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5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十二五"第一年即将过去,又到了盘点工作和谋划来年的时候.这一年来环保工作压力很大,反映在几方面:一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以来,环保工作承担着优化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需要动用调整结构、淘汰产能等比较复杂的措施将原有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再减8%;同时,面对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化物各减10%的指标,我们没有减排的经验,有的甚至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法和考核标准.三是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明显上升,有的达到了比较专业的程度.而各地一些主流媒体辟出专栏报道和评论环境话题,给环保部门提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有些地方民众对于过去长期忍受的环境污染也提出了明确的维权要求,这一切都说明,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进行结构性的重整,从总体上提升应对新挑战的能力.现有环境保护工作体系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国家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必须构建一种更为强大的环境保护战略.这种强调环境保护必须更多地进入国家的政治对策体系和地方的区域发展战略,突出环境保护对于改善民生和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重建我国优秀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追求环境优美的长期目标的系统性的部署,可称为"整体优化"的环保战略.  相似文献   
82.
环境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是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惠及民生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和重大任务。30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3.
我国绿色贸易转型战略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十二五"及今后时期,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优先领域,是缓解对外贸易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十二五"环保目标实现的重要途经。本文在反思传统贸易发展方式基础上,提出实现从"以环境输出为特征"到"以生态修复为使命"的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未来贸易发展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和任务;并在进一步梳理"十二五"绿色贸易政策空间基础上,揭示出"环境输出"向"生态修复"环境友好型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绿色贸易转型的重要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84.
夏光 《绿叶》2011,(10):7-14
在中国转向绿色发展和加强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担负新的重要使命:重建社会道德,重塑中国人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信仰。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这项使命?第一,要确立环境保护在执政理念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形成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第二,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经济领域形成"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第三,要推进环境教育创新,培育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利益相关,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  相似文献   
85.
目前,修改《环境保护法》进入了人大审议阶段。作为环保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环境保护法》应该反映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态度和重大取向,其中,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体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6.
根据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提出的背景和被赋予的使命,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阈值底线不被逾越和突破,以及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求和要求而制定的更具刚性和约束力、且能够有效实施和执行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制度目标、制度体系、制度执行与制度考核等要素,具有阶段性与动态性、科学性与公平性、区域性与差异性、可达性与有效性等基本特征。长期来看,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整个制度体系的刚性化和严格化,需要对当前制度体系进行整体和系统改造,对制度框架中各要素进行普遍升级,最终建立最严格的环境法治、环境管控和环境经济制度体系。其中,环境法治制度要成为统领环境保护全局的根本性制度,法律体系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环境司法要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环境监管和执法体系要体现独立性、权威性和刚性;环境管控制度要围绕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健康风险防控目标、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良的环境公共产品、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而进行设计和改进;环境经济制度要能够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使经济活动朝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调整。长期来看,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需要结合当前的环境管理能力和需求,在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框架下,将一部分亟需建立、改进或落实的制度严格化,以解决目前最为突出的环境和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87.
<正>两山之间必有谷,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中间也有这样一个低谷,即出现比较严重的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历史上的工业化国家和我国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过程,都没有完全避开这个"峡谷"。现在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打破常规,越过两山之间的这个低谷,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结果。我们可以借用"卡夫丁峡谷"来比喻这个环境退化的特殊阶段。"卡夫丁峡谷"因公元前三百多年罗马  相似文献   
88.
<正>环境保护两大命题决定了"十三五"环境保护需要开辟两个战场:一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环境质量,二是用有限的环境承载力满足经济更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前者依靠强势行动,后者依靠智慧创新。这二者都需要超越仅靠政府力量的格局,把一  相似文献   
89.
夏光 《绿叶》2008,(3):70-74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逼近环境安全的底线。同时,我们在应对环境危机的人才、手段、能力方面却很薄弱,应对环境危机的力量小于环境恶化的速度。环保总局改为环境部,提高了环保在国家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但并非环境危机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改变单纯的业务部门思维方式,环境的危机就有可能变成环境部的危机了。  相似文献   
90.
动员国家力量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仅仅在经济或文化层面寻求解决之道,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慢慢地发展,而必须进行国家整体力量的动员,在政治层面形成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国家力量中,社会大众是进行低碳建设的重要主体,市场是低碳经济的主舞台,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和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