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平江县生态弹性度定量分析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生态弹性力的概念,体会其深刻内涵及意义,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构建平江县生态系统弹性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计算分析平江县生态系统弹性力,结果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间,平江县生态系统弹性力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总量下降,并对之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2.
以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利用Arcgis、Fragstats等数据处理软件,获得了平江县2006、2010、2014三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2年平江县主要的景观类型分别是林地。(2)从景观水平上看,2006-2014这8a时间内,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虽有所变化,但总体呈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3)引起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近几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生产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景观格局变化;受湖南省和平江县制定的相关政策、相关规划影响的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景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3.
组配改良剂对稻田系统Pb、Cd和As生物有效性的协同调控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王英杰  邹佳玲  杨文弢  周航  廖柏寒 《环境科学》2016,37(10):4004-4010
通过水稻盆栽种植试验,研究了两种组配改良剂LST(石灰石+海泡石+二氧化钛)和LSF(石灰石+海泡石+硫酸铁)在不同添加量(0、1、2、4、8、16 g·kg-1)下对水稻土壤Pb、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吸收累积Pb、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组配改良剂LST和LSF均使土壤p H值上升,且与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种组配改良剂相比,LST比LSF使土壤p H值上升得更多.2施用1~16 g·kg-1的LST和LSF使土壤中Pb、Cd和As的交换态含量分别降低16.8%~88.3%、22.4%~73.7%、2.25%~43.8%和20.2%~86.9%、20.7%~51.2%、18.0%~55.1%,均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ST和LSF均能显著降低水稻植株对Pb、Cd和As的吸收.当LST和LSF施加量为16 g·kg-1时,糙米中Pb、Cd和As的含量最高分别降低了50.7%、64.7%、34.1%和40.7%、40.7%、36.2%.3水稻各部位对Pb和As的转运能力为谷壳茎叶根系,对Cd的转运能力为谷壳根系茎叶,水稻中谷壳向糙米转运Pb、Cd和As的能力为CdAsPb.4施加LST和LSF后,水稻糙米中Pb、Cd和As含量与土壤Pb、Cd和As交换态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 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4.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脲酶在整个土壤刮面中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都较大,而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只限于0-3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与土壤剖面结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5.
含油浮渣作为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若处置不当不仅会危害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含油浮渣含油量高及有机物含量高等问题,以处理后渣相中含油率和水相中TOC去除率为技术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破乳剂协助超声-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含油浮渣工艺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破乳剂浓度20 mg/L、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固液比1:4、pH值3、Fe2+浓度0.4 g/L、H2O2用量2 mL,此时渣相中含油率达到20.65%,水相中TOC去除率达到45.98%,为含油浮渣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6.
浮尘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浮尘发生频繁的国家。浮尘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不仅直接危害作物,而且通过减少直接辐射,减缓冰雪融化,减少河水流量,改变土壤性质等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深入研究浮尘对作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偏重研究人为粉尘和工业污染物对野生植物及绿化植物的影响,较少关注自然降尘对作物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期浮尘胁迫下冬小麦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很少有研究。通过模拟降尘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拔节期和盛花期的降尘对冬小麦叶片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Chl)、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细胞膜透性的影响(MP)。结果表明,降尘使拔节期和盛花期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52%和43.9%,差异均显著(P〈0.05);降尘还增大细胞膜透性,破坏了冬小麦自身调节系统,使拔节期和盛花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14.4%和20.4%,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降尘还使拔节期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到对照的26.9%(P〈0.05),同时叶面温度升高,脯氨酸含量增加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