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试验研究酸性媒介黄GG染料在厌氧、好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机理、降解能力及共代谢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厌氧菌能够通过葡萄糖共代谢作用很快降解酸性媒介黄GG;而好氧条件下经驯化活性污泥不能降解酸性媒介黄GG,经过较长时间驯化活性污泥能降解酸性媒介黄GG,但降解效果很差。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对提高酸性媒介黄GG厌氧生物降解率有利,当葡萄糖浓度为2000mg/L时,40mg/L酸性媒介黄GC的12和60h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达到81.5%和93.5%。酸性媒介黄GG浓度对厌氧菌的生物降解能力也有影响。当葡萄糖浓度为2000mg/L,酸性媒介黄GG(浓度为20~100mg/L)的厌氧降解率最好,降解效率达到了94%,说明厌氧菌对酸性媒介黄GG的降解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82.
采用中试规模(1.8 m3/d)的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对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优良,系统对COD、氨氮、浊度、总氮、总磷去除率较高,COD、氨氮出水浓度分别为7~39 mg/L、0~1.31 mg/L.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相似文献   
83.
超声协同Fe0@Fe3O4降解四氯化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附着在Fe_3O_4纳米颗粒上的纳米零价铁(n ZVI)对四氯化碳(CCl4)还原脱氯.同时,利用SEM和BET等技术对Fe~0@Fe_3O_4的表面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Fe~0@Fe_3O_4投加量、超声功率、初始pH值、温度和CCl4初始浓度对CCl4去除率的影响.最后,比较了Fe~0@Fe_3O_4、n ZVI和Fe_3O_4颗粒对CCl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Fe~0@Fe_3O_4比n ZVI比表面积更大、分散性更好.超声功率和温度的提高对CCl4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最佳条件(催化剂投加量0.5 g·L-1,超声功率300 W,初始pH=7.0,温度30℃,CCl4初始浓度2 mg·L-1)下,Fe~0@Fe_3O_4复合材料在60 min内对CCl4的去除效率为88.5%,明显高于n ZVI(60.9%)和Fe_3O_4颗粒(13.2%).Fe~0@Fe_3O_4对CCl4去除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4.
肖建军  李亚龙  杨琦 《环境工程》2018,36(4):186-189
石油污染土壤治理一直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重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是一种高效、低廉的处理技术。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1株专一性降解甲苯的菌株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MJ-1),研究了甲苯浓度和温度对降解的影响,并对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菌株Stenotrophomonas sp.MJ-1在温度为30℃,甲苯浓度为5 mg/L时降解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可达90%。菌株降解污染物的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菌株Stenotrophomonas sp.MJ-1对甲苯降解反应活化能E_a为17.27 k J/mol。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亨利常数随温度、压力变化的经验公式,并采用湿式空气氧化(WAO) 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验证了湿式氧化过程中亨利常数经验估算公式,以期为湿式氧化工艺设计和运行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180 ℃时,氧气的初始分压为0.98MPa,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亨利常数分别为2.5778×109、5.9894 ×109N/mF2.  相似文献   
86.
刘天禄  杨琦 《化工环保》2019,39(6):641-645
采用混凝—A/O生物膜法处理乳液聚合ABS树脂生产废水,确定了混凝预处理工序PAC和PAM的投加量,考察了混合液回流比(R)和A/O段总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中COD,NH_4~+-N,SS,TN等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RT为18~24 h、R为2~3的工艺条件下,A/O生物膜法好氧段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小于60.0 mg/L,ρ(NH_4~+-N)小于5.0 mg/L,TN小于15.0 mg/L,达到了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通过纳米铁对磷酸根和硫离子的单吸附和竞争吸附的研究,从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两个方面分析并验证了其吸附特性和模式。分析表明,相对于磷酸根,纳米铁对硫离子的吸附能力更强,在竞争条件下居优势地位。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铁对磷酸根和硫离子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分析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铁颗粒对磷酸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而对硫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  相似文献   
88.
该文通过沉淀法制备了FeS,并利用SEM及XRD对其表征,通过批实验进行了FeS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pH、FeS投加量及初始Cr(Ⅵ)浓度对Cr(Ⅵ)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的去除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溶液pH值的降低而升高;当Cr(Ⅵ)为30mg/L时,FeS的最佳投加量为0.2g/L。FeS与Cr(Ⅵ)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1.78kJ/mol。  相似文献   
89.
负载型纳米Pd/Fe对氯代烃脱氯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负载型纳米Pd/Fe对几种常见的挥发性氯代烃:四氯乙烯(ICE)、三氯乙烯(TCE)、1,1-二氯乙烯(1,1-DCE)、氯乙烯(VC)和林丹(γ-HCH)进行了还原脱氯研究.负载型纳米Pd/Fe对PCE、TCE、1,1-DCE、VC和γ-HCH的还原脱氯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79 h-1、2.35 h-1、1.12 h-1、2.14 h-1和4.02 h-1.氯代烃降解过程中几乎没有中间产物生成,终产物主要为C2 H6和C2 H4,如对TCE进行降解时,生成的C2H6和C2 H4分别占总碳质量比的70%和10%.采用暴露在空气中24 h的负载型纳米Pd/Fe对PCE进行脱氯,8次循环后仍能对PCE快速完全降解,表明负载型纳米Pd/Fe的稳定性能良好.以γ-HCH为目标污染物对负载型纳米Pd/Fe的反应持久性进行了研究,200 h后负载型纳米Pd/Fe的反应性没有明显降低,表明负载型纳米Pd/Fe反应持久性能良好.温度对负载型纳米Pd/Fe的脱氯反应影响较大,测得各氯代烃脱氯反应的活化能均高于29 kJ·mol-1.对PCE、TCE进行了脱氯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表明负载型纳米Pd/Fe对氯代烃的脱氯,是连串、平行及多步骤反应的结合.  相似文献   
90.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凝胶层膜污染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琦  黄霞  尚海涛  文湘华  钱易 《环境科学》2006,27(11):2344-2349
通过紊流条件下阻力模型和凝胶极化模型对膜生物反应器的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膜面流速在3~10 m/s,运行时间在5h之内时,阻力模型可以很好地符合凝胶模型.通过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对染料废水超滤膜阻力进行了分析,膜的总阻力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而增加,在所有阻力中,凝胶阻力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