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亚热带典型林分不同层次氮硫湿沉降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孙涛  马明  王定勇  黄礼昕 《环境科学》2014,35(12):4475-4481
基于野外定点监测的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对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水、穿透水、枯透水、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1 a的氮、硫湿沉降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四面山大气降水全年p H平均值为4.89,最大值为5.14,大气降水明显偏酸性;土壤层和林冠层能使降雨的p H值有所升高,其中土壤层对p H值的调升幅度最大,其次为森林冠层;森林冠层对NO-3、NO-2、SO2-4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平均截留率分别为56.68%、45.84%、35.51%;研究结果也表明:枯枝落叶的降解是导致各离子质量浓度在枯透水中增加的原因;森林土壤能够吸附中和NO-3、SO2-4、NH+4,释放出NO-2.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NO-3、NO-2、NH+4、SO2-4的总截留率分别为92.86%、57.86%、87.24%、87.25%,对酸性降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82.
酸回收的扩散渗析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扩散渗析酸回收技术的应用领域、产生过程和工作原理,着重列举了当前国内外对扩散渗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几乎不耗能源,是其他膜过程不可取代的,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其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83.
TiO2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胶体,用涂覆的方法拯TiO2胶体附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测试磺化时间,浸泡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通过改变膜表面的性质,以及对截留率和接触角的测定,找出改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接触角来讲,磺化时间为2小时,浸凝的时间为10分钟时,改性膜的通量最好;改性膜的截留率普遍都高于未改性膜的截留率;改性后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水质更好。为增加膜通量,延长膜寿命,降低膜反应器的成本,降低处理污水的造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84.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湿沉降过程中盐基离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思危  孙涛  马明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5,36(12):4414-4419
基于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对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水、穿透水、地表枯透水、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一年的森林不同层次盐基离子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四面山大气降水全年pH平均值为4.90,最大值为5.14,大气降水明显偏酸性;土壤层和林冠层能使降雨的p H值有所升高,其中土壤层对p H值的调升幅度最大,其次为森林冠层;森林冠层只对Na~+有一定的截留作用,降雨能够淋溶森林冠层的Ca~(2+)、Mg~(2+)、K~+;研究结果也表明,枯枝落叶的降解是导致各盐基离子质量浓度在枯透水中增加的主要原因;枯透水下渗的过程淋溶了森林土壤中的Ca~(2+)、Mg~(2+)、Na~+.四面山大气降水经过森林生态系统后Ca~(~(2+))、Mg~(2+)、Na~+、K~+的总截留率分别为33.82%、-7.06%、74.36%、42.87%,森林生态系统对Ca~(2+)、Na~+、K~+表现出了截留作用,其中对Na~+截留率最大.  相似文献   
85.
超滤法处理造纸工业废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超滤原理、超滤膜及其组件的种类和特点、超滤法在处理造纸工业废液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轭要叙述。  相似文献   
86.
纳滤浓缩液腐殖质组成及分子量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滤装置对纳滤浓缩液的腐殖质组成及分子量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滤浓缩液中TOC(总有机碳)主要以腐殖质为主,约占总TOC含量的82%,腐殖质中以FA(富里酸)为主,约占总TOC的72.2%,HA(胡敏酸)含量较低,仅占9.8%。逐级超滤分离实验表明,纳滤浓缩液中有51.3%的腐殖质分子量小于1 k Da,大于10 k Da仅占3.45%;FA主要以分子量<1 k Da的小分子有机物为主,HA则主要集中在3 k Da以上。  相似文献   
87.
微网生物动态膜过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范彬  黄霞  文湘华  于妍 《环境科学》2003,24(1):91-97
采用普通微网材料加工的过滤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微网上所形成的生物动态膜的过滤性能.生物动态膜所具有的较强截留能力主要是由附着的凝胶层产生.动态膜对相对分子质量<3×103至>1×105的各个级别的溶解性有机物都有30%~60%的截留率,但过滤的精度并不很高,不能完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5的溶解性有机物.已经覆盖有凝胶层的膜片与未使用过的新膜片的清水过滤阻力几乎相等,约为1.9×109m-1.由滤饼产生的过滤阻力占运行中动态膜片总过滤阻力的绝大部分.新膜片在清水通过时有明显的初始阻力,而有凝胶层覆盖时的膜片几乎没有初始过滤阻力.  相似文献   
88.
高度城镇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斌  许有鹏  陆苗  林芷欣  徐兴 《环境科学》2020,41(8):3657-3664
太湖平原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同时也是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虽然该区域在国家大力治理下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仍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城市小区开展降雨时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对比实验观测,根据采集的多个降雨场次径流污染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和分析该地区不同类型小区降雨径流特征并估算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太湖平原地区城市居民小区的降雨径流会污染河道水质;不同类型城市小区都具有一定初期冲刷效应,商业住宅小区污染较商住私房混合小区轻,但是初期冲刷效应更加明显;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商住私房混合小区和商住餐饮小区最佳初期流量截留占比为30%,商业住宅小区则为25%.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小区中整体污染负荷较高,尤其体现在氮磷污染.该研究对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三江平原农田渠系中氮素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陆琦  马克明  卢涛  张洁瑜  倪红伟 《环境科学》2007,28(7):1560-1566
以三江平原开发强度不同的浓江上游段和别拉洪河中游段的农田排水渠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毛、农、斗、支、干5个渠道级别设采样点,分析TN、NH+4-N和NO-3-N在渠系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NH+4-N和NO-3-N浓度大于浓江上游段;TN、NH+4-N、NO-3-N的浓度峰值沿着渠系从低级向高级移动,浓江上游段峰值出现的最高级别是干渠,而别拉洪河中游段是斗渠;多等级的排水渠系对氮素起到了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对氮素的截留大于浓江上游段;2个渠系中的TN、NH+4-N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6~9月逐月减少,而NO-3-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且没有规律;TN与NH+4-N、NO-3-N呈显著性正相关,浓江上游段TN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适合幂函数模型,而别拉洪河中游段适合三次曲线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浓度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解释78%的TN浓度.  相似文献   
90.
作物植株残体还田土壤对除草剂的截留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入成熟作物植株残体还田的土壤(简称秸秆还田土壤)与自然土壤的土柱淋洗对比实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对除草剂乙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作用以及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对丁草胺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土壤对所研究的三种除草剂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在土桩的最上部10cm内,秸秆还田土壤对乙草胺、丁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量分别是自然土壤对其截留量的1.33、1.77和1.8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