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788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1741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540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_(Cr)和NH_3-N含量,分析COD_(Cr)和NH_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COD_(Cr)含量达2万mg/kg,超过背景值2—3倍,支流口下游200m范围内均较高;黄渡小支流口、华漕港支流口浮泥层中NH_3-H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倍。在垂向分布上,底泥柱样都出现峰值分布,在某些弯道及支流口出现递减分布。底泥耗氧污染程度主要与支流及其排污量有关,其次是弯道凸岸处污染物易于沉积富集。这为苏州河市郊段环境综合治理、底泥疏浚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石英砂负载氧化铁的表征及其除锑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SEM/EDAX以及Nova-1000表面分析仪对石英砂负载的氧化铁颗粒进行了表征,发现负载氧化铁的粒径为200 nm左右,其表面孔径及孔隙率分别为2×10-9~9×10-9m及0.11%,负载氧化铁的石英砂的比表面积为原砂的5倍.考察了石英砂负载氧化铁(IOCS)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对水溶液中锑的去除效果,在pH为3~9范围内,其去除率均超过了98%.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分别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动力学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IOCS吸附锑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化学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73.
曝气体物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汝琪  钱易 《环境科学》1999,20(6):49-52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体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的优点,最大特点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粒状填料,它的去除机理主要有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填料高度对去除效果有限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去除率同填料高度丰正相关,最上层的37cm厚滤料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最好,该处的SS、COD、BOD5、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82.5%、66.95%、53.6%和50.2%。  相似文献   
74.
选取芦苇、菖蒲、美人蕉和香蒲等4种南京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常用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对其在春季对生活污水总氮(TN)去除效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监测引种植物后污水中TN浓度,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毒季种植植物后污水中的TN浓度按线性关系减少,其中芦苇、菖蒲和香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其直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7,0.929和0.979;美人蕉在春季对TN的去除能力较差,其线性仅为0.561.  相似文献   
75.
pH对MAP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脱氮试验,着重分析了pH值对沉淀种类及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废水脱氮的适宜pH值在9.0~10.5之间,在此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和沉淀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生成MAP比较纯净。用污泥回流液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梁祝 《环保科技》2004,10(Z1):31-35
分析了 RMCH型净化槽生物硝化反应中出现 NO2 - N积累的原因 ,以及影响亚硝酸积累的不同因素。结果表明 ,进水高浓度的氨氮是产生不完全硝化和 NO2 - N积累的重要原因 ,DO的不足是另一个主要因素 ;进水的 C/N与 NO2 - N积累以及积累量有直接的负相关关系 ;好氧槽中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和容积负荷的增加也影响了 NO2 - N积累。文章还分析了在厌氧槽中出现氨氮厌氧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7.
研究并比较了载La(Ⅲ)和载Fe(Ⅲ)大孔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氟在载La(Ⅲ)和载Fe(Ⅲ)的螯合树脂上的吸附不随pH的变化而改变,载金属螯合树脂对氟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3.78、3.55mg/g,吸附方式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代表性竞争离子不影响氟在螯合树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载Fe(Ⅲ)和载La(Ⅲ)的螯合树脂是一种有前景的饮水氟去除吸附剂。  相似文献   
78.
城市垃圾渗滤液氨氮吹脱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本文从相平衡与气液传质速率两方面对城市垃圾渗滤液 NH+4-N吹脱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在 Φ75 0 mm填料塔中对渗滤液的 p H值、喷淋密度以及液气比进行了实验研究 ,获得了适宜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9.
何恭与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2):29-30,35
连续式磁性颗粒去除器,是利用稀土永磁Nd-Fe-B为材质,处理含磁性颗粒废水的装置,其主要结构由动力传递,磁块组合体,磁条移动,设备本体,进出口流道及分离部件等组成,该文阐述了永磁分离机理,并通过磁性悬浮颗粒的理论驱进速度和最小捕获粒径的求解,探讨了提高砒生粒去除器捕 方法,实践证明,该装置用于冶金轧钢废水处理中,能代替传统的轧钢废水三级处理工艺,节约投资成本70%,占地减少85%,运行费用亦大幅  相似文献   
80.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隽  胡勇有  仲海涛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0):1585-1592
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 r·min-1,pH=1.30,投加量10.0 g)下菌丝球能在48 h内将100 mL浓度为10~200 mg·L-1Cr(Ⅵ)溶液中的Cr(Ⅵ)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Ⅵ)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Ⅲ).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Ⅵ)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Ⅵ)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Ⅵ)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Ⅵ)及Cr(Ⅲ)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Ⅵ)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