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马文秋 《绿色视野》2010,(11):30-32
一只石貂不幸落入猎人圈套,眼看就要被勒死,另一只石貂在它旁边却无计可施。我见状上前救了那只石貂,并得到了它们的信任。过了没多久,我居然也遭遇大难,掉入一个深深的陷坑中,陷入绝境!一头黑熊打算将我吃掉,生死攸关时刻,多亏两只石貂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72.
玉米秸秆碳源释放特征及反硝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碳源释放规律,并考察其浸出液作为反硝化碳源对高、中、低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可有效地释放碳源物质,静态实验中,固液比为1∶30时单位质量碳源释放的COD最多达254 mg/g,释放速率最快为13.37 mg/(g·d);动态实验中,秸秆长度为3 cm、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8 h时,单位质量碳源释放的COD最多达826.26 mg/g,COD的速率最快为26.65 mg/(g·d)。反硝化过程中p H变化不明显,在7.0~8.0范围之间浮动。以玉米秸秆浸出液为反硝化碳源对中、低浓度的硝酸盐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甚至高达94%,但对高浓度的硝酸盐氮去除率仅在60%~80%之间。研究表明,玉米秸秆有较强的持续供碳能力,是一种经济合适的碳源材料,采用玉米秸秆浸出液作为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生物反硝化碳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拉萨河中下游流域附石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19年9月采集并鉴定附石藻类,分析了附石藻类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状况,并采用冗余分析识别了影响附石藻类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共计鉴定出附石藻类6门31属,附石藻类平均细胞密度为1.92×106 cells·m-2,其中硅藻门种类数和细胞密度在各采样点均最大;干、支流附石藻类种类数和细胞密度差异显著.干、支流的优势藻属差异较小,干流的主要优势属有硅藻门异极藻(Gomphonema)、脆杆藻(Fragilaria)、桥弯藻(Cymbella)和蓝藻门浮鞘丝藻(Planktolyngbya),支流的主要优势属有硅藻门异极藻(Gomphonema)、脆杆藻(Fragilaria)、桥弯藻(Cymbella)和蓝藻门颤藻(Oscillatoria).冗余分析表明,温度、pH和溶解氧是影响干流附石藻类优势属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HCO3-和流速是影响支流附石藻类优势属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为拉萨河中下游流域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及水质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沼渣基生物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特性,以厌氧发酵沼渣为原料,在300、400、500、600和700℃热解温度下制备了生物炭,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研究了生物炭中DOM的组成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DOM的组成,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DOM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出现大幅降低,由300℃时的33.2 mg/g降至700℃时的0.7 mg/g.生物炭DOM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00℃时其芳香性和分子量最大;在300~500℃热解范围内,生物炭DOM主要与类腐殖质有关,在600~700℃热解温度范围内,生物炭DOM主要是类色氨酸物质;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在254 nm波长处洗脱出4种芳香物质,280 nm波长处洗脱出5种醌基物质,其中4种醌基结构物质赋存在芳香结构中.研究显示,沼渣生物炭DOM的组成与热解温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热解温度会影响DOM的芳香性、分子特性、腐殖化程度、亲水性及极性等特征,光谱和色谱分析法可有效表征DOM的不同结构性质.   相似文献   
75.
乌梁素海是典型农业灌区退水型湖泊,其水生态环境保护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开展乌梁素海流域农业排干和湖体硝酸盐的δ15N和δ18O分析,应用IsoSource同位素模型估算流域生产生活污水、土壤氮源、化肥和大气沉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湖区δ15N-NO3-和δ18O-NO3-值范围分别为-2.50‰~18.17‰和-12.02‰~45.09‰,其中夏秋两季δ15N-NO3-值偏正,冬季偏负,且秋季δ18O-NO3-值偏正.②春季湖水硝酸盐主要源于化肥和土壤氮源相关的农业活动,其贡献率为43.7%;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源于生产生活污水,贡献率分别为51.3%、38.8%和40.2%,其中夏季农业活动贡献率超过40%,大气沉降主要体现在秋季湖水中.研究显示:春季湖区硝酸盐来源主要集中于七排干和八排干的受水区域,以上区域应在春季着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夏季和秋季湖区硝酸盐来源主要集中于五排干和七排干所处城乡区域,以上区域应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76.
幽闭的丛林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鬼",作恶多端,搞得人心惶惶。在一个恐怖的月夜,大刚和我上山捉"鬼",与"鬼"展开了一场激战。"鬼"最终被降伏,而我的伙伴大宝也惨遭不测,"鬼"的真相令人震惊……去年六月份我回贵州老家探亲时,听说那里正闹"鬼"。据说它身上长红毛,白光光的脑袋,满嘴獠牙,血淋淋的,恐怖至极。它来无影去无踪,  相似文献   
77.
河流生态缓冲带指河流与陆地之间一定区域内的立体植被带.缓冲带生态构建是驻点跟踪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遥感分析,得出长江干流江阴岸线缓冲带主要存在岸线开发强度高、水质难以稳定达标、生境破碎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较低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缓冲带分...  相似文献   
78.
文章分析了比较耐渗透嗜盐混合菌群、菌株TG-4和TG-20预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效果,并对其胞内相容性溶质瞬时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TG-4和TG-20分别鉴定为Pseudomonas stutzeri和Halorubrum litoreum。耐渗透嗜盐混合菌群、菌株TG-4和TG-20对煤制气废水均具有良好的预处理效果,经预处理后,煤制气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6%~90%,COD值为2 013~3 202 mg/L,挥发酚去除率达到64%~78%,挥发酚值为94~156 mg/L,基本能够达到生化处理阶段运行负荷的要求。比较分析三者低渗条件相容性溶质释放量和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嗜盐微生物高效絮凝煤制气废水与胞内相容性溶质快速释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为更合理地进行应急方案比选,减少不确定因素和决策者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构造了1种更加适应水利工程应急决策的模型。针对应急决策环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区间直觉模糊集表达评价信息,采用区间直觉模糊熵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造备选方案两两比较矩阵,运用区间直觉模糊距离测度公式计算方案间的损益值;结合TODIM法计算各方案相对占优度并进行比较排序,确定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损失规避系数确定的前提下,选择任一区间直觉模糊距离公式都不影响方案的优劣排序,决策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从冬季时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生物活性的耐冷细菌和耐冷酵母菌,以低温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分别测定单株菌及混合耐冷菌群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从属于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等的耐冷细菌6株;从属于毕赤酵母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红酵母菌属等的耐冷酵母菌4株.耐冷菌在5℃条件下具有相对较短的世代时间:9.04~13.11 h.单株耐冷细菌F和耐冷酵母菌AH在5℃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分别为64%和83%.混合耐冷菌群经驯化后可较高地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可保持在83%~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