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大孔膦酸树脂对镉(Ⅱ)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用大孔膦酸树脂对镉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树脂对镉的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1 69 2和 1 62 7mg[Cd(Ⅱ ) ]/g(树脂 ) ,用 1 - 3mol·L- 1 HCI可以定量洗脱 .测得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 :ΔH =9 1 4kJ·mol- 1 ,ΔG =- 3 2 6kJ·mol- 1 ,ΔS =41 6J·mol- 1 ·K- 1 ,等温吸附遵循Freundlich曲线 ,表现吸附速率常数k2 98=3 6× 1 0 - 4 s- 1 ,用化学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讨论了吸附机理 .  相似文献   
82.
对评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 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这 2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 :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获得的评价值大 ,而意愿调查法的评价值小 ,并说明了导致这 2种方法评价值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肥料与污染     
在实行集约农业的国家里,关于社会对于环境影响的研究,近年来有了加强。但在世界各地,争得较高的生产水平,仍是将来一段时间里优先考虑的问题。 较多的N输入,能提供较多的可消费N的输出,但是也不幸地伴随产生了N、P和K在环境中的较多损失。 N、P和K的最大损耗,是以居民消费的食物的形式产生的,由于卫生学的原因,居民的排泄物均直接或间接地转入海洋。  相似文献   
84.
无苯酚培养基分离到的降酚菌多样性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含苯酚的培养基(YPG、10%YPG和LB)从上海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A2/O法)好氧池的悬浮污泥分离到24株降酚菌株.通过16SrDNA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分析(amplifi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ARDRA)、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多组分苯酚羟化酶大亚基(thelargestsubunitofthemulticomponentphenolhydroxylase,LmPH)基因的PCR扩增及16S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这些降酚菌株进行表征.通过ARDRA分型,将这24株降酚菌株分为8个类型;利用ERICPCR可以将这24个菌株分为17种类型,说明同一ARDRA类型内菌株具有多样性.对17个ERIC类型代表菌株的16SrDNA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和RDP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与这17个代表菌株同源性最高的菌中,有6株是未见报道具有降酚功能的菌株.在这24株降酚菌中,有19株在苯酚含量为200mg/L的MP培养基中培养5d,苯酚降解率为20%左右,其余5株苯酚降解率达到100%,且均属于Rhodococcus属.本研究在降酚菌生物多样性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图2表1参20  相似文献   
85.
制备了一定含水率不同浓度的CuCl2的PVA样品,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微波传感器测量S11参数,计算得到相对复介电常数。以样品相对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及对应频率作为输入,以CuCl2溶液的浓度作为输出,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训练样本集对网络训练后,检验样本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最大误差为0.97%。结果表明,利用复介电常数和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浓度预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进而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6.
王俊康  熊辅勋 《环境工程》1990,8(1):47-50,55
本文介绍了废油再生厂环境污染物:酸渣、酸气、臭气、污水、烟尘、噪声、粉尘及白土渣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的各种污染物排放已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7.
有机肥施用对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田面水氮、磷流失及水稻系统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N)、常规施肥减氮磷量20%处理(F0)、减氮磷20%+有机肥处理(F1~F4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共6个处理,探索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田面水中ρ(TN)、ρ(NH4+-N)均于施肥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第7天后逐渐趋于稳定,ρ(TN)和ρ(NH4+-N)分别维持在各自峰值的5.1%~10.9%与4.8%~9.6%,田面水中ρ(TP)的变化趋势与ρ(TN)相似;F0与F1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田面水中ρ(TN)和ρ(TP).与FN处理相比,F1处理下ρ(TN)、ρ(NH4+-N)与ρ(TP)平均值分别降低了6.5%、9.1%和3.1%,该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流失风险,且增施有机肥可使水稻增产0.2%~19.8%,地上部分氮、磷累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田面水养分动态等指标发现,F1处理不仅能提高区域双季稻产量,还能有效控制田面水氮、磷养分浓度,降低氮、磷地表径流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是针对南方双季稻田的一项"控源节流"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8.
为了厘清中国能源正义的现况,为《能源法》的制定提供直接参考,本文选择中国农村能源正义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能源正义和农村能源正义的概念界定入手,描述了中国农村能源不正义的事实现况和法律现况,指出了中国农村环境正义法律实现的路径,并阐释了法律实现的关键。本文认为,农村能源正义是指,能源的所有方、供给服务方、消费方等主体不因其农民的身份性质、农村的地域分布和农业的禀赋强弱等因素,而应在能源的勘探开发、加工转换、仓储运输、供给服务等领域享有平等的对待和实质的参与;农村能源不正义的事实现况主要表现为农村能源并未全面体现能源的自然、经济、安全和生态等多维价值,而其法律现况则主要表现为现有的能源立法并未对农村能源在分配、程序、矫正和社会正义上做系统的表达。本文指出,中国农村能源正义法律实现的路径,其逻辑起点在于保障农民的能源权,应首先从法律上正面规定公民的能源权,进而采用《能源法》的集中表达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分散表达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步骤。本文建议,中国农村能源正义法律实现的关键是科学制定《能源法》,首先要明确其核心地位,处理好与《农业法》等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在总则中,重述立法目的、规定公民能源权、完善能源普遍服务;最后在《能源法》的分则中专设"农村能源"的章节,整合现有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并从原则、规划、保障、生态化、公众参与、授权、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9.
外源褪黑素对As3+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添加外源褪黑素对As3+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褪黑素能促进As3+下水稻种子的萌发,提高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当As3+浓度为100 μmol L-1时,添加100 μmol L-1褪黑素使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总根长比对照分别提高57.1%和50.0%。添加褪黑素能显著提高As3+胁迫下水稻幼苗中抗氧化酶系统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降低水稻幼芽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当As3+浓度为100 μmol L-1时,添加50 μmol L-1和100 μmol L-1褪黑素导致水稻幼芽中POD活性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7.5%和114.8%,CAT活性提高29.4%和53.8%,SOD活性提高31.5%和56.0%,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处理降低16.5%和31.9%。添加褪黑素也能显著提高As3+胁迫下水稻的根系活力,当As3+浓度为100 μmol L-1时,50、100 μmol L-1褪黑素处理后根系活力比对照分别提高42.4%和124.1%。说明添加外源褪黑素可缓解As3+胁迫对水稻的脂质过氧化损害,有效降低As对水稻内膜的破坏,显著缓解As污染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0.
啶虫脒属于一种新型的氯化烟碱类杀虫剂,被认为是替代有机磷农药的重要品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备受关注,利用微生物修复异源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高效降解菌D-2(噬染料菌属,Pigmentiphaga sp.)对被啶虫脒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解菌株在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要略好于灭菌土壤,在土壤外源添加降解菌2×108 cfu/g,温度20~40℃,弱碱性(pH 7.5)的条件下,该菌株能有效降解土壤中1~200 mg/kg的啶虫脒。啶虫脒施用对土壤种群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刺激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从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而降解菌的施用可缓解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修复受污染土壤。因此,人工接种降解菌D-2可提高土壤中啶虫脒的降解率,有效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