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茶渣生物炭制备及其对溶液中四环素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以茶渣(tea waste)为对象,在300、 500和700℃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成生物炭(TWBC300、 TWBC500和TWBC700),研究其对溶液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的去除特性.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TWBC300、 TWBC500及TWBC700进行表征;考察生物炭添加量、溶液初始pH、离子类型及强度等因素对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仪器表征结果探究生物炭对溶液中四环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适合的生物炭投加量为4.0g·L~(-1).溶液初始pH对生物炭去除四环素的影响较小.溶液中阳离子类型对生物炭吸附四环素的抑制作用依次是Mg~(2+)Ca~(2+)K~+Na~+.NH~+_4能略微促进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而铜离子却显著抑制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环境温度增加能提升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茶渣生物炭吸附四环素的过程.茶渣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量依次是TWBC700TWBC500TWBC300.孔隙扩散、氢键和π-π作用是茶渣生物炭去除四环素的主要机制.因此,高温制备的茶渣生物炭可作为废水中四环素去除的良好吸附剂.  相似文献   
72.
<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逐渐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也越发重视,绿色低碳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加注意低碳环保。近年来电子商业的飞速发展,为产品包装行业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商家们为了在运输中保护自己的产品或利用产品包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往往在产品  相似文献   
73.
启东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宣传的同时,加大了对渔民的技能培训,包括职务船员培训和船舶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筏操纵等“四小证”的合格培训。采取邀请上级有关部门的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在伏季休渔、渔船进港避风、渔民上岸等时机,对渔民进行集中综合培训和分散专题培训等形式及时为渔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渔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船长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操控船只、日常航行、船只修理检验、  相似文献   
74.
兰州市大气降尘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了2005年春季兰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结果表明,降尘中正构烷烃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后峰型,以C29为主峰碳,大于C25正构烷烃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碳优势指数(CPI)为1.25~1.40;另一种是双峰型,分别以C29,C20,C19,C15为主峰碳,在C25或C27后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CPI为1.26~2.35。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降尘中正构烷烃分布有明显的变化,相对清洁区正构烷烃分布为后峰型,主要来源于燃煤、高等植物的不完全燃烧。工业区、商业区、商业居民混合区正构烷烃分布属于双峰型,既有高等植物蜡的输入,也有汽车尾气、石油化工的输入,且人为源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75.
结合实验室方法确认工作中的经验,从方法确认的内容、过程、结果以及记录的形成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方法确认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KJ-10的絮凝性能及絮凝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炼厂含油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KJ-10,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为进一步探讨该菌株的絮凝性能和絮凝成分,实验考察了该菌株对高岭土悬液和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了所产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GC-MS技术及多糖含量测定等途径对其絮凝成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高岭土悬液的...  相似文献   
77.
本文就某金矿区在对非法开采的平硐进行毁闭破坏对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空气冲击波对附近村庄民旁不构成破坏,中介由于强烈的爆破噪音给人以恐怖感,干扰了附近居民宁静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相似文献   
78.
张元彩  张云鹏 《安全》2008,29(1):23-27
本文以兖矿鲁南化肥厂为例,根据该厂的生产特点和危险化学品的特性,运用适宜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以便针对该厂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其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9.
地下水是旱区重要的供水水源,水化学组成是决定地下水可利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北京南郊平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调查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组成,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图解、多元统计及空间插值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快速城镇化及剧烈农业活动条件下旱区地下水化学空间演变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均为弱碱性低矿化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和Cl-Mg·Ca,并有少量HCO3-Na·Ca型。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浓度偏高现象,二者水化学演变与NO3-浓度升高密切相关,随着NO3-浓度升高优势阴离子逐渐由HCO3-转变为SO42-、Cl-。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组成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控制,含水层结构控制着水化学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布,人为因素主导的水化学区主要分布在单一含水层结构的西北部城镇地区,而自然因素主导的水化学区主要分布于多层含水结构的东南部农业区。水化学组分的自然来源机制包括岩石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人为来源主要为城镇地区地表污染物输入,再生水灌溉对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国内、国际上有关管道泄漏检测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应用情况,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及性能指标等方面分别作了阐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管道泄漏无损检测的进展方向,以期在全面了解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的装置,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营造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