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深化环境管理的五项制度和措施。新的形势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谋划出一整套配套政策,健全执行五项制度的支持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Pt、Dy改性粘结层的铈酸镧/氧化锆双陶瓷层的抗氧化行为。方法采用电镀+EB-PVD的方式在高温合金表面制备带有Pt、Dy掺杂NiAl粘结层的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采用双陶瓷层结构设计,顶层为铈酸镧(La_2Ce_2O_7),底层为氧化锆(YSZ)。对涂层在1200℃条件下的热循环行为、微观组织以及失效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过500次循环后,不掺杂涂层YSZ层与热生长氧化物(TGO)处出现了大量裂纹,Pt/Dy共掺杂的涂层经过1000次循环后界面处结合良好,仅仅是在La_2Ce_2O_7陶瓷顶层中出现了少量的微裂纹。结论在粘结层中加入Pt元素,能有效抑制互扩散区难溶相的析出,延缓涂层的蜕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提高La_2Ce_2O_7(LC)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方法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合成Y_2O_3稳定ZrO_2(YSZ)掺杂的La_2Ce_2O_7(LC)陶瓷材料(LCZ),研究LCZ块材的弹性模量、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以及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率等热物理性能。结果 10%YSZ摩尔分数掺杂的LCZ块材的断裂韧性约为1.4 MPa·m1/2,比LC提高了近10%。YSZ掺杂有效地抑制了LC在200~400℃温度区间热膨胀系数下降的现象。在200~1200℃温度范围内,LCZ块材的热膨胀系数为10×10-6~12×10-6K-1,在1200℃的热导率约为0.75W/(m·K),比YSZ降低了50%以上,显示了优异的隔热性能。结论 YSZ的掺杂使LC中部分Zr4+取代了La3+,降低了晶格中的O空位浓度,原子的横向剪切运动被削弱,有效地抑制了LC在200~400℃温度区间热膨胀系数下降的现象。由于t-ZrO_2→m-ZrO_2的相变对微裂纹的愈合作用,10%YSZ掺杂使LC块材的断裂韧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沉积温度对SiC界面涂层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探讨SiC界面涂层的沉积动力学和沉积机理.方法 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MTS-H2反应物体系热力学平衡后产物组成,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在碳化硅纤维上制备SiC界面涂层,采用SEM、TEM、XRD等分析测试技术对SiC涂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MTS-H2体系平衡后的主要产物有SiC、C等,并在该温度范围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SiC界面涂层.结论 在860~1060℃温度范围内,提高沉积温度有利于增加SiC的产率.温度低于960℃时,制备的SiC界面涂层表面光滑;高于1060℃时,得到了表面具有团簇结构的涂层,并且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涂层的结晶度提高.沉积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060℃时,SiC的沉积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温度高于1060℃时,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采用CVI工艺制备出了单一立方相的SiC界面涂层,并且(111)晶面为SiC颗粒的优先生长晶面.  相似文献   
85.
近代工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固然严重,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多的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逐渐造成的,积重难返。其后果最集中地表现在绿色植被面积的不断减少和沙漠面积的不断扩大上。历史地理工作者研究历史时期的植被和沙漠的变迁时,根据大量史料,证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水草丰茂、经济发达;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两周时期,黄河中游西北部是广阔的草原地带,而从渭河上游或更西的地区开始,直至下游各地,依然是森林地带。《诗经·大雅》记述了陕北高原有芨、栵、柽、柞、椐、  相似文献   
86.
电感性本质安全电路L/R的选择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感性本质安全电路放电电流线性衰减模型,引入最小建弧电压的概念,得到了放电时间不含未知参数的表达式,利用电感电路的本质安全性能判别式,确定了电感电阻比L/R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87.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88.
研究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环境保护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比较普遍的是用单一毒物(如有毒金属、石油、农药等)对单一生物的毒性实验,而对多种毒物的联合效应,则研究甚少。Mironov (1972)研究了油对黑海浮游植物的影响。Gev.W.(1972)研  相似文献   
89.
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 1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 <1m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其对SS、CODCr 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14 %、91 99%和94 4 4 % ;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 N及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4 0 6、2 3 2 0、9 0、5 16和 0 2 6mg L。采取间歇性淹水 落干的运行方式 ,并结合反冲洗 ,提高了CRI系统的水力负荷 ,改善了污染物去除效果 ,增强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以玉米为供试植物 ,研究了砂培条件下不同丛枝菌根真菌 (Acaulosporalaevis,Glomuscaledonium ,Glomusmanihotis)与不同浓度重金属 (铜和镉 )的相互作用对菌根侵染率、孢子数、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在不同浓度的铜和镉中 ,G .caledonium的侵染率均最高 ,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变化较小 ,而它的孢子数在这 3种接种处理中最低 .低量的铜 (0 .0 5mg/kg)可显著地减少不接种、接种A .laevis和G .manihotis的细菌数量 ,却能显著地增加接种处理的真菌数量 .当溶液中铜的浓度大于 0 .2mg/kg时 ,接种处理的真菌数量小于不接种处理的真菌数量 .铜或镉的浓度不同时放线菌数量均有接种远大于不接种 ,其中接种之间放线菌数量相差不大 ,且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变化较小 .无论是不同浓度的铜还是不同浓度的镉的接种处理常有利于增加磷酸酶活性 .重金属浓度低时 ,细菌和真菌数量、磷酸酶活性变化较大 ,高浓度时变化较小 .图 7参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