体上,贵阳市路侧土壤尚未受到Pb和Cr的污染,其w(Hg),w(Cd)和w(Zn)已达中度污染甚至强污染水平,同时各路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As,Cu和Ni污染,但并不严重. 据调查,路侧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其分布格局主要受到燃煤、交通运输、地形及路况、气象因素以及城市建设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武汉市湖泊蓝藻分布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武汉市15个浅水湖泊在不同水期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蓝藻物种多度及生物量数据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物种鉴定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蓝藻的常见属有微囊藻(Microcystis)、螺旋藻(Spirulina)、平裂藻(Merismopedia)和色球藻(Chroococcus)等.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水深、pH、浮游动物生物量是影响城市浅水小型湖泊蓝藻种类组成及分布的主要因子,同时绿藻生物量等对蓝藻组成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武汉市浅水湖泊的高营养盐浓度,总磷及氮磷比不再是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