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595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91.
某工业场地砷污染的加密布点优化与精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地污染调查是开展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的基础,随着我国颁布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等文件,提出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的分级管控体系,我国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对于精确掌握污染物浓度梯度及空间分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如何构建高效采样布点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南京市某砷工业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优化布点方法与调查精度的研究.首先,在初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指示克里格的方法预测土壤污染概率,参考城市土壤背景值开展阈值设定,提取加密布点区域,之后结合场地历史生产资料与自然信息布设加密点位,最终将插值预测污染结果与非加密、均匀加密、真实情况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精度.结果表明:本方法符合国际中基于设计抽样以达到场地调查简单、经济、客观的理念,适用于数据存在明显空间相关性的场地;该方法获得的污染区域面积占比为8.32%,与8.57%的现实情况较为接近,但普通法得到的污染面积比相对未加密情况不升反降,可能的原因是在非污染区域增设点位会造成阈值边缘区域在模拟时往清洁区域偏移,污染区域被误判为清洁,反而造成结果偏差;在目前我国环境管理对超阈范围重点关注的背景下,该方法既能够节约布点成本,又精确化预测场地污染超标范围,为后续的场地修复和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92.
污染场地土壤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杰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2):494-502
在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调查中,土壤气采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常规的土壤气采样主要依赖吸附管和采样罐等主动采样方法,但主动采样有很多缺点.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被动采样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更能代表长时间人体暴露、可用于低渗透性地层等优点,已经成为污染场地调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被动采样的理论基础、采样器类型、吸附剂类型、采样误差的来源进行了介绍,对土壤气被动采样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技术在我国场地调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被动采样中准确控制采样器的采样速率(uptake rate)是保证其定量能力的关键,当控制采样速率低于土壤气中VOCs的补给速率时,可以实现良好的定量效果.影响采样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待测VOCs的性质、吸附剂种类、采样器结构以及各类环境因素,挥发性强的VOCs较难被捕集且容易发生逃逸.不同被动采样器用于不同种类VOCs采样时的采样速率可以相差6个数量级,从最低的0.005 5 mL/min到最高的125 mL/min.因此,建议在实际采样中应选用结构合理的采样器,控制采样速率不宜过大,以降低饥饿效应的产生;应选用与待测物匹配的吸附剂,对待测物兼具良好的保留能力和脱附能力;应加强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土壤性质)对采样速率影响机制及场地校准方法的研究;应该结合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气被动采样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893.
矿业活动影响区稻田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探讨了南丹矿业活动对周边稻田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评估当地居民通过稻米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对位于矿业影响区车河镇、大厂镇、长老乡以及对照区六寨镇的4个典型村庄居民进行为期3 d的入户膳食调查,同时采集稻田土壤样品56个和稻米样品90个,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AFS-97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AA 700)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Optima 7000)测定其重金属含量,并通过污染指数法和重金属摄入量评价居民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业活动影响区稻田土壤As、Sb、Cd、Pb、Cu和Zn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8.1、16.4、1.22、49.1、52.1和271mg·kg~(-1),除Pb外,其他元素均显著高于对照区稻田土壤相应重金属含量(P0.05),Nemero综合指数(PN)为3.14,属于重度污染水平.六寨、车河、大厂和长老地区稻米样品中Cd含量均超出标准限值,超出倍数分别为2.23、4.40、3.81和3.52倍,As也存在严重超标现象;居民Cd的摄入量高于FAO/WHO提出的重金属人均日摄入可允许限量标准(PTDI).说明南丹矿业活动对周边稻田土壤和稻米及人群健康的危害明显大于对照区人群,食用当地稻米对人体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94.
《化工环保》2004,24(6):457-457
2004年6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办(2004)47号文件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当地环保部门要尽快制定污染控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95.
用于处理含油泥砂的菌种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孤东油田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可以降解原油的细菌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的细菌能够很好地利用油泥砂中的原油作为碳源而进行生长代谢,从而达到降解原油的目的。同时,细菌还可利用油泥砂中的原油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生物降解表面活性剂,将原油从泥砂表面剥离下来,并使其乳化、溶解在溶液中。在油泥砂处理初期加入化学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缩短处理时间,对最终处理效果没有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896.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土壤环境基础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试点示范、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四个阶段,提出了当前基于风险管控的土壤环境管理总体思路,以及土壤污染预防和保护、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等主要制度具体要求。立足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和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分析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从制度标准完善、分级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风险协同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97.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长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下列条件下得到了土壤重金属长期行为简化模型的分析解:一部分土壤重金属可以转换成无效态;重金属的植物吸收,淋溶和无效态数量将只依赖于它们有效态的多少;土壤重金属的年输入量大于植物吸收,淋溶和转换成无效态数量之和;重金属溶液浓度和它们在土壤中的有效态之间的关系遵循Freundlich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898.
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冷水江锑矿区4个采样点土壤和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矿区生长的5种优势植物对Sb、As、Cd、Pb、Cu和Zn的的吸收与富集能力及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Sb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As的污染。5种优势植物淡竹叶、苎麻、芒草、狗尾草和白背叶体内Sb、As的含量都超过正常范围,具有修复矿区土壤Sb、As污染的潜力。其中苎麻对S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满足Sb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芒草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9.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都面临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也成为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了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几种措施。比较分析了各种措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00.
阅尽 《环境》2014,(5):46-47
正对于多数普通民众来说,"土壤安全"仍是个陌生的字眼。土壤,不就是人类脚下的土地吗?千百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收获粮食、汲取水源、开矿挖宝,接受着它慷慨的馈赠。它永远是无私的奉献者,难道如今也要面临安全问题?这些年,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水安全、网络安全等新闻层出不穷,人们见多不怪了,冷不丁冒出个"土壤安全"问题,多少显得有点突兀和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