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邢建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2):113-113
为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07年度组织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和苯并(α)三类共14个监测项目的能力验证,全国共有77个省、地级环境监测站参加。  相似文献   
82.
83.
家长吸烟对儿童尿中1-羟基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家长吸烟对小学生尿中1-羟基的影响,对4个地区小学生234份尿样中的1-羟基及其学校所在地空气中的苯并进行了同步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尿中的1-羟基浓度与所在学校空气中苯并(a)的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长吸烟组学生尿中1-羟基浓度均高于家长不吸烟组,但t检验结果差别不显著,根据测定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这种差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将北京东灵山和云南曲靖采集的山地土壤样品分别用芬顿试剂和次氯酸钠梯度氧化后,进行的批量吸附实验.用O/C极性指数和TOC覆盖指数并辅助电镜扫描图对吸附系数进行拟合和解释.次氯酸钠氧化后云南土壤的O/C指数在高平衡浓度下(c=0.1c<,s>,c=0.5c<,s>)与lgK<,OC>显著相关,R<'2>达到0.752 ...  相似文献   
85.
表面活性剂对苯并[a]芘在黑炭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非离子,曲拉通100,TX100)对苯并[a](BaP)在黑炭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均会增加BaP在黑炭表面吸附的非线性程度.CTAB的存在可以促进BaP在黑炭表面的吸附同时抑制了BaP的解吸,然而SDBS的存在降低了BaP在黑炭表面的吸附并增加了吸附过程的可逆性.与CTAB和SDBS不同,TX100对BaP在黑炭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取决于其添加浓度.低浓度的TX100(50 mg.L-1)能够促进BaP在黑炭上的吸附并抑制BaP的解吸,吸附能力参数Kd值(在ce=50μg.L-1下)从188 062 mL.g-1增大到264 179 mL.g-1,解吸滞后指数HI从0.44降低到0.39.随着TX100浓度增加到150 mg.L-1和200 mg.L-1,TX100对BaP的吸附表现出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BaP的解吸,Kd值(在ce=50μg.L-1下)从188 062 mL.g-1分别降低到182 751 mL.g-1和178 730 mL.g-1,解吸滞后指数从0.44分别升高到0.65和0.70.本研究为预测多环芳烃在表面活性剂污染的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最终归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鼠李糖脂与疏水底物及其降解菌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鼠李糖脂对假单胞菌GP3A菌株降解的增溶和降解实验,研究了在鼠李糖脂作用下,菌体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脂多糖含量的变化、菌体表面基团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键合作用以及相应疏水底物的增溶和降解.结果表明,当鼠李糖脂浓度高于其临界胶束浓度(60mg·L^-1)时,能显著增加疏水底物的表观溶解度;生物表面活性剂能通过溶出细...  相似文献   
87.
皂角苷对芘的增溶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saponin)对的增溶作用,以及pH、离子强度、重金属离子等对增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角苷对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其质量溶解率(WSR)约为0.0467,大于常用的Triton X、Brij、Tween等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说明皂角苷能更有效地增强的溶解.皂...  相似文献   
88.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vestigation in different matrices has been reported largely, whereas reports on snow samples were limited. Snow, as the main matrix in the polar region, has an important study meaning. PAHs in snow sample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amination status of them in the Antarctic, as well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global migration of PAHs. Snow samples collected in Fildes Peninsula were enriched and separated by solid-phase membrane disks and eluted by methylene dichloride, then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ll types of PAHs were detected except for Benzo(a)pyren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m. Three factors (Naphthalene, Fluorene and Phenanthrene) accounted for 60.57%, 21.61% and 9.8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PAHs sources maybe the atmospheric transportation, and the combustion of fuel in Fildes Peninsula. The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 and types of PAHs between accumulated snow and fresh snow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und concentrations in accumulated snow samp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resh ones. The risk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PAHs in the snow samples would not lead to ecological risk.  相似文献   
89.
微生物对芘和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枯草芽孢杆菌、白腐真菌和分离筛选菌群分别用于和苯并[a]污染土壤的修复,比较其修复性能,并对表面活性物剂Tween80和葡萄糖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规律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60 d时,枯草芽孢杆菌和分离筛选菌修复污染的土壤,的残留率分别为7.58%±0.59%和8.69%±61.35%,空白残留率为48.18%...  相似文献   
90.
为唯一碳源,从公路旁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真菌,经鉴定为Fusarium solani(命名为Py F-1),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菌丝能吸收储存.对该菌株在浓度为50 mg·L-1的液体培养基中对的吸收储存和降解特性,具体包括的生物降解、菌体吸收、菌体吸附和消解总量进行了39 d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在培养0~14 d内逐渐增加,培养14 d时占添加量的15.9%,此后基本达到稳定,培养结束时生物降解添加量的17.6%;菌体吸收在0~21 d内含量较少且变化不显著,低于添加量的3%;而在21~39 d内,菌体吸收变化显著,的消解总量随着菌体吸收量的变化产生显著波动;培养28 d时,的消解总量达到最大值,其中菌体吸收消解总量的一半,达到添加量的16.0%,菌体吸附不足添加量的0.5%,在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培养前期培养基中的消解以生物降解为主,培养后期菌体吸收的变化是消解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