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找到了气浮活性好,来源广泛,价廉,几乎无毒的气浮剂AS;考察了沉淀浮选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沉淀浮洗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实际废水的实验证明,沉淀浮洗法不仅能治理含重金属废水,还十分有效地回收了废水中的有价元素,总金属回收率达99.27%,且总金属富集比达113.5(倍),此外,还对气浮剂AS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对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  相似文献   
93.
一种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BLO-8510型氧气测试警报仪,前不久通过部级技术鉴定。这种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设计,具有声光报警、数字显示、灯光照明防爆及能连续检测等多种功能的袖珍式氧气测试警报仪,其线路、元器件采取防潮、耐温措施,并备有5—30米的延长线探头,可确保检测人员安全。此外,仪器附有电池欠压报警装置,当蜂鸣器连续发声即提示应给电池充电。该报警仪可用于矿井、隧道、检测口、净化槽、锅炉、反应塔、温室、仓库、船仓等缺氧场所的检测报警,现已由辽阳市辽阳仪表联合厂批量生产。一种先进的氧气测试警报仪@…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糠醛精制装置污染物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装置含油含醛污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来源,并详细阐述了已实施的各项治理措施,包括:减少污水中的醛含量采取提高脱水塔进料温度、更换塔盘,使得醛水汽提更加完全,同时,降低水溶液分离罐的进料温度,防止醛水分离罐内湿醛乳化,使得分离更容易;减少废气污染主要对加热炉进行改造,包括增加一台空气预热器,对加热炉炉体附件进行了密闭改造;减少噪声主要采用低噪音设备,蒸汽放空使用疏水阀.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装置污染物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16 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
国家作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决策,它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控制体系。文章结合了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以框架方式论述了大气固定污染源的控制体制和支持系统。对固定源的管理体制论述包括环境标准、最佳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削减排放的原则、排污许可证制度、宽限期、公众参与、监测、处罚等项;支持系统论述包括管理人员、法规与标准、技术支持等项。  相似文献   
97.
采取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荒漠与农牧区交错带土壤中Cu,Pb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荒漠与农牧区交错带土壤中Cu、Pb主要以残渣晶格态为主,可交换态比例较低。Cu(荒漠土壤样品除外)的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荒漠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u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重金属Pb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Pb的活性态较高,高于重金属Cu的活性态。  相似文献   
98.
采集了华南四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周边表层土壤样品,并分析各样品中Cd、Pb、Hg、As、Cr、Cu、Ni、Zn和Co等9种重金属以及氟化物的含量,研究了重金属和氟化物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构成.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表层土壤重金属和氟化物含量均值范围分别为Cd(0.165~1.161mg/kg)、Pb(37.8~60.7mg/kg)、Hg(0.041~0.103mg/kg)、As(3.6~26.2mg/kg)、Cr(26.4~67.7mg/kg)、Cu(19.1~54.6mg/kg)、Ni(10.4~26.8mg/kg)、Zn(70.8~109.1mg/kg)、Co(5.51~18.69mg/kg)、F(349.1~618.1mg/kg).除四座园区周边表层土壤的Cd含量超出背景值1.9~19.7倍以及RFH周边表层土壤的As含量超出背景值1.9倍外,其余指标的含量与背景值相差不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将9种重金属和氟化物分为2个大类.Cr、Ni、Cu、Co、Zn的分布特征极为相似,且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其来源主要为土壤母质;Hg、Cd、Pb、As和F的与土壤母质和多种人类活动污染有关.采用各固体废物焚烧设施累积排放量和污染源周边土壤背景总量对比,构建了各污染源的指纹谱,研究结果显示Hg、Cd、Pb、As和F可以作为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焚烧烟气污染源的指纹谱备选因子.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腐蚀性能。方法采用气相渗铝方法在K417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铝化物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渗铝层厚度、显微组织形貌和各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分析温度和时间对镍基高温合金渗铝层的形成影响规律。结果气相渗铝方法制备的渗铝层组织为典型的外扩散型组织即外层是单一的β-NiAl相,内层是含富Cr析出相的扩散层,扩散层的细小析出相对Al元素的扩散起到阻碍作用。结论随着渗铝温度的提高和渗铝时间的延长,渗层厚度逐渐增加,且渗铝温度对渗层厚度的影响远高于渗铝时间对渗层深度的影响。渗铝温度临界值为980℃,低于该温度时厚度增长不显著,高于该温度时厚度对渗铝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增加。此外,渗铝温度越高,渗铝层组织中形成孔洞的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00.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PM2.5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PM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2.5全样和水溶部分氧化能力的季节差异较大,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之次,秋季最低.冬、春、夏、秋季大气PM2.5全样的TD30(PM2.5对质粒DNA造成破坏达到30%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40,491,503,515μg/mL,水溶部分分别为474,721,666,600μg/mL.绝大部分PM2.5样品全样的TD30值均小于水溶部分样,表明全样的毒性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全样TD30值与平均温度显著(P0.05)正相关,表明寒冷的天气/季节可能造成PM2.5的高毒性.水溶样TD30值与风速显著(P0.01)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的风速和低的相对湿度可能跟较低和较高的PM2.5的毒性有关.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仅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评价大气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大小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吸附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