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71.
根据2012年5月埒子口海域17个站位的环境监测资料,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As、Hg、Cu、Pb、Zn、Cr和Cd)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埒子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达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中规定的1类标准,质量总体较好。重金属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西墅河口和灌河口附近海域重金属含量偏高,靠近外海一侧海域偏低,西北-东南向相关性较好;西墅河口和灌河口入海污染物是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重金属综合污染系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总体处于低~中等水平。Cd既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也是重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墅河口和灌河口附近海域,说明排放入海的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2.
探讨垃圾渗滤液、填埋场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采集山西省太原市某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冬夏季渗滤液、填埋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样本,测定其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渗滤液中金属污染的季节性变化;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估计不同暴露途径下填埋场附近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夏季填埋场渗滤液(陈年渗滤液)中重金属检出的种类较冬季多.夏季中转站渗滤液(新鲜渗滤液)中检出重金属种类比填埋场中的少,但其金属浓度(除Cr外)较高.(2)土壤重金属平均浓度的顺序为Cu>Cr>Zn>Pb>Ni>As>Hg,地下水中重金属平均含量顺序为Zn>Ni>Cu>Cr>Pb.(3)重金属污染对成人的非致癌总风险在安全阈值内,但对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接近安全阈值.重金属污染非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为经饮水摄入.有潜在健康风险的重金属主要是As、Pb和Cr.(4)重金属污染对人群的致癌总风险在安全阈值内,主要暴露途径为土壤口食摄入和呼吸吸入.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渗滤液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填埋场附近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也有差异.填埋场附近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没有健康风险,但有潜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3.
涉及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竞争规则乃至国家权益的“低碳经济”在全球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更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领先的国家,如何有效应对资源、气候与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进程,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骨干力量,代表着国家竞争力,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应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大力开展建设低碳企业的试点工作,担当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力军,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加快提高国家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4.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现代高效的监管模式,已经纳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文章以大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准确度较高,总体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5.
"十一一"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环境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十一五"规划期间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环境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数字环保"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6.
硅酸盐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围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凌  金相灿  杨威  徐敏  钟远  朱琳  庄源益 《环境科学》2007,28(10):2174-2179
在新开湖设置浮式围隔,通过调控围隔水体硅酸盐含量,研究了硅对富营养化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生长及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酸盐浓度的增加,硅藻的生物量提高,其种类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由10.2%上升到22.1%;蓝藻和绿藻的种类比例则下降,由76.8%下降到61.5%.加硅处理中,硅藻虽然没有完全取代蓝、绿藻的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出现了尺骨针杆藻(Synedra ulna)、细齿菱形藻(Nitzschia denticula)、针状拟菱形藻(Nitzschia acicularis)、缢缩异极藻头状变种(Gomphonema constrictum var. capitata)、橄榄形异极藻 (Gomphonema olivaceum)等在对照处理中并未检出的藻种.中硅(原子比N∶Si∶P=16∶8∶1)和高硅(N∶Si∶P=16∶16∶1)处理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7±0.40和2.12±0.21,而对照组为1.89±0.55.试验末期,对照围隔的水体表面出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而硅酸盐含量高的围隔中,同期没有水华出现.硅酸盐的增加能够促进硅藻及其它藻类生长,改变少数几种蓝、绿藻占据优势的状态,提升水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水平,并对淡水蓝藻水华的产生起到一定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77.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治污不履责和公众参与不够的问题,从政府、公众和企业方面梳理了国外水污染防治社会共治方面的主要经验,指出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社会共治的重点,即明确政府责任、落实企业排污责任、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相似文献   
78.
随着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基于控制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在国家、地方环保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深入剖析了环境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探索性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需求的网格划分技术体系,以及基于控制单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及提升我国环境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刚刚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全国水污染防治作出系统、全面的部署,是当前向水污染宣战的一项重要行动纲领.本文从编制技术组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水污染防治形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主要内容以及亮点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为政府、企业、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我国水污染防治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王东  赵越 《环境保护》2012,(1):63-67
我国水污染防治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大连湾涨潮退潮黑水黑臭事故和北京官厅水库污染事故,为中国水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标志着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正式起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却不断向前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